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职讯,2025年7月1日,星期二(四川成都晴/23℃至32℃)。《党建新长征》走进红色四川 【紫秋纪实】文化新长征—2464:七一期间,由《党建新长征》组委会创意,北京红色驿站国际文化发展中心、四川省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会红色文旅专业委员会、中共蓬溪县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联合筹划的《红色村晚》在中国红军第一村盛大启幕。
启动仪式由四川省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红色分会副会长王益主持。红军第一村总经理杨翠兰代表倡导发起单位介绍了《红色村晚》全国永久性举办地《红军村》的建设发展概况,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郭强代表指导单位和领导小组宣布《红色村晚》正式启航!
来自北京的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代表创意单位向活动举办方表示衷心的祝贺!她与来自福建的90后共产党员黄益权一起,将2018年9月16日,著名书画艺术家傅继英教授题写,朱德总司令儿媳赵力平同志亲自赠予,并贴身携带400天,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唯一红《福》作品原件,郑重的捐赠给红军村。她表示希望能和来自江苏南京的毛泽东特型演员路润志同志受邀赠写的主题书法《红色村晚》,与红军村革命元素一起,让更多的人读懂信仰的力量!
来自成都的蓬溪起义总指挥旷继勋烈士外孙谭林、开国将军余洪远之子余昂、开国将军李文清之子李海;旷继勋老战友葛廷贵之子葛胜勇等革命后代见证了这一时刻。

该项目得到了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红色教育基金、中共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支部委员会、四川省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红色研学分会的指导支持,并赢取了全国百余家红色驿站和红色文化传播机构的积极响应。
为鼓励以多重的表达形式,多维度的文化成果来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讴歌时代楷模,展示老区成果,丰满《红色村晚》的内容和内涵,红军第一村艺术团表演了原创情景剧《牛角沟的火把》、脱口秀《吹吹牛角沟》、挥毫泼墨《中国红军第一村》、诗朗诵《我爱红军村》、歌曲《我在蓬溪老区等你》、叙事《我是幸福的村民》等节目。
《红军村》曾经创造了功能村红色文产融合发展的奇迹,它们还将揭开全国《红色村晚》征程的新篇章!
榜样是方向,榜样是力量,榜样是坐标,榜样是丰碑!让我们向榜样致敬,以榜样为鉴,做学习榜样的楷模!
(资信/全国《红色村晚》组委会,编撰/紫秋)
红军村启幕红色村晚

中国红军第一村总经理杨翠兰介绍红军村的“红”(供稿/中国红军第一村)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郭强宣布《红色村晚》从七一开始正式启动(供稿/中国红军第一村,裁剪制图/紫秋)

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将贴身陪伴她走过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红福赠送给红军村(供图/中国红军第一村)

来自江苏南京的毛泽东特型演员路润志为活动题赠主题书法《红色村晚》(供图/中国红军第一村)

左起:张密、杨翠兰、紫秋、路润志、郭强、黄益权、郭兵留下《红色村晚》启航的珍贵合影!(供图/中国红军第一村)

中国红军第一村会议室里,郭强董事长和杨翠兰总经理正在召开管理团队会议,部署《红色村晚》启幕后的工作。提出服务标准化的目标,管理团队认真聆听,他们的神情庄重,让“特别村民”紫秋老师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不仅是一次动员会,更是吹响战斗的的号角。(摄影/福建东山黄益权)

中国红军第一村管理团队祝贺《红色村晚》正式启幕!欢迎全国特别是老区村积极参加,到红军村交流共进!(摄影/福建东山共产党员黄益权)
红军村的时代信物

老兵方阵和红色驿站赠送《红色村晚》组委会永久收藏毛泽东、邓小平、郭天民诞辰类纪念邮简,湘南起义事件类纪念邮简、全域覆盖邮简出品功臣邮折
路润志老师题赠的主题书法《红色村晚》赠组委会永久收藏

