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7532——7550)
张 鹏

7532.人人有本难念的经,但细细对比起来,大多数人依然还是喜欢念自己的老经,一旦换本新经,将会更加不适。人与自己那本难念的经书,也会相安良久。
7533.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的旅游景区我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节假日,我更喜欢故乡县城或者干脆待在泰山南麓山坳里的家属区或教学楼上,本就繁忙的工作,需要节假日的松弛。我常在人挤人的风景区听到人们用微信语音气急败坏的吵骂,要么因为催帐,要么因为合同纠纷,要么因为工作矛盾,要么因为子女作业,人在景区,心在写字楼或菜市场。内心的丰富与宁静,身体的舒适与惬意,才是5A级风景区。
7534.当代社会,许多对人的冒犯、袭扰、进攻,表面上是温情脉脉的,宛如拥挤的火车过道上频繁的“多谢,借借光,过去一下”。一个广告散发者,一个问卷调查,一个需下载填写的小程序,一场无谓的讲座报告,时光无辜被宰割耗费,你还浑然不觉。
7535.完美的爱情需要双方相互承担,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相互奉献,也就是说维持爱情所需要的是憨厚与淳朴,而不是过于精明和算计,剔精透怪的现代人往往获得不了爱情,这可能是核心原因。当我们以商人的精明去对待爱情的时候,需要憨厚以待的爱情却逃之夭夭了。不少场合人可以精明,可以算计,但是纯真的爱情经不起这样的算计和精明,这是现代人在爱情面前的终极困境。
7536.黄昏之后,去房客处,帮助维修水电,忙碌一小时。八点多返回泰山学院教学楼,与三叔通话一刻钟,交流近况。之后寻找男生一起打乒乓球,来自浙江绍兴的小T同学是机械学院的本科生,我们两个球技旗鼓相当,打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间,在乒乓球的飞舞、撞击的乒乓声中度过了一个多小时。今天邂逅相遇的球友,乃鲁迅先生乡梓,亲切之至。我们边击球边聊鲁迅先生,不亦快哉。泰山学院一万好几千学生之中,绍兴籍的少之又少,不期而遇,忻幸也。九时三刻回家。在世俗的事务和体育健身之间,我体验到了一种俗与雅的切换。大俗大雅,人生如此。
7537.迂阔笨拙如我,不会精明,也蔑视精明。若精明真的无远弗届,精明半世,都能非富即贵,大富大贵。但我坚信,上天不会彻底成全精明之人,总会把许多好事从精明之人那里分割出来,赏给憨厚朴实者。否则,这世界早已被精明者瓜分掠夺殆尽了。
7538.读书多,口才好,阅人广,看事准,这是钱钟书先生与众不同之处。初读《围城》,我就觉得,钱先生乃学者中的学者,作家中的作家,教授中的教授。其师吴宓先生谓之人中之龙凤,尤确尤当。我甚至认为,他的刻薄,乃是见识精当准确的溢出效应。
7539.学友F今天下午发来信息,他说每一次过年过节回家都得饱受一次刺激,这次五一节也不例外,作为首都师范大学的文艺学博士,F兄是村里第一位硕士,同时也是村里第一位博士,他家向来为乡里乡亲所称道。这次五一节回去以后,他的一个初中毕业的发小的发迹引起了村邻的赞不绝口,村里的发小初中毕业以后一直打工,这几年忽然所从事的安装给排水及供暖工程的业务风生水起,业务遍及北方若干省,甚至在海外,连马尔代夫和迪拜这样的地方都有他的工程,据说每年收入数千万左右,解决了村里上百个人的就业问题。F兄打电话的时候心里略有失落,我安慰他,学者是学者,博士是博士,暴发户是暴发户,何必相互折磨呢?何必相互羡慕呢?更何必相互妒忌呢?
