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永寿行

永寿的槐花远近驰名,永寿的槐花节声名远播。今天我终于和友人赶了一趟花期,一睹她的芳容。曲曲弯弯的山路边、深深浅浅的沟壑里到处都是一片洁白的花海,一嘟噜一串串的槐花在风中摇曳着,似仙雾环绕山间,似琼花晶莹剔透,似风铃遥相呼应,让你思绪飞扬,让你叹为观止;这里,槐花独占风情,群山便有了灵魂,与飞禽对话,与四月的风低语;于是,一群群蜜蜂迫不及待一头扎进去便占山为王;一阵阵袭来的芳香让你瞬间忘了天上还是人间……
但见游人穿槐林、赏槐景、摘槐花、品槐蜜,抒槐情,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交谈中得知,永寿从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开始引进刺槐(洋槐),建国后从5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因为永寿气候适宜,土壤深厚,十分适合刺槐生长,截止目前全县累积已有40余万亩槐树林,永寿槐花蜜产量年年迈上新台阶,曾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广受日本、韩国和欧美市场欢迎。
永寿被称为亚洲最大的槐花基地果然名不虚传!

“小江南”
樊家河地处永寿县店头镇东大门,漆水河绕村而过,四面青山环绕,自然风光旖旎,素有“小江南”之称。
尤其该村村南的羊毛湾水库,水面宽阔、碧波荡漾,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听说这里有七个百亩,分别是:百亩樱桃园、百亩苹果林、百亩玫瑰园、百亩格桑花海、百亩向日葵花海、百亩桃花谷和百亩油菜花海。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渥的水资源,这里的花格外水灵明艳。
今天,我们置身在七个百亩之一的油菜花花海中,嗅着它灿烂的颜色里阳光的味道,麦苗青葱、山青如黛、天空碧蓝、白云呈祥 ,一切色彩都搭配得那么自然贴切,那么宁静祥和,你不能不佩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共。这种境界,让你不由想哼一支乡间小曲,或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感受着“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江南情调。同行的巧玉不由张开双臂在小路上奔跑起来,以至于拍照的文友芳菲,手机的内存不够用了。
这里地处河床,环顾四周,群山环绕,山并不高,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或浓或淡绿色晕染的水墨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流入一座座农家小院。友人或伫立凝视或含情远眺,每个人都成了这幅画面里的一道风景。
陪同我们的友人说,因上游水库放水,这里明年将会是水波浩淼,游客来了还可以观光垂钓。
“生态大观园”
坡龙头村农业综合产业园位于店头镇政府以西5公里处。示范园于2015年开始建设,全部采取矮化密植栽培模式,走“纯天然无公害”特色发展之路;遵循以园带村、以村促园的整体布局,确立了集现代农业示范、休闲生态观光、民俗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功能定位。目前,已建成果蔬大棚9座,高标准苹果园860亩,车厘子、樱桃、葡萄、核桃园260亩。
精练爽朗的王总陪同我们一行人在园区参观。他指着一行行矮化苹果树,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园区引进的新品种:“巴克艾是从美国嘎啦苹果品种中培育出的早熟苹果新品种,口感清脆多汁,酸甜适中;瑞香红果香味浓,甜度高,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之功效;瑞雪好吃、好看、耐贮;秦脆由富士与蜜脆杂交而成,吸取了二者的优良品质。”听了王总的介绍,我们对被誉为“全方位的营养王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陪同的工作人员补充到:园区的珍贵苹果,成熟了一个可以卖到五六十元甚至七八十元,销往南方都供不应求呢!呵,苹果按个卖,价格如此昂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看来,市场的需求是多元的,该园区在王总的布局下瞅准了商机,弥补了这个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胆识和远见。
市场上的猪四个月就可以出栏,这里的黑土猪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才能出栏,因为不添加任何饲料全程放养,肉质更加美味有营养、纯正的原生态;看到有人靠近,一群土鸡伸长脖子拍打着翅膀“咯咯咯”地叫着,仿佛在宣告着——我的每一颗鸡蛋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我很土,可是我很健康!
因为主打生态养殖,又重视网络直播宣传,这里的葡萄、车厘子、樱桃等果子到了采摘期都会有商家来订货,很快销售一空。说到生态养殖,不能不说一下“林禽模式展示区”,林禽模式是利用林下空地和林荫优势,采取围网放养和建舍饲养相结合养殖。这个产业园饲养的种类一应俱全:有关中黑猪、山羊、土鸡、鸭、鹅,既提高了果树农家肥附加值,又保证各种肉蛋的原生态,与果树建立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好一个“灵动坡龙头,生态大观园”让我们这些久居城市者弥补了认知上的空白,也目睹了劳动者的创造之美!
成功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光艳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说到创业的初衷,王总感慨万千、直言爽语。小时候他家境贫寒,负担沉重,为了生计放过羊、收过猪,做过小生意,尝遍了辛酸苦辣,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而不自知、穷而不思变。从此,王总踏上了改变命运的奋斗历程。他开办采石场,成立建筑材料贸易公司,始终坚持质量为先、顾客至上、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资产迅速积累。
漂泊他乡创业成功的王总,心里始终装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不忘桑梓之情,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向永寿县人民医院捐赠现金10万元,向店头镇卫生院捐赠现金1万元;为家乡修路、捐助12名贫困学生,重大节日购买礼品,走访慰问村里70岁以上老人,在坡龙头建立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爱心驿站,履行了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2020年,坡龙头村两委会召开返乡成功人士座谈会,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共谋发展,王总便带着改变家乡的梦想、带着回报乡亲的初心回到了坡龙头村,成立了陕西宏丰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两大目标,确定了农业综合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园区规划面积2000余亩,计划总投资7000万。
现在,园区发展雏形已经显现,同时始终坚持把脱贫劳动力优先务工就业贯彻于园区建设全过程,2022年,坡龙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近2万元,坡龙头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载体和百姓家门口的“社区工厂”。
2022年,坡龙头成功创建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永寿县科技致富带头人”“永寿县人大代表”等荣誉纷至沓来,王总时刻谨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座右铭,他深情地说:每一个项目我都是用自己的钱先干,成功后再带动一方。当我们在园里参观时,看到父老乡亲都是55岁以上的老人,70岁以上干活的都好几个人,所有的疲惫和辛酸瞬间都没有了。
我不由想起直播间上方的横幅标语——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王总用自己的智慧才干和满腔深情,在这片古老又焕发生机的土地上耕云、犁雨、播月、逐星……
还有监军街道寨里村,它不仅是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更是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以栽种着上百种中草药而远近驰名。它不仅为各大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急需的药材,同时也为当地的一些村民解决了人员务工的燃眉之急。
这不禁令我想起了五星村那棵千年古树,它用浓密庞大的树荫庇护着一方水土,用慈眉善目默默注视慕名者的膜拜和敬仰。
我又想起了沟沟壑壑的槐树林 ,它们朴实无华却香气袭人!
槐乡永寿“风舞槐花万树香”的独特美景和怀有“锦天绣地逐梦行”的创业者是紧紧融为一体的。
五月的风正好,五月的阳光不躁,五月的槐香正浓,邀朋携友带上好心情,来槐乡赏槐花、品槐花菜肴、带槐花蜜回家,收集令人心动的故事,相信,永寿的槐乡之美定会让您不虚此行!
作者,孟晓娟,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者,秦都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所写诗歌和散文刊发于各类报刊杂志和媒体平台。在省市区举办的征文大赛中亦有诗歌和散文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