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八十了!我真成了耄耋老人了?看看镜中稀疏的华发和脸上布滿的折皺,再摩挲户口本上泛黄的纸頁和身份证上记戴的出生日期,记載分明,证据确凿!唉!人老了为什么在自己的意识里还常常对此半信半疑甚至忘记?运转的年轮是不会停留休止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不情愿甚至惧怕衰老死亡也许是大多数普通老者的正常心理!
站在八十岁人生的门槛,再想一想已经早早离我们而去的玩伴、同学、同事、好友,不应稠伥,而该庆幸!八十年岂不是岁月给自己的馈赠?在夜深人静时回忆以往历程,有沧桑有峥嵘有积淀也有从容。
生于动荡,幼沐光明
我出生于1945年农历4月22日一个鲁西普通的农户里。当时正值农民期盼收麦的时节,故给我起的乳名叫小麦儿。此小名流传很久很广,老人们至今见了我也时常如此称呼。当时正值日寇在绝望中疯狂反朴!又因我村游击队杀死了一个日寇翻译官,在我出生40天的日子里,鬼子们就天天去我们村扫荡抓捕。我父亲等男子汉早已外出躲避,母亲只好带着五岁和三岁年幼的两个哥哥并怀里揣着我到五里外的姨妈家逃荒避禍。每天天不亮就走,晚上天黑了才能回来,就这样一连颠簸了四十多天。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裹着小脚的妇女是多么得艰难!疲惫不堪的母亲仰望着苍天,无耐地发问:“什么时候能熬到头呵?”有几次累得实在耐以支撑,就真想把我扔掉。她又十分不舍,并说:“丢了.有人会拾吗?”见此是我一个伯母忙接过我说:“我帮着抱吧,可别把孩子扔了,扔了多可惜呵!”等呵,熬呵,终于等到小日本投降的那一天了!鬼子突然不见综影了!全村人可高兴了,这才结束了艰难的逃荒避禍生活。后来得知有一次扫荡,鬼子把我们村未逃得出去的老少村民杀害了十七八个,有的躲到柴草垛里也被活活桶死了!我母亲每当讲起这段艰险经历总是感慨万千和庆幸不已!
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就渐渐有记忆了。住在我们家的老马老夏还有刘姓女卫生员等七八个解放军战土挑水扫院子练操等情景亦然历历在目。解放了,为了庆祝胜利,我从四岁就学会了扭秧歌,每次联欢会,大人们都是把我抱上舞台去演出呵!后来又跟着大人们划旱船,多次在本村表演还到其他村公演呢!至今老人们还常常兴致勃勃地聊起那段的欢快情景和幸福时光。
我兄妹六人,在解放初期全家人的吃饭穿衣就是一个大难题。我们一位叫王丽花的邻居老奶奶,看着我母亲辛苦,就多次奉劝我母亲:“ 咋不让小麦儿(我的乳名)学纺线呵,他学会了也能帮帮你呀!我教他!”我出于好奇,于是就学了起来。很快便学会了!开始纺线很有兴致,时间长了也感到寂寞疲惫,尤其是看到同龄男孩开心地外出游戏玩耍,心里也很羡慕嫉妒!纺线真能磨性子呢,没个耐心范儿就不行的!渐渐地我也习惯了,于是天天纺,白天黑夜不停,每天还能纺三四个大棉线穗子,并且往往比大姑娘小媳妇纺得还多还好!那些年全家用的衣服被褥等所用绵线几乎都是我一个人纺成的。一至到上初中我还以纺线作为勤工俭学的选项的。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童年还是纯真的有趣的!
