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自洽的立场和情绪矛盾(1)
----从中东伊以战争说起
全 兴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200架战机射出的导弹划破伊朗的领空,拉开了“狮子力量”行动的序幕,这次以色列铤而走险、剑走偏锋搞突袭,打得伊朗措手不及,举世惊诧。伊朗回过神来,针锋相对反击,打得以色列目瞪口呆,六神无主。
战端一开,谁也不能独善其身、置身其外。
接下来到了各国表态站队的时候了,该轮到联合国及各大国际 组织声明斗嘴表演了。
如何表明立场,如何站好队站对队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我的观点是分辨是非,分明道义、分清朋友,分定立场。
一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伟人在一百年前的1925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也给出了今天的答案。
二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两千年前的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下》告诉我们如何打好正义战,占领道义的制高点。
三是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是伟人在1939年《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策略。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战云飞渡谁从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就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看清。
这次伊以战争就是一面镜子,令牛鬼蛇神出洞,让魑魅魍魉现形。
首先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这个话事人,当年的伊拉克战争有它,再后的俄乌冲突有它,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被利用,总是事后当背锅侠这次也一样,但没有太出格。他们的行为一次次地证明了这个道理,只所用被利用,是因为有价值。
6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拉斐尔·格罗西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联合国核监督机构的调查结果不是军事行动的依据,而军事行动无论来自于哪里,都是由政治决定,和调查的结果无关。
格罗西还进一步表示,没有迹象表明伊朗有系统地生产核武器的计划。
6月13日前,为什么没有斩钉截铁地这样说?
当年打伊拉克时,他们也是这样的腔调,没办法,一管洗衣粉一亮就开战,这次正在谈判时,以色列不装了,更是直接省掉了这个环节,偷袭开战。赤裸裸地把国际法和核设施这两条红线组践踏得体无完肤。
说实在话,全世界的人都心知肚明。
五常核设施你核查过吗?他们不会查;印巴的核设施你查过没有?他们不能查;以色列和朝鲜的核设施你查过没有?他们不敢查。
一个全面接受你核查的伊朗,敢怒不敢言,对你们言听计从,虽有拥核之心,但行和平用核之实,却被西方忌惮有加,非除之而后快,结果面临与伊拉克一样的命运。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轮轮的制裁,一次次的打压,与俄罗斯一样,千方百计地想融入西方的圈子,最终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与其跪着死,不是站着生,绝望之余奋起抗争,不苟合反而更有尊严。一打,还真打出一片新天地。
还有联合国。终于羞答答地露面了,给以色列袭击伊朗定性。
日前,联合国专家发表声明,谴责了以色列袭击伊朗的恶劣行径。专家表示,以色列袭击核设施能源、军事基础设施以及平民楼、媒体建筑等属公然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公然的侵略行径。
专家表示,以色列对核设施、铀浓缩设施、军事设施的袭击,导致平民科学家、军事指挥官以及政治家的死亡属于法外处决。
相比上合组织的声明(当然印度除外),旗帜鲜明地进行谴责,相比中东21国坚定而明确的立场,这份联合国姗姗来迟的声明,虽然晚了些,但总比没有好,
这份声明也给了G7 欧盟主席关于以色列有权自卫的无耻言论以有力的打击!
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打击皆属于侵略行为,当年美国及其领导下的北约对南联盟、对伊拉克、对利比亚都是侵略行行;导致科学家、军事指挥官、政治家的死亡属于法外处决。这是凌驾于联合国之上的不耻行为!一件件一桩桩被以色列引以为傲的暗杀斩首行为更是令人发指。俄乌冲突三年多了,俄罗斯都没有对小泽进行实施斩首行动,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机会,但小泽也如出一辙好对俄罗斯总统实施。
好在这次联合国总算办点正事,进行谴责,难能可贵。
想想当年抗美援朝,由16国组成的联合国军声势浩大地开进朝鲜,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鼻青脸肿,好没面子,但此后诸如美国等盟军绕过联合国干了些罄竹难书的勾当,联合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也颜面扫地。他们一次次地受够了以色列的指责,谩骂和诋毁。,连联合国秘书长都被限制入境,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口气之大,猖狂之极,这次也自出口气了。
这次迟到的谴责声明还算有点骨气。
这次G7声明,有点与世界人民唱反调,好在日本进行了谴责,有点意外,与上合组织声明中印度除外一样,都是利益使然。
日本的表态是冒着风险进行表态了,他们的石油命运与波斯湾息息相关,怎敢使自己国运打赌呢?作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再想一想80年前发动的侵华战争,没有得到清算,能不后怕吗?于是乎,咬着牙,跺着脚,作出了这样的表态。
上合组织的声明,印度的表态不出所料,更是无所谓,有他五八,无他四十,印巴空战告诉了全世界,没两把刷子,别在圈子里面混;俄罗斯的表态在意料之中,面对着伊朗这个战略伙伴,又都是上哈组织伙计,不吆喝两句是说不过去了,考虑自己对乌克兰的冲突,又不敢理直气壮,否则不能自圆其说,弄不好还引火烧身;中国的态度就是上合组织的态度,义正辞严,其中既包含有对美以在台湾问题上的愤怒,也包含着对上合组织蔑视的回击,还有对那些牺牲在维和战场上的烈士的告慰。
为什么?伊朗是上合组织的成员,上合组织的初衷是反恐的,以色列对伊朗的侵略是比恐怖更恶劣的行径,对于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侵略行径不进行谴责、不进行反击,那这个组织就会明存实亡。
6月16日的21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联署声明,不算晚,但也不算早。这里面既有美国的盟友,也有以色列的死敌。
有意思的是,战时对美国和以色列开放领空,不对伊朗开放领空的约旦匪夷所思,唯独叙利亚是个例外。自从政权更迭后,新的一把手从恐怖分子摇身一变成了白房子的座上宾,也以色列眉来眼去,成了以色列的战友丢了戈兰高地也在所不惜,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鸡立鹤群,是有点奇葩。也许他的命运,与1949年加入国民党,1912年当太监有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