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齐鲁名校长孟杰因同属孟子后裔与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孟国泰先生结缘,在聆听其报告与研读资料后深受启发。他反思过往教育不足,决心在新校推进课改,践行先进理念,更立志以孟子思想管理学校,为教育革新写下生动注脚。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还要阅人无数,阅人无数还要高人指路。”此句箴言,如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教育之路。而我,因姓孟这一缘分,在微信平台上结识了德高望重的孟国泰院长。这份孟子后裔带来的奇妙联结,让教育大家孟国泰院长愿意对我这个在教育领域尚无名气的“小孟”加以提携,实乃我之幸事!
那一天,孟国泰院长莅临长河小学,带来了一场时长半小时却精彩的报告。聆听之后,我内心满是汗颜。身为教育工作者,身为孟子的第75代孙,我对先祖孟子的了解与研究竟如此匮乏;而审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对教育的理解,才惊觉其中存在诸多谬误。
此后,我认真研读了孟院长发给我的三篇珍贵材料。
第一篇,是宋文静所著,围绕孟子精神的守正、创新、传承与弘扬展开深入探讨,让我对孟子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篇,是对孟国泰院长的专门介绍,从他的教育经历到卓越成就,全方位展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深厚造诣与独特贡献。
第三篇,则是孟子与孟国泰院长的对话,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让我感受到传统智慧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融合。
读这三篇文章时,我毫无违和之感。因为孟国泰院长提出的“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核心理念、“三标课堂”与教学范式,以及“新五育”“新五乐”“三和教育”等创新做法,我不仅高度认同,更在过往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践行。
在我之前任职的学校,我大力推行“学本”课堂。其核心理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讲给别人听”“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课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还深入研究了小组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然而,来到新学校后,受环境、教师观念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一直未能强力推进深入的课堂教学改革。此次孟国泰院长的报告,如同一把火,重新点燃了我内心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激情与梦想。我们计划在暑期邀请孟院长来校开展培训,下个学期将坚定不移地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让孟院长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长河小学真正扎根、开花、结果。
当然,身为姓孟的校长,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更重大的使命。我不仅要深入研究孟子的思想与文化,更要将其运用到学校管理与提升中,努力实现孟国泰院长提出的将学校打造成孟子教育研究院品牌学校的宏伟目标。
教育之路,漫漫修远。最好的成长,永远在路上。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信念,在教育征程中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
孟杰,孟子75代孙,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现任山东德州天衢新区长河教育集团校长。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中国好校长”创新奖、齐鲁名校长、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长、山东省“最美政协人”提名奖、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是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和山东省基础教育培训专家库成员,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