考取名校,光耀门庭
1951年,我还不到入校年龄,父母就让我跟着大哥入了学堂。不让上课,就在窗外听讲。慢慢地也学了不少字,还学会算算术。这为我正式上学打下了良好的根基。我勤奋我用心,从一年级开始每次考试我总是班里的第一名。一九五六年考高小时,虽然我看错了一道数学题,将减法看成了除法,我还是考了个周边十个村的第一。在高小两年中,每放寒暑假,我常常独自一个人跑到二里外的西华高小教室里看书学习,天热了搧两把扇子,天冷了起来跥跥脚。老师为此也多次赞佩表扬。
一九五八年考初中,中学离我家12里,得头一天赶了去,晚上只好住在镇村边的水泥筒里。因仅带了个被单子,半夜多次被冻醒,早餐就咸菜吃了个玉米窝窝头两块熟地瓜,到水塘边喝了一气儿坑水,就这样匆匆赶进考场,结果以优异成绩被北陶二中录取。初中正值国家三年灾难时期,吃顿饱饭是每天最大的期盼!晚上常常饿得睡不着觉便将枕头撤下,上半身子后仰,以获得些许的飽腹感!有时候能吃饱一大碗蒸过的烂菜叶子,也是一顿美餐!一件单衣穿一夏天,出汗再多也没有办法換。鞋子露出几个脚趾头,冬天手、脸和耳朵都被冻烂……即使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大多数同学亦然刻苦学习,我作为班级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六一年又赶上全国招生大幅度压缩,聊城一、三中高中招生仅招92人,两个班。北陶中学二百余人四个毕业斑,仅有四人被聊城三中录取,我有幸成为全班唯一被这一重点高中录取的学员。三年高中亦然不易,离家120多里地,能骑同学自行车回趟家就倍感轻松幸福!仅吃点熟地瓜就步行120里的艰辛痛苦,终生难以忘记!回家途中顶着暴风雨蹣跚前行30多里的情景亦然记忆清晰!高中时饭后还能冲碗地瓜面粥以充飢是每天的希冀!艰苦的生活经历磨练了莘莘学子意志,1964年高考时我又以优异成绩被第一志愿哈工大录取。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且是名牌,全家应十分欢喜!但是为了筹集上大学80元的费用,父母却上了愁,作了难。卖了猪卖了羊,还找在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姑夫贷了30元的款,才使我园了赴哈工大上学的梦!上了大学,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每月18.5元的助学金支撑了生活的基本所需。一入校就担任学生队学生干部,第二年还入了党。六年的大学时光,虽因动乱影响了专业学习,但赴三十八军军训,步行到大庆学习,去北大荒讷河县农村参加社教,到工厂实习,以及文革中所闻所见……经历了风雨,开阔了视野,见了世面,受到了磨砺和锻练!为人生的成长发展打下了基础和做了铺垫。
三线建设,岁月峥嵘
1970年,严峻的国际局势迫使中央将抓好三线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如哈工大这样的国防科委高校更是率先垂范。仅那一次分配到六机部404厂(地处湖北宜昌枝江县)的哈工大六四六五两届毕业生就有150多名,还有天津大学的50多及中央财经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的部分毕业生,仅我们这一个厂就分配了名牌大学毕业生200多。我们满怀憧憬地从祖国各地奔赴三线建没,想象中的大型军工企业一定很雄伟很壮观!谁知一进厂見到的却是一个无厂房无办公楼无宿舍,甚至连行路吃饭喝水都十分艰难的正在进行三通一平的荒芜山峦!我忘不了入厂第一天就住宿在傍晚同学们扛毛竹搬苇席自己动手撘建起来的芦苇席的帐蓬里!忘不了建厂初期做饭用水和喝的都是一个小水塘里浑浊的水。水塘里也经常卧着几头水牛,老乡还在那里洗马桶呢!更忘不了我带领大学生施工连三排五十多位同学开山辟路、拉石灰扛水泥,汗流㚒背,还歌声震天。1974年我作为厂团委书记又以带队干部的身份带领三十几名知青上山下乡,一开始三十多人拥挤地住在一个两层的小土楼里,白天挑水挑糞种菜插秧,打井挖体育场,晚上唱歌学习排戏。经过数千名三线职工和各地建筑队伍及万名民工几年的艰苦努力,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军工企业终于拔地而起!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和小学医院剧院商场等设施施配套齐全。研发生产的18V390中速大马力柴油机不仅武装了我国海军,还填补了多项国家科技空白。投身十年三线建设,经过组织辛勤培养和艰苦奋斗磨练,使我成长进步,更让我终生难忘!
