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133
统战结硕果 抗战成尖兵
——宁津抗战前后主要统战工作纪实
李清林
统一战线工作是我们党独创的政治法宝,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938年8月1日,宁津“中国抗日铁血团”集体参加八路军,整编为八路军津浦支队教导大队,就是宁津县委开展统战工作的成功典范。
张富忱在其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的“铁血团改编为八路军”章节中写到:“为了抗日大计、国家前途,必须大公无私,放弃私见”。这几句张富忱内心独白,虽寥寥数语,却生动地诠释了张富忱内心世界:是国民党能够救中国?还是共产党能够救中国的选择!也诠释了宁津县委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
张富忱,生于1903年,宁津县张学武庄人。1919年在天津当学徒时基于朴实的爱国思想,投入了五四运动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积极散发周恩来编写的《觉悟》等革命刊物和传单。担任“中国青年坚决救国团”团长,带头捣毁直隶省议会会场,大军阀曹锟千元大洋悬赏缉拿张富忱。运动中,张富忱两次被捕入狱,被宋则久、周恩来等营救、保释获救。成为天津五四运动知名少年英雄。
在天津五四运动中,张富忱成立了运动革命组织“宁津旅津同乡会”。这个组织本是为营救运动革命志士而成立的,却成为了日后在宁津产生深刻社会影响的组织。
张富忱1925年考入西北陆军干部学校,1926年毕业分配至国民五军方振武部。同年9月,冯玉祥率西北军“五原誓师”,西北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张富忱在方振武部参加北伐,先后担任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军官。1929年上司方振武因反蒋被扣南京,张富忱因不满扣押方振武而辞军。
1930年,张富忱在家乡张学武庄进行了张学武庄“村民自治”农村改革,动摇了地主剥削根基,轰动华北。
1936年,经张富忱提议,“宁津旅津同乡会”向宁津民众发出倡议:宁津人民坚定支持傅作义将军收复被日、伪蒙占领的百灵庙之举,取得了抗日大捷,向抗日先锋傅作义部队献“醒狮”大旗。此倡议得到宁津民众的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物,三十万民众公推张富忱代表宁津民众赴百灵庙献旗。此举在华北大地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7年,张富忱积极响应“华北民众救国会”的号召,组织成立了“宁津抗日救国会”。
1938年5月,张富忱创建了宁津“中国抗日铁血团”。
1930年代,张富忱在宁津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中共津南特委和宁津县委早就注意到了这点,争取张富忱,更有利于宁津党组织在社会面上工作的开展。根据张富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表现,定性其为国民党左派,是争取、合作、发展和共同开展工作的对象。于是,制定了争取张富忱成为共产主义革命者或者“为我所用”的统战策略。当时的政治形势,中共宁津县委工作状态还处于“地下工作”,共产党员身份还处于秘密状态。宁津早期共产党员王兴周、王剑心、张策平、阎玉森等,纷纷以教师、商人身份与张富忱交朋友,甚至“结拜兄弟”,来开展统战工作。张富忱当然也知道他们是共产党员,只是共同的理想和“救国之念”,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共同讨论进步理论,讨论当前社会民不聊生、社会混沌的原因和根源,讨论局势,共同组织各种爱国活动等等。
例如,张富忱1926年就加入国民党,信奉三民主义。在与共产党员的讨论中流露出:对蒋介石“四一二”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极度不满,认为蒋介石已背叛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本质上已成为“蒋式三民主义”。认为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也好,共产党提出的共产主义也好,都是为中国寻找前途和出路,为什么不可以合作,非要残杀一方呢?所以,张富忱要坚持孙中山先生式的真正的三民主义。
张富忱极不赞成“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认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领土,另立伪满洲国,分裂我领土,杀我同胞,掠我资源,辱我妇女,是外敌入侵。国民政府视外敌入侵而不顾,却把精力、国力、军力花在国内间主义不同和兄弟之争上,这些争斗能高过外敌入侵吗?
“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深入人心。特别是“七七事变”日军侵占华北后,国民党军一触即溃,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虽然弱小,却迎敌而上。谁是真抗日谁是假抗日,谁才是中华脊梁世人皆知。铁的事实,教育和触动着张富忱。
中共宁津县委和共产党员对张富忱的爱国思想进行循循善诱,虽然也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但也越争论道理越清晰,使其思想更靠近共产党的主张,相互之间的友谊、感情也越深。
在方法上,中共宁津县委和共产党员也积极支持和配合张富忱所实施的爱国行动。例如,积极支持和配合张富忱在家乡组织的“乡村自治”、百灵庙抗日大捷献旗和成立“抗日救国会”的行动,积极输送党员、进步青年参加“抗日铁血团”,充分利用张富忱在社会面上的影响在民众中宣传党的主张。这种相互支持和合作,使各自的工作开展更加融合、更趋一致和卓有成效,也使宁津社会面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宁津民众的抗战思想深入人心。
中共宁津县委和共产党员还通过张富忱家人促使其思想转变,例如,张富忱胞弟张近桢,是早期共产党员,张近桢与张富忱经常讨论信仰、主义,促进了张富忱思想转化。再如,中共宁津县委和共产党员有针对性地把张富忱妻子周桂芸(烈士)于1937年10月发展“参加革命”,“一家两位共产党员”,特有的“思想碰撞方式”,也是促使张富忱下决心接受共产主义的渠道和方法,更是鲜明的统一战线方式。
1938年7月,八路军津浦支队、永兴支队到达冀鲁边,与三十一支队会合。同日,成立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决定:努力争取边区具有民族气节、有一定声望、在各方面能起影响作用的人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宁津县的统战对象,首选就是张富忱。
正是中共宁津县委和共产党员多年不懈的统战工作,使张富忱转变了思想。坚定了其从三民主义革命向共产主义继续革命的决心。1938年8日1日,资深国民党员张富忱率领他创建的“中国抗日铁血团”参加了八路军,完成了他的“救国之选”,走上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
1940年,八路军343旅政委肖华(开国上将)在343旅干部大会上说:“张富忱同志是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和343旅三民主义革命向共产主义继续革命的榜样。这既是对张富忱再度选择革命的个人肯定,也是对中共宁津县委和共产党员统战工作的肯定!
1942年7月1日,经王辉球(开国中将)、王玉俊(时任冀鲁豫军区组织部副部长)、姜思毅(中将,原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同志介绍,张富忱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者简介:李清林,字牧秀,号牧秀先生,男,1986年出生于宁津县长官镇坡李村。多篇文章刊登收录在《鲁北文学》《德州日报》《德州晚报》《溯源宁津》《宁津乡村记忆》《德州味》等刊物中,《宁津文艺》编辑。山东省作协会员、德州市作协全委会委员、宁津县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宁津县作协秘书长,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新闻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