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袁宗银战友
银发如雪,儒雅长存


悼念袁宗银战友
银发如雪,儒雅长存
惊闻袁宗银战友于2025年7月5日20时4分安详离世,心中悲恸难抑。
袁宗银,湖北武汉市人,铁道兵二师七团宣传队战友。1968年入伍跟随部队参加援越抗美战争,1970年回国后转战襄渝铁路建设。一身戎装,满腔热血,退役后,袁宗银战友自强不息,从科技报记者到湖北省专家组成员,一路留下奋斗足迹。退休后,仍以文人风骨、赤子之心,活跃于铁道兵文学创作中心江城战友文化圈,成为“文创六君子”之一,谈笑间皆是智慧,举手投足尽显风华。
难忘2024年4月10日,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铁色之旅”第二站南下荆楚,受到了袁宗银战友及江城六君子的全程接待。您看见了吗?文创中心那么多战友和铁二代在回忆您的音容笑貌,那一生只有一次的“铁色之旅·南下荆楚”,令多少笔友记住了银发飘雪的袁教授,记住了才情横溢文创“江城六君子”。大哥,您待人热情,如春风化雨;您银发飘飘,似傲雪青松。如今,您虽远去,但铁道兵的坚韧、文人的儒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袁宗银战友我们的好大哥,懂您者,文创的兄弟姐妹们!2025年6月4日,最后一面的情形深藏我们心中——您身穿病号服坐在轮椅上,却丝毫掩盖不了您骨子里的知性儒雅!飘飘银发一丝不乱,消瘦苍白的脸颊透着见到战友的红晕,简短的交谈不说声若洪钟,却也是您侃侃而谈的一贯气质,“武普”那么悦耳动听,那一刻,面对疾病的坚强与坦然具象化了……
当您的身影淡出我们的视线时,伴随默默祝福的还有两行热泪……
袁宗银教授我们的好战友好大哥,此行您是去履行一位大哥的最后爱心:为我们勘探通向天堂的道路。祝福您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唯有您最爱的书卷与墨香相伴。
——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战友敬挽(郑建平执笔)
2025年7月6日

右一袁宗银 右三作者郑焕清
袁宗银(中银)老战友终于没有扛过病魔,恋恋不舍地走了。作为战友、乡友,深感悲痛,深表哀悼!
袁宗银战友一生忠诚奉献,从部队到地方,历经多个重要岗位,始终秉持人民情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才识兼具,文笔老练,发表过不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纪实通讯、调查报告、评论文章等文学作品。他坦诚率真,实事求是,对上对下心口如一,不说假话。他重情重义,尤重战友情谊。每有战友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去年文创中心春风度我归流年铁色之旅荆楚行,他带病全程陪同,跑前跑后,惟恐服务不周。今年情漫襄渝活动部分战友顺道来汉,他抱病坐推车与大家泪眼相见,尤令人动容。
世事难料,月有圆缺,人有离别,宗银走了,我们更当珍惜战友情谊,珍惜当下,珍惜每一个朝霞与夕阳。我想这也是宗银的希望。
愿宗银战友一路走好!
2025年7月6日 郑焕清敬挽

右二袁宗银 左二作者向德荣
悼袁宗银战友
惊闻袁宗银战友于7月5日在湖北省人民医院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悲从中来,往昔相处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奔涌脑海,令人怆然涕下。
袁宗银战友生于武汉,1968年3月,自武汉第十五中学毅然投身军旅,成为铁道兵七团高射机枪连的一员。他怀着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奔赴援越抗美战场。异国的硝烟里,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用坚毅的身躯直面枪林弹雨,以无畏的勇气守护和平的希望。每一次敌机轰鸣下的坚守,每一场生死较量中的冲锋,都锤炼出他钢铁般的意志,也书写下他人生中最壮烈激昂的英雄篇章。
脱下戎装后,袁宗银战友开启了新的征程。他先后在湖北省科协报担任记者编辑,以手中之笔为刃,深耕科技传播领域;后又调任湖北省科委专家服务处,继续为科技事业发展倾注心血。他将部队中锻造的严谨作风、专注态度和拼搏精神,化作工作中的不竭动力。在编辑岗位上,他伏案疾书、字斟句酌,潜心钻研专业知识;在服务工作中,他兢兢业业、细致入微,搭建起科技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桥梁。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他获得了高级职称的认可,也收获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袁宗银战友的一生,是矢志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战场上,他用生命捍卫家国尊严;工作中,他以热忱推动科技进步。无论角色如何转变,那颗忠于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始终炽热。他的离去,让我们痛失一位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更失去了一位值得永远铭记的人生楷模。
如今,袁宗银战友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此,让我们怀着最沉痛的心情为袁宗银战友默哀,愿他在天堂安息,一路顺遂!
2025年7月6日 向德荣敬挽





槛外人 202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