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黄云
凤头蜂鹰(学名:Pernis ptilorhynchus ),是鹰科蜂鹰属鸟类。以下是它的一些特点:
● 外形特征:凤头蜂鹰前额、头顶至后枕黑褐色,头侧具有短而硬的鳞片状羽,且较为厚密。后枕部有短的黑色羽冠,通常不甚明显。上体通常为黑褐色,头侧灰色,喉部白色,具有黑色中央纹。初级飞羽和尾羽为暗褐色,尾羽上有3-5道黑色横斑。下体棕褐色或栗褐色,腹部和腿上覆羽有淡红褐色和白色相间的横斑。
● 生活习性:主要以黄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类为食,也吃其他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蛙、蛇、蜥蜴等。常单独活动,飞行时两翅煽动缓慢,显得相当从容不迫,有时也在天空中翱翔。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高大乔木上。
青海互助北山林区首例凤头蜂鹰发现陆地高清影像。
青海互助北山林区有首例凤头蜂鹰的发现,这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 生物多样性方面:意味着该区域生态系统更为丰富多样,凤头蜂鹰的出现可能暗示着当地有适合其生存的食物资源,如各类蜂类,以及适宜的栖息环境。
● 生态研究方面:为研究凤头蜂鹰的分布范围扩展提供了新的资料,也有助于了解鸟类的迁徙路线和生态适应性。科研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跟踪研究,进一步了解其在该区域的行为模式、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 生态保护方面:这一发现可以提升对青海互助北山林区的保护关注度,促使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加强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以维持和改善适合更多物种生存的条件。
青海互助北山林区首例凤头蜂鹰的高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