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Section A (3a-3c)课,是一节阅读课,核心在于阅读。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讲述美国亚拉巴马州遭风暴袭击后人们互相帮助的故事,进一步掌握过去进行时的用法,并学习一些居住场景中常用的词汇。同时,本节课也注重青少年情感的教育和培养,旨在让他们明白在灾害面前应更加团结、友善,并懂得互相帮助。
设置目标
1. 通过泛读或快速浏览短文,完成连线题,初步了解短文各个段落的大意以及文章的写作顺序。重点梳理文章的时间线:风暴前(before the storm)-风暴中(during the storm)-风暴后(after the storm),以及人们在这些阶段的行为和活动。
2. 通过精读和寻读的方法,小老师完成课后填空题和问答题,并掌握文章中的重难点词汇、短语、时态(特别是过去进行时)、从句等知识点。此部分设计旨在培养小老师们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3. 通过小老师教学讨论完成课本3c部分,小老师将探讨在灾难面前如何团结友善、互帮互助,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特定情境下的文化意识。
达成目标
1. 个体教学:快速浏览各个段落,找出关键信息,梳理文章写作顺序,并完成段落大意的匹配。
2. 对子教学:精读短文并翻译内容,使用不同标记画出文中重点词汇、短语、过去进行时结构、when或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完成课本3b填空题,寻找课文中心句,并回答“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e storm?”这一问题。
3. 小组教学:围绕“What other things can bring people closer together?”和“What can we do to help each other in times of difficulty?”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记录讨论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
反馈目标
1. 限时测评改:针对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知识进行检测,如短语“fall asleep”“die down”,过去进行时的结构等,以考查小老师对本课重难点、考点以及易错易混点的掌握程度。
2. 高快演讲:通过“个体-对子-小组-全班”的流程,小老师总结评价本课的重难点、考点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这一环节旨在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贾清霞(三晋名校实达中学大先生)
青力点评
实达大先生贾清霞的文章,设计精心,围绕一篇关于风暴袭击后人们互相帮助的故事,巧妙融合了语言学习与情感教育。通过设置明确的目标与达成路径,既锻炼了小老师的阅读能力与语言掌握,又培养了团结互助的价值观。文章条理清晰,教学安排循序渐进,从个体、对子到小组,逐层深入,有助于全面提升小老师的综合素养。“限时测评改“与“高快演讲”环节更是检验与巩固小老师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