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136
鲁北大捷八十载,红色血脉永流传
王天书
泱泱华夏,滔滔向前,中华巨轮,破浪前行。伟大的祖国,披荆斩棘,浴火重生,筚路蓝缕,凤凰涅槃。踏着远古的土地,迎着出海的朝阳,仰望宇宙的恒星,执着坚毅的迈开梦想的阔步,走向辉煌的未来。蹉跎岁月,峥嵘曲折,江山多娇,人民守候。勿忘血雨腥风的岁月,牢记饱受蹂躏的时刻,要坚定不移的走好自己的路。红色基因是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红色血脉是战胜敌人的法宝。挖掘红色印记,探寻红色遗迹,继承传承,发扬光大。我们是黄河儿女,沐浴着齐鲁大地的甘露,吮吸着黄水甘甜的乳汁,有责任、有义务讲好红色故事、讲好黄河故事。
1940年在济阳商河两县边界先后发生过几次著名战斗。1940年1月28日发生在济阳仁风街的“火烧潘家楼”战斗,被彭德怀副总指挥(时任)的《三年抗战与八路军》记载,称为“反击敌之‘扫荡’,创立鲁北抗战根据地”,意义重大。
1940年2月8日发生在济阳仁风镇的“陈罗战斗”(地点是陈家村、罗家村),主动设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打破了“不可战胜”的神话。1940年2月9日连续发生的“沙窝战斗”(该地济阳称沙窝村、商河称王家寨村)采用灵活的战术,利用夜间布局,实现顺利突围,创造了平原突围战的奇迹。“八路军鲁北大捷”主要包括“陈罗战斗”“沙窝战斗”两个阶段。这次战斗是早期的有代表性的平原作战“范例”,成为平原作战取得重大胜利的“典范”。被当时的《大众日报》等多家报刊报道,被称为“鲁北大捷”。起到了鼓舞士气、勇于胜利的强大鼓舞作用。为鲁北战场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5年3月27日,“八路军鲁北大捷红色教育展厅”在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落成。展厅以征集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为发扬抗战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该展厅填补了区域红色文化研究的空白,标志着济阳红色文化传承取得了新成绩,也必将为汲取红色力量、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济南市党史系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工作交流会暨八路军鲁北大捷展厅”揭牌仪式当日在济阳区仁风镇举行。原国务院研究室研究员、著名军史专家班卫东致辞,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院长史宏捷主持活动。下午举行了专家座谈会,特邀各区县专家对“八路军鲁北大捷”进行了探讨座谈。座谈会充分肯定了济阳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做法,望再接再厉,深入探究,为红色血脉传承做出更大贡献。
在济阳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我编写了史志资料《追寻八路军鲁北大捷》红色书册。编写过程就是一个探寻学习的过程,深受感动教育的过程。深深感受到战火纷纷的年代,烈士们的英勇顽强荡气回肠,伟大的英雄抗战精神倍受鼓舞。“八路军鲁北大捷”红色教育展厅设立五大板块,分别是:谋划通两区、济阳工委建,四下清河区、黄河两岸通,风急水流湍、热血荐轩辕,三边县建立、两岸保畅通,建立杨忠县、战略大后方。“鏖战黄河边、信仰弥且坚”的主题,生动形象的、恰如其分的反映了当年“鲁北大捷”的战斗形势,英雄精神。“三边县”战区就是围绕济阳、商河、惠民区域,展开的对敌斗争。这些发生在黄河九湾处、黄河岸边的战斗,汇集成红色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交融,我们要寻根求源、永不忘本、昭昭日月、血脉传承。“鲁北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战时期的典范战例,体现了在平原地带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能取得重大胜利,展现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的篇章,为全国的革命胜利乃至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要把红色印记与黄河文化结合起来研究。黄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体文化,深远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黄河流域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水是孕育黄河儿女的乳汁,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累积沉淀,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崎岖峥嵘、顽强不屈、孕育新生、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为黄河流域的经济与社会的大发展提供不竭的文化动力与力量。
追寻展示“八路军鲁北大捷”的历史史实具有重大意义,挖掘“陈罗战斗”“沙窝战斗”的典范价值,宣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红色文化”与“黄河文化”的融合为基调,以“鲁北大捷”史实为基础,探索红色记忆,记录有关资料。探究其历史意义及影响,发挥红色基地的教育价值与作用。从红色血脉中寻求力量,努力讲好红色故事与黄河故事,教育激励后人。鲁北大捷红色文化和黄河文化在祖国文化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精神价值。它们是神州大地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两个重要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精髓,为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今天我们要倾情宣讲、传播红色故事、黄河故事,将祖国的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发扬传承下去。努力保护、利用、开发、红色基因资源,以满腔热血的情怀,书写历史记忆。愿我们今天的作为与历史同在,愿书页上的墨迹馨香飘满大地。
2025年6月26日于泉城
作者简介:王天书(本名王文忠)济南市起步区孙耿街道人、文学诗词爱好者、省语言学会会员、市区作协会员、教师学者、国学讲师、区地方党史史志专家库成员、泉城泉韵诗词联谊会会长、中国教育报语言文字之友。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区报刊、书籍发表刊载。编著有《澎湃的青春》《尚书故里》《追寻八路军鲁北大捷》等。
新闻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