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了要不要上山种菜?
——浅谈人生的动静之美
文/果丰
朋友圈中,见友人分享种菜视频,言“老了便去种菜,人生尽头是种菜” 。巧合的是,我刚于山上种完菜,山间空气清甜,沁人心脾,劳动后身心畅快,一个字概括——“爽” 。
细思种菜之举,实则是在商品社会里寻一方净土。当下,人与人情意似被世俗稀释,相聚时或无聊闲谈,或暗自炫耀,心与心的交流愈发难得。于是,我们渴望逃离纷扰,上山种菜,让泥土的质朴、植物的生长,慰藉心灵。可久居山中,又觉光阴似被 “种” 得缓慢,甚至有浪费之虞,这让我联想到古代隐居高人。
古时隐者,并非全然隔绝世事。他们深谙动静之妙,如诸葛亮,虽隐居茅庐,却常云游四方,观天下大势,察民生百态。曹操三顾茅庐时的 “不遇”,恰是他云游的契机。隐,是沉淀内心,于山水间悟人生哲理;游,是拓宽视野,在天地间探世间规律。动静相济,方成大智。
退休之人,种菜是守静,在田园里耕耘,得自在清欢;出游是求动,借交通之便,看山河壮丽。动静结合,方为人生至境:在菜畦间伺弄生机,感受土地的回馈;于旅途上邂逅风景,聆听世界的回响。偶与友人相聚,不谈世俗炫耀,只分享种菜的趣事、旅途的见闻,这般生活,岂不让人艳羡,恰似仙人快哉!
人生不该被单一模式定义,种菜是归真,出游是拓新。以静守心,以动开眼,在动静相宜中,把退休生活过成一首既有泥土芬芳,又有山河气象的诗,这才是对人生下半场最好的诠释 。

作者简介:果丰。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首届民俗高级人才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