《红色春晚》启动仪式致辞人杨翠兰总经理签名发言稿赠送组委会永久收藏

《红色春晚》启动仪式主持人王益老师签名后将正式稿件送组委会永久收藏

岷山集团副总身穿军装,在红色四川书法上签字。周围的人在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刻。他的笔锋刚劲有力,每一笔都仿佛在诉说着红军的英勇事迹。我站在一旁,看着那红色的星星和灯笼,心中涌起一股敬意
《红色四川》书法签字后组委会永久收藏(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
红军后代助力红军村
02:28
6月29日上午,来自各地的红军和烈士后代,中国第一红军村管理团队,在蓬溪旷继勋起义纪念碑下举行祭拜仪式(航拍制作/福建东山岛90后共产党员黄益权)

6月29日上午,来自各地的红军和烈士后代,中国红军第一村管理团队,在旷继勋牛角沟起义纪念碑下举行祭拜仪式(航拍/福建东山岛90后共产党员黄益权)

第一排红军向旷继勋和蓬溪起义牺牲的革命英烈敬军礼!(供图/中国红军第一村)

在红军村的“怡生楼”前,来自成都和北京的红军和英烈后代合影留念,他们的笑容温暖而真诚。这不仅仅是一次合影,更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
红军第一村服务

喷漆文字为中国革命老区的公交车,从蓬溪县城直达红军第一村

红军大院(接待住宿和会议室)摄影/郭佳(9岁),中国红军第一村小小传承人

一栋古朴的建筑前,绿植和花朵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可以同时接待200人住宿

怡生楼门口的竹亭可以休闲聊天

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书籍,每一本书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我随手抽出一本,翻开扉页,仿佛能听到那段历史的回响。

“红军食堂”餐厅,门口的红色对联和装饰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几位嘉宾坐在桌旁,似乎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在回味那段历史。

红军广场上的小号模型

红军广场上的训练项目

广场上的儿童游乐场里,孩子们欢声笑语,滑梯和攀爬架上充满了他们的身影。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这片土地,曾经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如今只剩下和平与幸福。
红军第一村场景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标志牌前,我驻足良久。红色和金色的图案在阳光下闪耀,仿佛在告诉我们: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红色的雕塑上,“吹响新征程”的字样让我心中一震。背景中的红色旗帜和剪影人物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我站在雕塑前,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

宣传牌上,“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的字样让我心中一暖。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标语让我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情感。这片土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情感,才更加和谐美好。

红军村钓鱼场的入口处,我驻足良久。红色的标语牌上,“红心向党 砥砺奋进”的字样让我心中一震。我站在湖边,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

红色的建筑矗立在山坡上,顶部的大红五角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站在山脚下,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这片土地,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希望,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夕阳西下中的“八一林”石碑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摄影/紫秋)


红军第一村展陈

七月的阳光洒在四川成都的大地,我站在“中国红军第一村”的入口,看着“红色村晚”启动仪式的海报在风中轻轻摇曳。红色的字体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段革命的岁月。这一天,是2025年的七一建党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而热烈的气息。









乡村入口的红色横幅上,“会大立成府政埃维苏溪蓬”的字样让我驻足。镰刀和斧头的图案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革命的岁月。我站在入口处,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

牛角沟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走进服务中心,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这里不仅是服务群众的地方,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桥梁。

“红色记忆馆”的建筑前,我驻足良久。石碑上的字样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历史。我走进馆内,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

室内展览区里,多个展示柜陈列着许多书籍和展板。我仔细阅读着每一段文字,仿佛能听到那段历史的回响。长征和革命的字样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

复古的农具和生活用品让我感受到一种怀旧的氛围。黑白照片中的面孔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历史。我站在展柜前,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敬意。

木质婴儿车上的星星图案让我心中一暖。墙上挂着的黑白照片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历史。我站在展柜前,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敬意。
红军第一村系列报道

文化新长征2464‖《党建新长征》走进红色四川 在中国红军第一村启幕全国《红色村晚》

文化新长征2463||中国红军第一村原始红军步道墙面有“国内首创的红色实物半浮雕”

文化新长征2462‖从四川遂宁《蓬溪起义》走出去的抗日名将胡炳云将军雕塑在江苏盐城建湖老区落成

文化新长征2461‖《党建新长征》先锋队走进红色四川 参访“蓬溪县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责任编辑:卢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