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畔的琴声(散记)
二月梅

这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那年,我去西安一所大学参加了一次为期四个月的培训,为开阔国际视野,学校确定在结业前安排这期班的学员作一次出国考察。而那趟旅程的第一站,便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这座充满艺术气息与历史底蕴的城市,至今仍在我的记忆中熠熠生辉。
记得那天,我们从北京出发,九个多小时的飞行,因一路向西,太阳仿佛也放慢了脚步,一直跟着走,迟迟不愿落下。即便到了晚上九点多了,阳光还依然炽热明亮,舷窗上被太阳映出一片金黄。九点半,飞机平稳降落在维也纳国际机场,我们终于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部内陆,东邻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接意大利和斯洛文明自律尼亚,西邻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接德国和捷克 ,是连接东西欧的重要交通枢纽。它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
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在巴本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8世纪初,领土空前扩大。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奥在普奥战争中战败,邦联解散。1867年奥与匈牙利签约,成立奥匈帝国。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此。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解体,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又被德国吞并。
两次世界大战,奥地利都是重要的策源地或参与国。二战后奥被苏、美、英、法四国占领。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55年5月,四个占领国宣布尊重奥的主权和独立。10月占领军撤出,奥又重获独立。如今,奥地利国土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人口890 多万。维也纳曾哺育了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因其境内保存着众多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优雅建筑,维也纳又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等风格的建筑在这里交相辉映,每一座建筑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抵达维也纳的次日清晨,我们便前往美泉宫参观。美泉宫位于维也纳西南部,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座巨大的艺术瑰宝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它始建于1569年,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这里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据说当年马蒂亚斯皇帝狩猎至此,饮用此处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为“美泉”,美泉宫也因此得名。

美泉宫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作为音乐之都,美泉宫更是见证了音乐史上的诸多辉煌时刻。莫扎特六岁时就在这里为女皇演奏,那灵动的音符仿佛至今仍在宫殿的回廊间飘荡。漫步在美泉宫的各个房间,精美的壁画、华丽的吊灯,无不彰显着昔日皇家的奢华与尊贵。在宫殿的花园中,大片的绿地、造型各异的雕塑,以及宏伟的海神泉,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1805年至1809年间,拿破仑占领维也纳时,曾分两次把这里作为大本营,遥想当年,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此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1918年,奥匈帝国最后一个皇帝卡尔在此退位。站在美泉宫前,我不禁感慨,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虽已成为历史,但这座宫殿却将那些故事永远地留存了下来,让后人得以窥见往昔的风采。

离开美泉宫,我们来到了美景宫。美景宫坐落在维也纳市区东南部,是一座巴洛克艺术的杰出代表。它由两座建筑组成,即上美景宫和下美景宫,之间是一片开阔的花园。美景宫最初是为欧根亲王建造的夏季行宫,欧根亲王是奥地利历史上的军事天才,他为奥地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宫殿内部收藏着丰富的艺术珍品,尤其是克林姆特的作品,那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风格,让人沉醉其中。漫步在花园中,修剪整齐的绿篱、蜿蜒的小径,以及点缀其间的喷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仿佛时光都在此放慢了脚步,让人得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艺术与历史交融的魅力。

午后,我们来到了城市公园。此时正值深秋,公园里黄叶满地,宛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在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下,一位身着白色套裙,头戴白色礼帽的老太太静静地坐在连椅上,手中拿着食物,轻轻地喂着身边的鸽子。那些鸽子仿佛与她相识已久,毫不畏惧地围绕在她身旁,时而啄食,时而发出咕咕的叫声。老太太的神态是那样的安详、从容,举手投足间始终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绅士气质,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欧洲人所特有的优雅、美丽画面。

尤其在公园的另一角,矗立着施特劳斯拉小提琴的全身金像。这位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用他的音乐为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美好。看着那尊金像,仿佛能看到施特劳斯正在激情演奏,悠扬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将人们带入一个梦幻般的音乐世界。我不禁感叹,维也纳这座城市,处处都弥漫着艺术的气息,就连一个普通的公园,都能让人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傍晚时分,我们登上了游览多瑙河的游船。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多个国家,最后注入黑海。这条河流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更是孕育了沿岸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充满诗意的河流之一。多瑙河的河水清澈而湛蓝,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蜿蜒在大地上。游船缓缓前行,两岸的景色如诗如画,古老的城堡、茂密的森林、宁静的村庄,一一从眼前掠过。

据说,著名音乐大师施特劳斯曾在多瑙河边的一座小楼的二层居住,在那里,他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蓝色多瑙河》。站在船上,望着他曾住过的那个楼层,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施特劳斯坐在窗前,望着多瑙河的美景,灵感如泉涌般流淌,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地记录下那美妙的旋律。此刻,微风拂过耳畔,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小提琴声在河边响起,悠扬而婉转,伴陪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多瑙河,它不仅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更是维也纳的希望和灵魂,是音乐灵感的源泉,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情感。

夜晚,我们来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这座举世闻名的音乐殿堂,外观金碧辉煌,内部精美绝伦。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大厅内的声学效果堪称完美,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顶级音乐家们梦寐以求的演出圣地。我们有幸在金色大厅观看了一场有著名的卡里多尔·穆蒂指挥的《蓝色多瑙河》音乐会,舞台上,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奏、美妙的旋律,与华丽的舞台布景相得益彰,将经典之曲展现得淋漓尽致。坐在观众席上,我完全沉浸在这艺术的盛宴中,感受着音乐与艺术的强大魅力。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维也纳之所以被誉为音乐之都,不仅仅是因为这里诞生了众多伟大的音乐家,更因为它将音乐融入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艺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光匆匆,两天的维也纳之行很快就结束了。这座城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艺术氛围和迷人的自然风光,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多瑙河畔的琴声,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回荡,并激励着去追寻更多、更美的向往与感动。


(写于2025年5月26日泉城济南)
作者简介,二月梅,山东邹城人,研究生学历,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