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青春的影子能让这深秋含笑回首
吴云(湖北武汉)

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我,一位痴迷于诗歌与书法的女子,用文字与笔墨勾勒着独属于自己的诗意版图。诗歌,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在我生命的夜空中熠熠生辉,照亮了我前行的每一步;书法,则似一泓清泉,缓缓流淌,润泽着我的心灵,让我在喧嚣尘世中寻得一方宁静天地。
诗歌,自诞生之初,便肩负着非凡的使命。它是人类情感的忠实记录者,用最凝练、最优美的语言,将那些难以言表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一呈现。从古老的《诗经》中先民们质朴的吟唱,到现代诗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反思,诗歌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的界限,触动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它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于我而言,诗歌的作用是多维度且深远的。它是心灵的避风港,当生活的风浪袭来,我总能在诗歌中找到慰藉与力量。面对工作的压力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我时常感到迷茫与无助,就在这时,苏东坡的诗词如同一束光,穿透阴霾,照亮了我的世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每当吟诵起这首《定风波》,我仿佛能看到那个在风雨中悠然前行的东坡居士,他的豁达、他的洒脱,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挫折不过是一场风雨,只要拥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便能坦然面对,潇洒走过。在苏东坡的诗词世界里,我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生活的不完美,以积极的姿态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杜甫,这位被后人尊称为“诗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如同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人民的疾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读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仿佛看到了杜甫在破旧的茅屋中,面对狂风暴雨,却依然心系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他的诗让我学会了关注他人,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也让我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生活中,我开始更加留意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所能去给予关心和支持,希望能像杜甫一样,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温暖这个世界。
辛弃疾的诗词宛如一把利剑,充满了壮志豪情与英雄气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对战场生活的生动描绘,以及他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急切心情,无不令人动容。他的诗词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我常常从辛弃疾的诗词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毛泽东的诗词则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我心中的热血与激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毛泽东那豪迈的气概、远大的抱负,让我心潮澎湃。它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敢地追求梦想,敢于挑战自我,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束缚。每当我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瓶颈,想要放弃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毛泽东诗词中的这些豪迈语句,瞬间又充满了斗志与力量。他的诗词让我懂得,人生要有所作为,要为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奋斗,才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以铿锵有力的笔触,为迷茫中的我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在“蜘蛛网查封了我的炉台”“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的困境中,诗人高呼“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种强烈的反差震撼人心。这首诗,让我明白,无论当下遭遇多少挫折与苦难,都不应放弃对未来的信念。人生难免陷入低谷,但只要心怀希望,用坚定的意志去对抗困境,用乐观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就能穿越黑暗,拥抱曙光,让生命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而女诗人席慕蓉用细腻笔触书写爱情与生命的现代诗人,她的诗则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我的心田。“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一棵开花的树》中那份对爱情的纯真渴望与执着等待,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神圣。席慕蓉的诗,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情感,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用爱去拥抱这个世界。她的文字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保持一颗柔软而敏感的心,去发现生活中那些不经意间的小确幸。
诗歌对我生活的影响,还体现在它让我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一朵盛开在墙角的小花,在别人眼中或许只是平凡无奇的存在,但在我眼中,它却可能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我会联想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坚韧,或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强。一片飘落的秋叶,也能引发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我不禁吟诵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或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凄美。诗歌让我看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诗意,让我懂得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发现不平凡的美。
