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匠心精神,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灵魂所在。它让我们在欣赏陶瓷作品时,不仅仅看到其外在的美,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弘扬匠心精神,让陶瓷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希望通过这场艺术大展,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陶瓷艺术,领略匠心精神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让陶瓷艺术这一古老的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闪耀光芒,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贡献中国力量。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陶瓷艺术的盛宴,感受匠心精神的温度与力量,见证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与未来。
唐德贵,笔名、唐琦,1958年生于景德镇,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学院(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陶瓷艺术设计专业,2015年进修于中国美院。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和陶瓷艺术设计家、教育家张学文先生,并长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设计师、正教授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主任。其他重要荣誉:包括江西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景德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大国工匠等、景德镇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凸显其在陶瓷领域的综合贡献。创作成果:作品累计获国家及省市级奖项7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大地奖》金奖等核心奖项。专利与版权多项,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其参加研发的《彩色珍珠釉艺术瓷》、《高温稀土粉彩瓷》填补国内空白,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新产品金奖。学术地位: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江西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西省陶瓷美术家评委。景德镇城市礼品专家评委、景德镇艺术陶瓷认定鉴定专家。学术影响:担任江西省陶瓷美术家评委、临沂大学美术学院理事、江西工艺美院客座教授,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个人传略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等权威典籍。学术输出:出版了《唐德贵陶瓷艺术作品集》3部,中国邮政集团出版发行了中国景德镇古代制瓷明信片上、中、下合集《七十二道工序图》等专著。
国际交流:曾代表中国陶瓷艺术家赴日学术交流,并为国际陶艺培训班授课,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全球传播。
——进得去出得来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唐德贵
文/非遗传承人
谈起景德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景德镇的精美陶瓷,但这些陶瓷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许多人就语焉不详。如果你看过由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唐德贵创作的《陶序图》,你就会对景德镇陶瓷的生产经过有完整的印象。
唐德贵,自幼生长在景德镇这片热土上,20岁时便进入陶瓷这行,在陶瓷艺术创作领域浸染了40多年。如今唐德贵已是花甲之年,稀疏的头发难掩岁月蹉跎。
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主任唐德贵的工作室,见到记者后,唐德贵开门见山地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不能是复制前人的东西,一定要有陶瓷的语言,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去。”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唐德贵始终秉承专注坚持、追求极致完美的匠人精神,凭着一颗匠人对瓷器执着与坚持的心,创作出那一件件炽热煽动人心的作品。
为如实、完整再现景德镇的制瓷工序,唐德贵先后去古窑、瑶里、高岭等地采风,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每完成一道工序的草稿他都拿出来请教同事和民间老艺人。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不断完善,历时一年半,唐德贵终于绘制出反映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的《陶序图》。
因为系统地反映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陶序图》引起较大轰动,制作成礼品瓷推向市场后赢得广泛赞誉,至今畅销不衰。“现在还有很多外省朋友打电话来要这套《陶序图》资料,” 唐德贵说道。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唐德贵不仅吸收中国绘画的元素,还把西方色彩融入其中,而且色彩丰富绚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德贵创造性地把中国的汉字很完整地融入到陶瓷作品中,十分协调自然。
唐德贵创作的陶瓷作品《唐风系列·马球图》
在唐德贵创作的作品中,唐代题材、汉代题材和佛教题材的陶瓷作品居多数。
佛教题材中的“敦煌之梦”系列从远古中来,是唐德贵自费去云冈、莫高、宝顶山等石窟研究的感悟。画面交织各种形象,并不是完全的写实,也没有按常规的透视法去布置。以《蓬花舞》为例,唐德贵从“飞天”和“反弹琵琶”中吸收养分,塑造出新的形象结构来稳定画面,用动感的体态、舒展的飘带展开画面。
“我创作的‘敦煌之梦’系列陶瓷作品,既让大家领略到传统的敦煌文化,又有现代人的审美元素在里面,还结合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材质来展现景德镇的陶瓷元素。”唐德贵直言,创作陶瓷作品,一定要有陶瓷的语言,他还在不断探索与创新。
唐德贵创作的陶瓷作品《唐风系列·马球图》
唐德贵创作的“青花唐马”系列作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把马人格化,所作的马洒脱、奔放,创造出有这个时代内涵的审美对象,雅俗共赏。“我从陶瓷民间青花上吸取元素,民间青花简洁不简单,我以形来表达马的神,以大的笔触把马的骨气和精神表现出来。”
唐德贵告诉记者,他画马所用的材质是一种特色青花炸料。这种青花炸料,由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的炸料和特殊釉质,按一定比例配制经高温烧制而成。“工艺的独特性和艺术的独特性,让我笔下的马一笔画就,洒脱奔放。”
唐德贵创作的陶瓷作品《中国风·天眼》
40多年来,唐德贵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在国家和省、市级专业评比中荣获金、银、铜奖70余项,并获国家专利及作品著作权多项,还有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一路走来,唐德贵始终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前行。在江西省政府授予16人“赣鄱工匠”荣誉称号,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的唐德贵榜上有名。在唐德贵看来,获此殊荣,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鼓励和鞭策,鞭策他创作出更多上乘的陶瓷艺术作品。
“我创作一直是一丝不苟,对每件作品都是这样。”在唐德贵看来,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有一股工匠精神,认真、仔细,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创新。
除了态度,对于传统陶瓷艺术的理解也很关键。“在学习传统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我们要进得去、出得来,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陶瓷艺术。”展望未来,唐德贵说,除了在陶瓷工艺上不断突破之外,还将不断探索新的陶瓷艺术装饰形式,在陶瓷艺术创作领域始终走在前列,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更好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