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魏传来
铜镜是我们的祖先用青铜铸制而成的用以照面饰容的妆奁用具,古人称之为“鉴”;宋代叫“照子”,又被雅称为“容成侯”、“寿光先生”、“金炯” (林登《续博物志》)。它在华夏大地上持续存在了几千年,从历史源头奔涌而下,生生不息。
齐国花叶纹镜
中国青铜器是举世公认的顶级艺术品,而古铜镜制作又将青铜铸造工艺推向了巅峰。铜镜作为艺术品的一个门类,以其美妙的工艺语言和形象揭示了数千年间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民俗的变迁与发展,每一面铜镜仿佛都折射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内涵。
齐国透雕双层八龙纹镜
铜镜背面的纹饰和文字构成的图案,倾注了古人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力,闪烁着民族智慧的光芒,凝聚和折射着历史的辉煌,象征着时尚与风流,有着特定的人文内涵。它不仅是考古和历史学断代及研究的实物资料,而且是冶金铸造史、工艺美术史、书法史、宗教民俗史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
今山东淄博一带,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泱泱乎齐之大国”,是汉代的富庶无比的齐王封国。近年来,在这块大地上被发现的铜镜资料十分丰富,这对于发掘这一地域的铜镜文化,拓展和丰富博大精深的整个齐文化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汉齐. 人面龙身镜
齐国龙凤螭纹镜
齐国四桃叶连弧纹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铸制铜镜最基本的原料铜矿石如何寻找矿源,最早的记载仍见于以齐国为背景的《管子》一书:“出铜之山,四百七十六山……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管子·地数篇》)。说明古代齐国对铜矿的存量和开采都具有了翔实的资料和科学的论证,具备这样的矿源以及科学先进的寻矿手段,是铜镜铸制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齐国连弧螭纹镜
先秦齐国的铜镜,有着其明显的特性。齐国的铜镜以圆形为主,也有少量方形,早期的铜镜质地薄而轻巧,后来趋向稍大而厚重。镜背装置拱形三弦钮,以一钮为主,也有的铜镜有多钮的,镜的边缘上卷,镜面呈凸形。除少量全素镜外,大都装饰有精美的纹饰图案,如用细线条浅浮雕的纯地纹镜,有在地纹的基础上,又加上用粗线条和高浮雕的手法表现的主纹,形成层次分明的二层或三层花纹结构的主地纹结合的重叠式镜子。由于这种图案花纹采用了地纹映衬主题纹饰的手法,这种浅地纹并不给人以平淡浅近的感觉,而使细线条的地纹和粗线条的主纹相映成趣,整个图案组织得完美和谐。四山镜、龙纹镜、花瓣纹镜等,那栩栩如生的龙凤纹、山字纹、繁密的花瓣纹和绳纹等,都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齐国四山镜
汉齐早期大乐贵富四叶蟠螭镜
经过长期的兼并统一战争,齐国被秦所灭,我国历史进入了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作为独立的地域文化的齐文化开始了与其它文化的交融汇合,并逐渐融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之中。这一时期,由于国家统一,国力雄厚,经济繁荣,手工业获得了重大发展,特别是齐地,当属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汉初,刘邦将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建国于此,其子孙袭王治齐达数百年之久。
2012年,淄博临淄阚家寨齐国故城发现了一个铸铜遗址,出土镜范约一百块。这是我国自有考古学以来,第一次发掘出铸造铜镜的遗址。经过8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的研讨和论证,临淄被确定为汉代重要的铜镜生产基地和汉代铜镜制造中心之一。
汉齐四乳四神镜
在发现的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中,绚丽多姿、丰满奇异的汉代铜镜可以被誉为空前绝后的工艺珍品,这一时期的铜镜主要有蟠螭纹镜,连弧纹镜,草叶纹镜,星云纹镜,规矩纹镜,禽兽纹镜和铭文镜等等。特别是秦朝时齐地的神仙方术思想和汉初时齐地风靡一时的黄老道术,在铜镜的图案上,都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汉齐.“来言”铭文规矩镜
例如四神规矩镜,尽管形式、排列不尽相同,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形十分突出,它们或同时出现在一面镜子上,或与其它奇禽异兽交错出现。四神是汉镜中使用得最多、最广泛的题材。至于规矩纹饰,其神秘莫测的图案布局,直到今天,仍然是学者们绞尽脑汁进行研究的课题。小小的“TVL”三个符号,引来了洋洋万言的研究文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汉齐.32字清白连弧铭文镜
汉齐.双圈铭文镜
铜镜背面铸铭文是战国晚期出现的一种新式样。开创了中国铜镜铸制汉字书法艺术的先河,经过西汉早期的发展,至汉武帝以后,铭文逐渐成为铜镜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汉代铜镜一个显著特征。铭文铜镜大量出现于汉初,也正是传统钟鼎铭文消亡之时,所以有学者称“鼎铭衰落时恰为镜铭兴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与三代金文不同的是,西汉铜镜铭文所反映的多为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文化活动,小小铜镜实为西汉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真实缩影。
汉齐.铜华铭文镜
汉代铭文铜镜占据镜背主题的不是华美的纹饰,而是一圈或两圈铭文,其内容优美生动,字体整齐秀美,是珍贵的诗文和书法艺术珍品。汉镜铭文中氤氲着汉代的时代风尚,蕴涵着汉代的风俗信息。汉代人的各种思潮、观念在汉镜铭文上展现着和冲撞着。
齐地汉代铜镜铭文的字形以篆,隶为主。根据装饰特点而略有变化。如与汉印字体有关的缪篆体,装饰特点较强的垂针篆等,也有笔划作刀斧状的。一般说来西汉早期以小篆为主体,中期流行变形篆隶体。新莽东汉之际,则流行简化隶体并逐渐演变出一些简单符号式的文字。而且铜镜铭文省偏旁,少笔画及通假字等现象普遍,减字减句盛行。
汉齐.建安铭文镜
汉齐.七乳七瑞镜
举世闻名的汉代铜镜,被誉为铜镜发展史上的盛鼎,它在许多方面奠定了中国铜镜发展的基础。淄博齐地的汉镜,同样具有这些时代的光辉。淄博地域汉齐铜镜上铭文繁多,诗情并茂,极具文学、史学和美学欣赏价值。铭文的书法艺术,更是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欣赏起来研究进去,令人陶醉,让人痴迷,简直就好象进入了书法艺术殿堂,趣味难以尽说,非亲历者难以体验其中滋味,给收藏者增加了无穷的乐趣和思索。正如收藏家们所说,泱泱齐国,煌煌手造。每一面齐国铜镜,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终生收藏和欣赏!
汉齐.宜子孙铭文七子镜
汉齐.长宜子孙铭文镜
汉齐.昭明铭文镜
2025.6.19.写于张店澹庐书屋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