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午11点的殷都区人民医院,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斜斜洒入,映照在来往医护人员匆忙的身影上。此时,一场跨越部门的生命护航行动悄然展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温度。
温情守护,全程陪伴
6月20日,一位80岁的大爷因病被送入内科重症医学科。为进一步确诊病情,需前往门诊楼进行核磁和CT检查。然而,老人的子女远在外地,仅有儿媳与孙子在院陪护。面对老人虚弱的身体和复杂的转运需求,家属焦急地拨通了医院24小时服务热线“2229595”求助。
电话那头,总值班副院长赵清亮的声音沉稳有力。在详细了解老人的情况后,他迅速启动应急服务机制,第一时间联系院办主任史飞。不一会儿,3名志愿者已快步赶到内科重症医学科病房外。

当老人被缓缓推出病房,内科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立刻蹲下身,指尖沿着滑轮边缘仔细摸索,反复确认锁扣已牢牢卡死。陪诊医生同样不敢松懈,俯身检查移动床的滑轮锁定情况,还特意将蓬松的棉垫仔细铺在移动床上,轻轻抚平每一处褶皱。准备就绪后,内科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志愿者与家属则默契地分立病床两侧,六人目光交汇确认,众人同时发力,动作轻柔却不失利落,老人仿若被温柔的风托起,稳稳地落在铺着棉垫的移动床上。

从住院部到门诊楼的路上,医生手持检查单,一边密切关注老人的状态,一边向家属解释检查流程;志愿者则紧握移动床的把手,在经过门槛时微微踮脚,避免一丝颠簸。抵达核磁检查室后,医生小跑着完成登记,志愿者则默默守在检查室门口,隔着厚重的防护门,眼神始终未曾离开紧闭的检查室。

当检查结束的提示音响起,志愿者立即上前,与医护人员默契配合。他们半蹲下身,调整好发力姿势,在“一、二、三” 的轻声口号中,将老人缓缓抬上移动床。紧接着,一行人又匆匆赶往CT检查室。

临近中午12点,当老人平安返回内科重症医学科,家属连声道谢。志愿者轻轻摆了摆手,额头的汗珠还未干透,“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们。” 这场跨越多个科室的暖心接力,不仅为患者打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更用细致入微的关怀,在医患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的桥梁。
此次事件中,殷都区人民医院各部门高效联动、快速响应,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为本” 的服务理念。从接到求助时的果断决策,到转运途中的悉心守护,再到检查过程的全程陪伴,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人员与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让患者和家属在困境中感受到了医院的温暖与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殷都区人民医院在周一至周六上午于门诊楼均安排有志愿者轮岗值守,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协助检查等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2229595”也持续在线,无论是突发需求还是就诊疑问,都能第一时间响应解答。未来,殷都区人民医院将持续按照“11412” 工作思路,继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安心与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