如果读诗是爱好,那么让我走进诗歌创作的乐园是和《诗意人生》杂志主编赵庆君的诗意邂逅。通过一位诗歌爱好者的介绍,在文字的浩渺星空中,我与《诗意人生》杂志不期而遇,而且还荣幸地成为第24期《诗意人生》的封底诗人,开启了一段美妙的诗意旅程。还记得初次向《诗意人生》投稿,心中满是忐忑与期待。那时,诗歌于我,是灵魂深处的喃喃细语,是生活琐碎中捕捉到的璀璨微光。当我的诗歌首次在赵庆君主编的《诗意人生》杂志登载,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欣喜,如同在荒芜沙漠中寻得一片绿洲。从那以后,我的文字便与这本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次创作,我都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将那些灵动的诗句,通过《诗意人生》传递给更多热爱诗歌的人,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与众多志同道合的灵魂,让我在诗歌的道路上不再孤单。在《诗意人生》的滋养下,我的诗歌创作不断成长,从青涩走向成熟。而我,也在与它的相伴中,愈发坚定地在诗意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去书写更多、更美的篇章。
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我曾用“云卷云舒”“浅语纤云”作为我的笔名创作了300多首诗歌,其中百余首诗歌被《知音》《珞珈诗情》《珞珈诗派》《长江诗刊》等书刊及新媒体登载。其中《珞珈樱花》《珞珈之秋》《一座英雄城的史诗》是我比较满意的诗歌。《珞珈樱花》:“有些赞美是不用去采撷的/好比唇边的蜜,开窗即遇的樱花/你脸颊上的那一抹红云,挂在珞珈山的枝条上,天色就鲜亮起来/你的眼神就是一味迷药/羞涩的嫦娥都会为你弹奏心动的月光/哦,就让这潮水将我淹没吧/让每一次别离,都堆满珞樱的潮汐/多年以后,当我在斑驳的校舍与你重逢/所有的风情万种,怎么都装不出云淡风轻。”《珞珈之秋》:“几番秋雨之后,荷叶已一片枯黄/山上的落叶才开始在风中舞蹈/老斋舍就像等着我靠岸的码头/只有青春的影子能让这深秋含笑回首/青砖墨瓦的半山庐上演的那场别离,也许并没走远,为什么日记本却泛黄了?/燃烧的枫叶上,我努力辨认初恋的波纹/透视风华正茂的你我,从操场上忘情地跑过/秋风在东湖上转一圈,珞珈山就湿润了/一片残缺的银杏,在情人坡的石桌上发着呆”。《武汉:一座城的英雄史诗》:“一座城,用长江和汉江书写的沧桑/在蜿蜒曲折里激荡岁月/在盘旋浩荡中燃烧青春/在黄鹤楼,在琴台,在百里江滩/在一首诗最有波澜的段落里/那些有名、无名的人物,塑造着一座英雄城/见证过无数抗洪景象的纪念碑/巍然耸立着,像一种永远冲不垮的精神/在江滩,每一次洪水过境/泛滥的都不是那些没有骨头的浪卷/挺身而出的都是这座城最勇敢的担当……这座城,从不曾孤单与寒冷/长江和汉江可以作证/辛亥革命的枪声可以作证/黄鹤楼上的千古绝唱可以作证/当每一次危机降临,每一位英雄诞生/这座城,都有奋不顾身的勇士/守护它的福祉,就像红旗飘扬在城头/再大的苦难,都只配做它的陪衬/在一首澎湃的诗里,一座城的历史/有着浴火重生的凤凰般的光彩/在平凡的眼睛里,一座英雄城的名号/与大武汉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为经久不息的新时代,刷新着耀眼的辉煌。”
在诗歌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与创作是一种灵魂的倾诉。我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都化作笔下的诗句。曾有诗评家评价我的诗歌:“浅语纤云的诗作,宛如山间潺潺流淌的溪流,清澈而灵动,带着对生活细腻的感知与热爱。她用文字构建出一个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在那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深情凝视,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读她的诗,仿佛能感受到微风轻拂面庞,带来丝丝缕缕的感动与温暖。”这样的评价,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激励着我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创作出更多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
在享受诗歌带来的精神滋养的同时,书法也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喜爱抄写诗歌,每当铺开宣纸,蘸上墨汁,拿起毛笔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我沉浸在笔墨的世界里,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字的韵味与力量。在抄写苏东坡的诗词时,我会用流畅而洒脱的笔触,力求展现出他那豪放不羁的气质;抄写毛泽东的诗词时,我则会运笔刚劲有力,试图传达出其中蕴含的磅礴气势;抄写杜甫的诗词,我会注重笔画的沉稳与厚重,以体现他沉郁顿挫的诗风;抄写辛弃疾的诗词,我会让线条更加挺拔坚毅,展现出他的英雄气概;而抄写席慕蓉的诗词时,我会用轻柔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份温婉与柔情。
在一笔一画的书写过程中,我仿佛与诗人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能感受到他们在创作时的心境,或是激昂,或是悲愤,或是喜悦,或是忧伤。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跳动的音符,在宣纸上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书法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还让我在书写中磨练了自己的耐心与专注力。当我完成一幅作品时,心中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诗歌与书法这两种古老艺术的传承者。
诗歌与书法已陪伴我走过了几十个春夏秋冬,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给予了我无尽的温暖与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与诗歌和书法相伴,用诗歌书写生活的点点滴滴,用书法描绘心中的诗意画卷。让这诗意的人生,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诗歌与书法,这两种艺术形式在我的生活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它们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抒发情感,表达自我;在这里,我可以与古往今来的伟大诗人对话,汲取智慧与力量;在这里,我可以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025年5月8日于武汉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