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初夏咏
蒙世清(云南昭通)
春去迎初夏,乌蒙更喜心。
清风飘柳絮,啼鸟缀花阴。
香漫村烟袅,碧盈山色深。
雀耕观库水,骚客颂诗吟。



这首《五律·初夏咏》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乌蒙山区的初夏景致,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以下从意象、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1. 意象选取:动静相宜的初夏画卷
自然意象:诗人选取“清风”“柳絮”“啼鸟”“花阴”“村烟”“山色”等典型初夏景物,勾勒出乌蒙山区生机盎然的画面。如“清风飘柳絮”以动态的柳絮点明春末夏初的时节特征,而“碧盈山色深”则通过色彩的浓淡对比(“碧”与“深”)突出山林的葱郁。
人文意象:“雀耕”“骚客”将田园劳作与文人雅趣结合,赋予画面生活气息。“观库水”暗含农耕文明对水源的依赖,呼应了古典诗中“既耕亦已种”的闲适。
2. 艺术手法:对仗工稳,虚实相生
对仗精妙:颔联“清风飘柳絮,啼鸟缀花阴”与颈联“香漫村烟袅,碧盈山色深”均工整严谨。前者以“飘”对“缀”,化无形之风为有形之絮;后者“香漫”对“碧盈”,嗅觉与视觉通感,增强画面层次。
虚实结合:尾联“雀耕观库水”实写田园场景,“骚客颂诗吟”虚写文人雅集,虚实相映,拓展诗意空间。
3. 情感表达:喜乐与隐逸的交融
“乌蒙更喜心”:开篇直抒胸臆,“喜”字奠定全诗欢愉基调。与李白“懒摇白羽扇”的旷达、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的恬淡异曲同工。
隐逸之趣:尾联“骚客颂诗吟”暗含对文人雅集的向往,与王维“山中习静观朝槿”的禅意、金代张温“一壶浊酒且逍遥”的闲适一脉相承。
4. 对比与呼应
与同类作品对比:相较于朱淑真《初夏》的“困人天气日初长”,此诗更显明朗;与杜牧“夏莺千啭弄蔷薇”的秾丽相比,又多了几分山野清趣。
时代特色:诗中“观库水”融入现代农耕元素,与古典意象结合,体现传统诗词的当代生命力。
总结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工稳的格律,将乌蒙初夏的风物与人文情怀凝练成篇。既有“清风柳絮”的轻盈,又有“山色雀耕”的质朴,结尾“骚客吟诗”更升华了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蒙世清先生此作,可谓得陶渊明之闲适、王孟之清雅,又具地域特色,堪称当代田园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