
——余川游鸿寨采风散记
戴益民
时序五月,与武穴作协诸君赴余川镇梅宕村游鸿寨采风。游鸿寨,原名游鹤峰,古名塔山垴,介于一尖山与横岗山之间,海拔800米,其势险要峻拔,顶端之上成四峰兀立之势,自西向东依次为:望天楼、无名峰、游鹤峰、大石坡。据说四祖道信曾在此山修禅弘法,南北朝鲍照寄竹庐以治学,清代龙坪金会元埋骨此峰,古今许多达官贵人将此山作为寿寝榻穴。由此可见,游鸿寨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下车伊始,但见艳阳高照,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茂林修竹,清风徐来,送来阵阵鸟语花香,“游鸿苑”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不觉令人神清气爽。游者,动也;鸿者,鹄也;苑者,园也。游鸿苑,动若惊鸿的灵气,加上园林艺苑的意蕴,好一个雅致的名字!据主人介绍,这里是太平高小所在地,是兴师重教、育桃培李的地方,先后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初中------小学的曲折办学历程。后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学生也随之迁徙到城里,结果造成校园杂草丛生、荒无人烟。五年前,曾担任该校校长的彭卫华先生放弃优闲的生活,带领全家返乡创业,投入资金数百万元,建起了这座集旅游、休闲、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山庄。
时间尚早,主人安排我们参观“武穴市新四军纪念馆”。展馆由平房改建而成,约80平方米,灰墙红瓦,深红色的木门,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门楣右边题写的“红色文化传习基地”匾额十分显眼。展览内容共有十个部分,从国共合作开始,再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的英雄壮举,体现了武穴军民的鱼水情深。其实,每参观一次纪念馆,就是接受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由私人出资兴建的新四军纪念馆,据说也是鄂东地区唯一的一所新四军纪念馆。
参观完展馆,我们便开始攀援游鹤峰。关于游鹤峰有很多传说,这从两位土生土长的作协会员陈良和施国雄老师那里得到印证。相传,观音菩萨乘坐白鹤云游至此,见此山脉俊秀,逐按下云头,落在主峰之顶,一时金光四射,碧霞入云,山下民众惊叹不已。为祈求福荫,民众自发在山顶主峰建起一座两层高的石木楼,顶端之上一只白鹤昂首站立。底楼有石刻曰:“光辉开善缘,神灵显威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此楼因鹤得名游鹤楼。站在顶峰放眼望去,只见东边是一尖山,南边是十里溪,西边是横岗山,北边是白马山,一尖山、五峰山、横岗山、白马山围绕游鸿寨四周,宛如众星拱月。游鹤峰旁边有一处清吉寺,红墙珀瓦,石柱围栏,在深山古峰之间倍显肃穆。这座古寺始建于明末清初,至清末历经十二代禅师,历僧人数百之众。四方香客求荫庇福,依然络绎不绝,经久不衰。
据陈良老师介绍,游鸿寨历来为兵家要地。可惜古城历经战火硝烟,城墙、城门大多已毁,战壕、雕楼遗迹无存,只有南边清平门尚存,城门之上有木构瞭望楼,还有一座古城堡,又称石城,为同治丙寅年建造。时逢乱世,狼烟四起。为避盗贼掠抢,游鹤峰下陈禄二大王率众在峰顶上修造寨墙城楼,居高临下,纵观百里。城楼设有四门,东为安乐门,西为人寿门,南为清平门,北为福德门。石城规模宏伟,石墙坚固不摧,地方民众以石城作屏障,屡次与乱军流寇作战,退敌无数。因战功卓著,先后有四人被朝廷钦赐为八品武官,此后常有朝廷武将骑马到访,战马栖放稻场田间,有时羁放山地,这便是“下马田”和“下马地”的由来。
据施国雄老师介绍,游鸿寨半山中藏有一古村落,名叫施家垸,又名施家大屋。垸中祠堂、门廊石柱、古井仍保存完好。施家垸风水位置极好,背靠游鸿寨主峰,三面山脊半抱,犹如金靠椅一般,村前有石拱桥,山泉汩汩奔流,传说有仙鹤飞落,宛如仙境一般。 施家族人自古以耕读为本,诗书传家,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人丁兴旺。说的是古广济县城梅川有一个十字街,也叫施半街,文风鼎盛时出了四十八位秀才,朝廷有人为官,经商得道财大气粗,竟有族人为生财自己印钱并发行,被当地人妒忌之下密报朝廷,于是朝廷一路查来,从朝廷到州府县各级施姓官员,加上学人和四十八位秀才一并处死,这四十八位秀才墓葬在老县城附近,只是年代久远,现无证可考,幸有一施姓人家逃避山林得以幸免,这故事流传于施姓族人口述之中。
因时间所限,猴王洞、白头岭、老虎洞、仰天窝、寨王洞等不能一睹为快,只能留待下一次登临拜访了。据传,猴王洞是神猴藏身之地,石门是“神猴出世”的地方。石猴出世后,专为老百姓照看庄稼,驱赶野兽,保护牲畜,深得民众爱护。后为纪念“神猴”,人们在游鸿寨邻界山上建起了“石门庵”和“西来寺”两座庙宇。太平山民间有祭拜齐天大圣的习俗,远远早于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年代,被学术界认为是《西游记》的原型所在地。
下得山来,我们意犹未尽,坐在游鸿苑空坪的大树下小憩。那爬满藤蔓的斑驳的围墙上“追述往事,留住记忆”八个大字分外显眼,足见主人的教育情怀之深。在这山高林密、重峦叠嶂之地,倘若一边修身养性一边墨染书香,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宁静与祥和,洗彻人心的浮躁。“此中胜景人未识,面纱朦胧已千年。”游鸿寨,古老纯净、美丽神秘的游鸿寨,虽只那匆匆惊鸿一瞥,却宛如版画一般烙印在我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