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才
大爱无疆地久长,鸿恩未报致心伤。
怀胎日日经辛苦,襁褓时时哺乳香。
慈母手中亲热线,孩儿身上保暖裳。
终生行善众人赞,俭朴勤劳美德扬。




周才的七律《母亲》通过传统格律形式,以质朴语言和典型意象歌颂母爱的永恒价值。以下从格律技法、情感内核、意象系统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格律规范与结构特点
全诗严格遵循平水韵下平七阳部(长/伤/香/裳/扬),采用平起首句入韵格式,中二联"怀胎日日经辛苦,襁褓时时哺乳香"与"慈母手中亲热线,孩儿身上保暖裳"形成工对。其中"日日"与"时时"的时间副词对仗尤见匠心,但"哺乳香"与"保暖裳"在词性对应上稍欠工整。尾联"终生行善众人赞,俭朴勤劳美德扬"以递进式总结升华主题,符合七律"起承转合"的章法要求。
情感表达层次
诗人构建了"感恩-追忆-颂扬"的情感脉络:首联"大爱无疆地久长"以时空维度定义母爱本质,与"鸿恩未报"的愧疚形成张力;颔联选取"怀胎"与"襁褓"两个生育养育的关键阶段,通过"经辛苦""哺乳香"的味觉触觉通感强化记忆真实感;颈联化用孟郊"慈母手中线"意象并创新为"热线",将传统针线活转化为现代通讯关怀;尾联则转向社会评价视角,使个人情感获得普遍意义。
意象系统的现代转化
作品在继承传统母题意象基础上有所创新:)"哺乳香"突破古典诗词中哺乳意象的隐晦表达,直接以嗅觉体验强化亲子纽带;)"热线"与"暖裳"构成温度意象群,既延续"临行密密缝"的关怀传统,又注入电信时代的沟通特征;)"俭朴勤劳"等抽象品德词与"众人赞"的社会评价相结合,使母亲形象兼具个体性与典范性。稍显不足的是"地久长"等成语化表达略显平直,若能用具体物象承载会更富诗意。
该诗的价值在于:既保持七律体裁的严整性,又通过"热线"等现代意象实现传统主题的当代表达。相较于同类作品,其特色是将个体记忆(哺乳)、生活细节(缝衣)与社会价值(行善)有机融合,避免了单纯道德说教或情感泛滥的常见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