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乐平,男,汉族,1957年4月出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化工高级工程师。1975年参加工作,曾任石家庄市井陉县化肥厂副总经理,井陉县磷肥厂厂长兼书记、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书记,河北正元化工集团总裁办主任,石家庄柏坡正元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书记,河北正元化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在正元集团工作期间,协助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负责党委、纪委、工会、团委工作,创办了正元网站、正元报、文化展室,撰写了河北正元集团《风雨同舟二十年》一书。兼任《中国化工报》特邀记者,阳煤集团派驻正元记者站站长等。
2017年退休后,返聘为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秘书长,2024年当选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本人自幼酷爱书画,2021年获中国艺术“国粹艺术名家”;2022年荣获“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暨文渲书画第二届“墨泽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金奖;2023年第三届“墨泽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美术组特别金奖;同年被墨泽轩文渲书画授予墨韵文渲﹒风华新时代“2023年全国重点推荐艺术家”; 2024年5月通过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国家高级美术师职称评审委员会举办的美术类、书法类资质的考核,资质等级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同年聘任为河北省海内外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
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研习书法绘画,广交书画师友,百余幅书画作品被国内藏家收藏。周六日忙里偷闲,以书会友,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把书画视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乐趣!



一笔一世界,一画一乾坤:品先生书画的精神内核
先生于花鸟绘画之域造诣颇深,其作兼工带写,无论是绘荷花之清逸,还是画紫藤之曼妙,皆精妙绝伦。作画之际,先生以书法笔意入画,笔力雄健,线条刚柔并济,如屈铁盘金,勾勒出物象筋骨;又以禅意赋色,色调清幽淡雅,似空谷幽兰,散发着静谧之美。画内,技法精湛入微,每一笔触皆蕴含深厚功力;画外,文化底蕴深厚,每一幅画皆承载着传统智慧,恰似一部无言的文化典籍。




先生画的梅花图,枝干遒劲老辣,墨韵酣畅,花朵风格细腻、艳丽且富有神韵,所画梅花繁花累累,满树炽烈如火。其画中梅花老干疏枝,典雅俏丽,疏影横斜之神态勾勒得淋漓尽致,形成了独特的画梅艺术风格,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鲜活的态度。其笔下的梅花清冷淡漠,他从梅花与世无争、无意与百花争艳的意境去描绘,笔下的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以独有的意境美诠释着传统艺术的精髓,可视为一种精神的寄托、气质的表达。




先生的人物画有一种静穆的自然美。他的作品远离尘世的喧嚣,表现一种生命的高洁。其情宁静淡泊,醉里风流,自然释放一种人性本真;其境人与自然,天人合一,表现的是一种乾坤正气。先生人物画有一种表现的韵致美。在人物构成的笔墨张力中,映射出一种艺术魅力,在想象的自由和幻想的交织中,赋予人物以神韵之美、心灵之美、哲学之美,使美在精神品质,美在人文关怀。




先生以细腻到极致的笔墨技巧,如同在丝绸上精心刺绣一般,一笔一划都饱含深情。淡雅的色彩轻轻晕染,似晨雾般柔和,将仕女优雅端庄的气质、唯美青春的容颜,生动逼真地呈现在眼前,每一个神态、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能让人透过画面,感受到仕女们的呼吸与情感。



森林是虎的领地,它自由徜徉,为所欲为。丹青是精神的栖居,先生信笔挥毫,泼洒情思。几多霁月,几许风云,诗的意境以生命的律动,响起画家心灵深处的清歌。先生国画人物与虎,于形色中跃动笔墨的质感,将对象的特征向极致推演。于艺术形象塑造中,追求更深刻的表现主题,凝聚出个性艺术的魅惑。




先生崇尚自然,感悟自然,面对大自然,他有自己的话语。他认为虎不仅代表着生气与活力,亦具有非凡的风度与威仪。在当下,先生作品超越了传统民俗的固有意识,将虎画定格在生态主题,说到底他还是关注人的生存环境问题。基于此,虎画题材虽然传统,守望者不多,先生却从中找到了虎画新生的命题。


欣赏先生画马,那酣畅淋漓的笔墨、飘逸灵动的意趣、清雅绚丽的色彩,描绘出“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凡马万古空”的真态与神韵;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豪气勃发、砥砺前行、风雨同舟、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与价值追求。



先生的楷书,端庄大气,尽显书体中的君子风范。其笔画规整严谨,一笔一划皆遵循法度,犹如古代君子的言行举止,中规中矩却又不失风度。横平竖直,如同天地间的经纬,奠定了字体的稳定基础;撇捺舒展,恰似大鹏展翅,展现出潇洒自如的姿态;点如坠石,刚劲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钩似金戈,锋芒毕露,尽显阳刚之气。



在先生的众幅书法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他对传统意识的高度把握,将古代书法的精髓传承得淋漓尽致;又能看到他与时俱进的阔达书风和个性体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创新精神。他的书法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功力与才情的结晶,更是对书法艺术的深情诠释与崇高敬意。
先生书画题材广泛,涉及人物,花鸟,鱼虫,走兽,书法等,笔墨恣肆,随意生发,不是寥寥数语所能囊括,谨以此文作引玉之言。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