7540.一个村落,一个社区,一个单位,一个城市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经济精英、文艺精英,他们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应该是共享通约他们在社会上谋取的资源,而不是相互对抗与藐视。
7541.少年时代,我曾因为在街头听骂街、骂架而上学迟到,而骂街、骂架的主角一般是中老年妇女。她们的骂声高亢嘹亮,不失为一种语言表演,骂的内容中含有不少客观的性启蒙,远比《生理卫生》中“生殖与健康”一节更深入。昨天,朋友圈中一友转发了一两分钟骂街的视频,我居然反复听了N遍。相比之下,而今听到骂街、互骂的次数相对少了。我固执地认为,再大的委屈冤枉压抑愤怒,经过一场高亢嘹亮酣畅淋漓地痛骂,当事人至少抒发了情感,减少了内心的抑郁。君不见,三十年前,四十年前,骂街骂架的人多,但那时的心理疾病与精神抑郁却比今天少之又少。
7542.友人M回应,他高中时代听过一次骂街,印象深刻。那是1990年代初期,他在上高二,居住在H省S县县政府家属院,当时他的邻居家的一位妙龄女子与县司法局一名有妇之夫的司机婚外恋,被司机的老婆发觉。夏日的午后,司机的老婆跑到县政府家属区骂街。这场骂街,含有哭诉、劝告、通牃、羞辱,当然也少不了色情细节描述,持续七十多分钟,无人制止,自然收场。M说,司机老婆口才极佳,独白式骂街堪称民间文学妙品,以致于三十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忆深刻。M说,估计整个家属区仿佛都沉浸在午后的听觉享受之中不可自拔,反而忘了本该进行的午休。
7543.夏一倩。今日午休过后,起来泡茶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名字,夏一倩。我隐隐约约记得,这是我少年时代看过的一本杂志上的小说中一个漂亮的女孩名字,拿出手机来搜了一下,居然真的搜到了,那是1988年第10期《少年文艺》上的一篇《啊,少男少女》的女主人公。漂亮的夏一倩跟随妈妈由上海来乡村支教,与当地的一个陈姓学霸产生了朦胧的早恋。那年我十四岁,快四十年了,我依稀记得,从一位女同学那里借的这本杂志,在大雪纷飞的冬夭,在厨房的火炉旁,一边烤地瓜,一边喝着搪瓷缸子里的茉莉花茶,一边津津有味手不释卷。那么多年过去了,同学,同事,老师,邻居们的名字忘了那么多,小说中的女孩却记得那么清晰。她来自上海,毛衣上的胸针闪闪发光,少女的魅力十足,或许,每个十四岁的男孩心里,都有一个夏一倩一样的女孩。
7544.长期读不到文质兼美、思想深刻、幽默睿智的文字,我很恐惧自己的智力与审美出现退化与弱化。这种恐惧,让我细思甚恐。
7545.全社会应将劳逸结合视为常识,并大力提倡体育健身和阳光心态,万万不可将过劳导致的所谓优秀成功人士作为学习榜样。多元的生活,多样的人生,岂能统统被放弃休息娱乐健身的过劳所凌迫?
7546.G兄常说,不少院士、专家、学者、博士、教授的父母都没受过很好的教育,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这并未影响子女的智商。我想说的是,不少文盲并不笨,人家勤于劳动并认真观察世界,品行良好,世事洞明,行动力和生命力比知识分子还充沛。一代两代乃至好几代人没上过学不可怕,可怕的是身心品行不健不良。
7547.社会整体道德价值观基准线降低,冷漠弥漫,导致人们一旦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一个为公益事业而奔走,为人类正义、安全、道义而奋不顾身、拍案而起的人,反而觉得是异类。现在似乎在人们眼里,一个人只要不主动去作恶,他便成了好人,至于挺身而出,为国为民真敢一往无前的人,反而被人们无端蔑视和不解,这是悲哀的。
7548.通过严格查重,仅仅是论文字面上原创的证明;这一步之后,论文有否独特视角、问题意识、学术规范、新鲜见解,才是论文的关键。而今,不少博、硕、学士论文,仅仅通过查重这一关隘,已让师生煞费苦心,遑论文理不通、七拼八凑、缺乏逻辑、见解陈旧等弊端呢?每逢毕业季,铺天盖地的论文纷至沓来,总是盼望有新意、有见识、有方法、有资料的好文章。
7549.现在的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上硕士化、博士化,导致1万多字的文章当中分章立节,标题林立,而每个章节和标题下边所陈述的内容却非常有限,说句不好听的话,有的一个小节的标题本身的字数甚至跟标题下边所论述的字数相去无几,这样的文章必然导致东戳戳西碰碰,而每一个点都无法深入下去。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一篇万字的论文其实仅有一个大标题即可,内容采取自然分段的模式或三、四个小标题即可。下边的章和节分得越琐碎,必然导致每一个章节论述的内容不够深入和透彻。但,个人之见毕竟是个人之见,无法推广普及于追求格式化、程式化的泱泱大国的本科论文体系中。
7550.天才如野草,葳蕤生长,在风雨中自我成就。昨天与曲阜师范大学Z教授聊天的时候,谈到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我甚至说以韦东奕对国家的贡献,给他配一个专职保姆,专门负责他的饮食起居,把他的一日三餐调配好,达到五星级酒店自助餐的标准,以韦东奕的收入也完全能够实现,甚至连他洗澡的水的温度都给他调节好,也能够做到。Z教授告诉我,天才都是自我成就的,他们如天地之间风雨之中的野草一样,自我成长,自我茂盛,自我完善,真把他们放到温室里,他们可能并不适应。每一个天才都陶醉在自我的努力和成就之中,他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可能赶不上一个稍微富裕一点儿的乡村的村长的儿子的条件。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