在404厂工作的十年中,我也顺利地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今年恰恰是我们的金婚。回想起我们的结婚,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无法理解。我爱人当时在山东阳谷县委工作,因为她是老先进老模范,再加上领导对我们的异地恋不了解不放心,婚期一拖再拖。当突然得知我的实际情况和介绍人也是县委书记们他们过去的老同事时,当即通知当晚就结婚,带头移风易俗,仪式要既隆重又简便。仪式就在宣传部会议室进行,各有关单位送面镜子,宣传部长主持,县委副书记讲话,男女双方表个态发个言,不请客不吃饭,仅摆摆瓜子喜糖和喜烟。双方家长都来不及到场,新郎新娘也无新装,抓紧领了个结婚证,由同事帮忙买了两个新枕套,一切准备就序,仪式顺利进行。待结婚仪式结束后,我爱人的工作住室就变成了新婚洞房,她平时用的被褥就是我们的新婚“嫁妆”。
结婚后我们两地生活,我爱人等我长子出生刚刚满月就下村包队,只好把孩子托人喂养。我又因工作离不开,是让我爱人来湖北404厂出生第二个孩子的。她带着两岁多的老大,快要临产,大腹便便,还身背行囊,一路颠簸,不远两千余里乘汽车转火车,来到鄂西的404厂。那时乘车难,火车上过道里厕所里都挤满了人,一整天孩子都喝不上一口水,渴得他哭呵叫呵,战士送个苹果也不要。到了孝感站是这位解放军战士下车接了一茶缸凉水,被孩子一口气喝光!我的次子是在404厂医院出生的。我一边工作,又要一个人侍候月子,还得接送照顾两岁多上幼儿园的大孩子,忙得不可开交!我深知产妇要营养充足,于是我先后买了八只老母鸡,还有几十斤各种魚,几百个鸡蛋及诸多螃蟹甲魚米酒等营养食品,自己学着做,好在年轻有精力,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处处精心照料,生怕侍候不好,月子中坐了病,影响母子身体。每天真的太累了太睏了,有一天深夜用煤球炉煮猪蹄,因为睏着了竟把一大碢猪蹄煮糊了!看着象黑木碳一样的根根猪蹄很心痛很惋惜!
桑梓故里,党员先锋
1980年初为了解决两地分居,我主动要求调回老家聊城,虽然在我挡案里盖着404厂党委公章的证明:该同志系正县团级国家干部,但聊城不按此安排接受。于是将我按区科级分到该地的拖拉机厂。人生有得有失,我不报怨不后悔,工作一直勤奋努力且安分守己。1984年经组织考察,又赴404厂外调,官复原职,先后让我担任地区外贸局长、地委企业政治部副部长(正县)。企业部撤销,于1988年任地区(市)纪委副书记和后来兼任的行政监察局局长,此岗位十几年未动,工作很稳定,一直干到离岗退休。
回顾调到聊城的这些年,为了党风廉政建设,我认真主动备课,为全市各级各地党员干部所做430多场报告的热烈精彩场面印象亦然深刻,我带队查办的诸多案件扎实可靠,未有留下后遗症的麻烦!我顶住压力克服阻力支持扶持的现代反腐京剧《红梅》成为反腐的生动教材,被评为五个一工程,赴各地公演四百余场反响强烈,场场暴满!1988年我当省委联络员时省委主要领导安排我一人独自考察临沂地区五大班子,考察情况和建议据实公正,受到领导表扬和充分肯定。退休后又在市关工委任副主任,为发动五老为教育好下一代开展了多项活动。近年来我又不断为少儿讲传统讲历史讲红色故事,以引导他们传承老一辈的优良品德和家国情怀。除此之外我还一直担任市纪委老干部党总支书记,不断组织带领老干部开展各项活动,受到省市的表彰!我以自身经历体会为市纪委广大干部讲“忠诚干净担当”,反响强烈!我还以墨为缘,以文載道,发挥自己喜爱书法这一特长,不断创作新的书法作品,坚持不懈地参加全国和省市的书画展及笔会活动,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余热,也使晚年过得更快乐更充实更有价值做出新的奉献!
回顾这八十年,吃过苦受过难,奋斗过努力过,有经历有成绩,也被评过许多先进,受过多次奖励,有经验有教训也有感悟。时代在不断变迁,社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我坚信要保持人格正派纯真,不趋利不媚俗非常重要也非带珍贵!官有大有小,钱可多可少,不必强求,知足为好,顺其自然!我更深切感悟到个人经历和命运总是依附于祖国的兴衰和顺逆这个大环境大趋势里!庆幸晚年赶上了好时代,我这样的老年人也充分享受了国家强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福利和方便!我愿尽力发挥余热,助力并祝愿我们党和国家更强大更美好,让人民的生活更安康更幸福更丰满!
余意未尽,以一首七绝自吟:
八十感怀
人生八十似酒醇,
沧桑酿就岁华珍。
笑谈往昔峥嵘事,
再启新程梦自春。
乙巳 2025.4.21(农历)
作者:汤润芝,男,山东冠县人,生于194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5年入党,1974年在六机部四O四厂任厂团委书记时作为知青带队干部下乡至湖北省枝江市白洋镇新华大队,带领知青支持当地农业生产,普及科学种田知识,收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2005年在聊城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岗位上退休。自幼爱好书法,退休后参加了聊城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光岳书画研究院、市书画研究会、中国知青书画院、中韩书画艺术交流协会等书画组织和举办的各种展览、笔会活动。作品被诸多单位和个人惠存收藏。
编辑Ⅰ柴士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