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千卉谷鲜切花基地的600亩花田中,一群头戴草帽、手持自拍杆的年轻人正穿梭于含苞待放的芍药花丛。他们不是网红景点打卡的游客,而是一群平均年龄21岁的直播创业团队,这群00后用三年时间创造了年销售额破千万的鲜切花产销新模式,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抹亮色。
团队负责人李水寒的经历颇具代表性。2020年冬,刚斩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的李水寒,来到千卉谷鲜切花基地实习,彼时直播镜头里的景象令她记忆犹新:"镜头扫过光秃秃的种苗田,直播间在线人数常常不足百人。"对于这个曾跟随导师南征北战的直播赛事"种子选手",现实的落差在冬日寒风中愈发凛冽。但正是这种反差,让她敏锐捕捉到鲜切花产业的四季商机。
"每年1~3月反季节花、4~6月鲜切花、8~12月苗木,这就是我们的时间密码。"李水寒的笃定很快转化为行动力。她召集三名同窗,在田间支起三脚架,用专业术语重构田间叙事:"家人们看这枝落日珊瑚(芍药),开度达标才能采摘。"当直播间涌入13000名观众,单场创下16万元营业额时,传统产销模式的天花板正在被这群年轻人撬动。
三年光阴流转,这支"鲜花军团"已从3人小队发展为30人的专业直播公司。镜头后的奋斗同样动人:日均4000单的销售数据背后,是主播们下播后立即投入分拣、打包的身影。"最忙时每天只能睡1~2小时",李水寒轻抚着打包台上的丝带说道。这种全产业链的深度参与,让他们的直播不止于叫卖,更成为品质把控的实时见证。
千卉谷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杨勋提供的销售版图印证着变革成效,“网络直播、私域社群、全国3000余家花店构建的立体渠道中,网销占比从去年的30%跃升至今年的70%,带动全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数字跃升的背后,是00后团队将"流量密码"转化为"质量认证"的智慧。
傍晚时分的花田依然热闹,李水寒和伙伴们忙着打包、装箱,送走一车又一车冷链运输车。眼下,这群年轻人正筹备"汉服+鲜花"主题游,试图打造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样板。同时,为了做好配套服务,当地政府斥资1400万元为其打造冷链仓储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
现如今的千卉谷鲜切花基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都市青年的“田园梦”与乡村振兴的“进行曲”在这里交响。
(党一豪/文 王亚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