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5年5月17日下午,教育思想家与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刚结束“中小学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理念理论实践——在衡水探寻教育的第二种活法”研讨,便马不停蹄奔赴高一39班。在这里,他开展“己文化”“对子文化”建设,分享“高快作文的秘密”。同学们深受启发,纷纷写下感悟稿,字里行间尽显青春活力与思想张力,满是收获的惊喜与成长感悟。今选张兆仁同学感悟稿,与诸位共享。
今天,有幸聆听了孟国泰先生分享的人生心得,我收获颇丰。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从孟国泰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
自给自足,自强不息
人生之路,终究要靠自己走,若想成为参天大树,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每个人自诞生起,便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正因如此,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去探寻人生的方向,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当我们活出自己独特的人生时,便已然取得了成功。自己,永远是自己最坚实的依靠,是自己手中最强大的底牌。
在新时代里找到新方法
我们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如今已然迈入AI革命时代。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探寻合适的方法。孟国泰先生提出了“对子教学”的理念,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对子”,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共赢。当我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可以向“对子”寻求帮助。而且,“做10遍题不如讲一遍”,当我们给别人讲解题目时,也是加深自己理解和印象的好机会。所以,“对子”方法能助力我们逐步走向成功。
面对事物,角度为重
看待事物时,选取的角度至关重要。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云雾见青天。正如孟国泰先生所说,普通人与天才的差距往往体现在面对事物的角度上。面对同一事物,普通人常常只能看到表象,而天才却能洞察本质,做到触类旁通。我们若能选取正确的角度,便能以己推彼、以表推里,从而融会贯通,成功掌握所面临的问题。由此可见,如何看待事物,我们所选取的角度十分关键。
找寻目标,不断接近
在人生中,目标同样不可或缺。若没有目标,我们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坚定信念,不断进步。目标在前,我们应奋力追赶。要知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并非天涯海角,而是原地徘徊。当我们明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就能清楚要走的路,确定要做的事,从而不断靠近目标,最终实现它。目标,是我们前行的指路牌,是我们奋斗的引路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方向。
自给自足、探索新方法、选取看待事物的正确角度以及明确目标,这些都是孟国泰先生给予我的启发,它们促使我不断成长,让我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孟国泰先生!
青力点评
张兆仁同学的感悟稿紧紧围绕孟国泰先生的人生心得展开,条理清晰地分享了从孟先生处获得的四大启发。内容上,从自给自足、探寻新方法、选对看待事物角度到明确目标,层层递进,富有逻辑。语言质朴真诚,多处引用俗语增强感染力,是一篇真诚且有条理的感悟文章,展现出一名高一学子对成长的思考。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