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连载(五)
作者:张坚
土洞文化大广场
惠风畅和,百业兴旺.土洞村文化大广场于2019年9月20日破土动工,2020年5月竣工落成。是日村民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锣鼓喧天,炮声雷鸣,庆祝这一宏伟工程的建成,赞赏这一耀眼明珠、一大景观,座落于村中向阳宽阔之福地。
这个文化大广场,聘请设计师王世清精心设计,由本地工队施工,张进步监工而建。广场占地7亩,整体造价238.6万元。地面全部用水泥铺设,质量坚固,平整如镜,可容纳近万人的集会活动。
文化大楼采用钢质框架式建筑规格,呈“山字形”独特设计,结合了传统的青砖红瓦,飞檐斗拱等古典元素,楼脊装饰有“双龙戏珠”,两角各有“雄鸡独立”,展现出华丽的建筑风格,外壁采用瓷贴面及浮雕图案,展现出优丽典雅气质。室内吊顶,粉壁彩绘,光彩夺目,大气雅观。建筑面积达580平方米,属多功能式的大舞台,内设有村党支部、村委会两个办公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退役军人服务室、警务工作站、卫生间等,应有俱全。在文楼沿上额装置有放映老干部张坚撰写的“土洞村赋”的LED显示屏,舞台面墙壁中心绘制着党微,党徽下书写着"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九个大字,再下边绘制有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重大活动的图文十三幅.左壁山墙上题写着“对照先进找差距,牢记使命勇担当”的图案,并有宣传张富清、秋步月、黄文秀等五位英雄模范人物的图片,舞台两侧面壁上镶嵌着活跃的"苍龙治水图”,两边山柱上雕刻着本村在外工作人士张继荣、张云飞题写的楹联,分别为:“万喉共唱新时代,千掌同鸣好政策”“苍柏染翠文清脉盛万古桑梓流丹,泔河纳祥水润风淳千年福地凝瑞”。楼前两旁,分别植有两棵针叶松,苍劲葱茂。整个大楼呈现大气美观,与村容村貌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旗杆,国旗迎风飘扬,昭示着人们齐心向党,热爱祖国。广场两侧树木花草簇拥,南边建有林园,连同周边共植各类风景树木150多棵,内设小桌小凳,供村民乘凉、聊天、弈棋、打牌之用。接连设有篮球场,两付乒乓球案及各类健身器材13具,成为村民体育练身之所。广场东侧立有显眼的“西张堡镇土洞村"的村标,设有六条木制长凳,供村民休憩闲坐;西侧建有文化长廊,并设有“宣传栏”、“公示栏”,宣传党的声音和重要新闻。全场周围立有太阳能路灯18盏,夜间照得全场通明,人们在此休闲炼身,男女青年跳广场舞,给村中增添了无限的活力.文化大广场的建成,体现着为经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广场之地,乃昔日4.5米的深壕,经常积水、垃圾成堆,影响环境卫生。为了兴利除弊,改善村容村貌,由张继荣同志倡导,村两委会决定,本村在外多名工作人员把建文化广场当作己任,共同投入,张继荣设身处地,劳神劳力,奔走上下,恳求各方支援,筹得惠民资金179.2万元和大量的绿化树木、体育健身器械等;张云飞在外筹措资金20万元;张党校多方联系压路机、挖掘机、注浆机、水泥及部分钢材20万元的免费支援;杨丰收为图书室赞助家具书柜1套。施工中雇请运土车队从庄北沟岸取土21000方,填平了深壕,促成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建广场过程中,村民们争先恐后,积极参与义务劳动,清除壕中垃圾杂树、装卸物资、挖坑栽树等,出了大力。施工中继荣、云飞在万忙中,身临其境,不时察看,力求工程保质、保量,完满建成,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功在千秋。
这个文化大广场的建成,具有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造福村民,荫及子孙。它已成为土洞村靓丽的地方性、标志性的建筑,成为土洞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2021年5月1日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所著《心路历程》《乡土情》两本书被连载发表在全国《都市头条》网络平台,可百度杳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