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东来.谢浩民
武建娃同志是临猗县孙吉镇程樊村人,临猗县天龙救援队队长,热爱公益事业,以一人之力,于2021年成立临猗天龙救援队,先后组织300余名志愿服务队员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感染、发动身边人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默默造福一方百姓,争做当代活雷锋。短短4年间,已先后组织开展车辆道路救援1500余次,为100余家庭找回走失老人和儿童,传递爱与温暖;为全县社区乡镇300余名失智和老年痴呆症患者发放手环,成为走失老人与家人的“生命线”;心系乡村教育,为临猗县20多所乡村学校提供先进净水设备,让孩子们喝上健康水,助力乡村教育发展;2025开展188场生存训练营活动,教会10800名老师和孩子体验式学习救人和自救知识;疫情期间配合防疫指挥中心协同作战,阻击病毒,深入吉祥花园、仁和苑等封控区消杀100余次,深受群众好评。此外,还发扬临猗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自发前往河南、绛县、稷山等地防洪救灾,获得百姓赠送锦旗80余面,被授予2023年度“最美临猗人”团队称号。
携手并肩抗洪灾。
上图 2021年7月在河南卫辉洪灾救援2021年,武建娃组织10人志愿救援队赴河南连续奋战10天10夜,与全国各地救援队协作配合、并肩作战,转运输送救援物资,在巩义、新乡、卫辉等地参与救援达90余个小时,转移搜救1500余人,2022年7月,前往绛县、稷山开展救援,转移人员1000余人次;2023年8月,前往河北涿州转运受灾群众280余人次。队员累计参与河南洪灾等重大救援3次,事迹被各级媒体报道12次,赢得广泛赞誉与信赖,树立了临猗人热心助人、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形象。
同心协力战疫情
2022年疫情期间,配合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协助社区及医护人员开展居民登记晋快检信息,维持现场秩序,疏散人员聚集,转运防疫物资及医疗垃圾。对吉祥花园、仁和苑等16个封控区进行地毯式消杀,把病毒彻底阻断在临猗之外,累计消杀区域达到100余万平方米,帮助转运防疫物资、医疗垃圾20余吨,为战胜疫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上图 2024年10月临猗县团委授予天龙救援队青年突击队称号
壮大队伍拓服务。2024年,临猗县天龙救援队专门设立“2020958”救援热线,为临猗老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救援。成立了临猗县天龙救援队党支部、团支部,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正式队员人数达到82人,预备队员50人,在耽子、三管、孙吉、庙上4个乡镇成立分队,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延伸。各位队员热心付出,无私奉献,积极克服困难,切切实实为临猗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一是开展道路救援。2024年以来,已累计道路脱困救援638次,其中道路脱困拖车救援225次,搭电413次。二是帮助群众寻找走失老人。帮助群众寻找走失人员100人次,为300余名失智人员发放防丢红手环。三是开展公益性安全知识培训。2024年以来在全县10所中小学校广泛进行“少年急救官”公益宣传,开展急救知识讲堂12次,受益学生达到600余人,此外还多次对盛达粮食等单位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技能培训。四是为群众活动提供安全保障。配合政府相关部门,为冬枣文化节等活动提供安全保障20余次。五是牵线搭桥推进爱心项目落地。先后协助壹基金为临猗农村学校捐赠净水设施8台,三年内滤芯保换,为5000余名孩子发放水杯;为老年人及特困群体发放价值200元的冬被189条;为临猗四所高中贫困生捐助10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武建娃同志无私救援的事例不胜枚举,暴雨中清理倾倒树木,寒夜中山间救援、寻找走失人员,雪夜中搭电救助滑下路面车辆,凌晨清理路面散落货物,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深深感动着、影响着身边热心公益的人们。点点微光,点亮星海。岁月静好时,他们散落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如同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每当身边人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如繁星从四面八方汇聚,用微光照亮星空,温暖整个城市。在他的带动下,临猗天龙救援队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引领着越来越多的热心临猗人前赴后继,自发加入公益救援,用爱心和善行善举,点燃公益事业的火种,并为之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现如今,临猗天龙救援队现已发展为拥有300名救援人员的志愿服务组织,成为临猗志愿服务队伍中最闪亮的一面旗。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猗天龙救援队正逐步成长为临猗志愿服务领域一支茁壮的民间力量,为服务临猗百姓、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社会正能量积聚着能量,贡献着力量。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