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乙亥年山西行
第一节 大同的春节之夜,
灯影里的千年遗韵
己亥年的春节正月初七,儿子驾车从北京出发,我们一家五口踏上了山西之旅。
彼时,大同这座古老的城市,已沉浸在一片浓郁的年味之中,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白日里的大同古城,青砖黛瓦,古朴厚重。城墙巍峨耸立,历经岁月的沧桑,却依然坚守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漫步在古城的街巷,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街边的店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有精美的剪纸、栩栩如生的面塑,还有香气四溢的大同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忍不住驻足欣赏、品尝。
随着夜幕的降临,古城换上了另一番迷人的模样。华灯初上,整个古城被璀璨的灯光照亮,如一颗镶嵌在北方大地上的明珠,熠熠生辉。我们沿着古道前行,去观赏那令人期待已久的灯展。一路上,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断,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转过一个街角,眼前豁然开朗,一片五彩斑斓的灯海呈现在眼前。形态各异的花灯争奇斗艳,有憨态可掬的生肖灯,有美轮美奂的宫灯,还有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主题的大型灯组。每一盏灯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造型精美,色彩鲜艳,灯光闪烁,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那一个个生动的灯组,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穿梭在灯海之中,细细品味着每一盏花灯的独特魅力。在一盏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灯组前,我停下了脚步。灯组巧妙地还原了石窟的宏伟壮观,佛像的面容慈祥宁静,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庄严肃穆。看着这精美的灯组,我不禁想起了云冈石窟那历经千年的艺术瑰宝,它们是大同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此刻,花灯与历史仿佛交织在一起,让我对大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继续前行,来到一处挂满灯谜的长廊。五颜六色的灯谜纸条随风飘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猜谜。人们或眉头紧锁,冥思苦想;或恍然大悟,喜笑颜开。猜对灯谜的人,还能获得一份精美的小礼品,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我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到猜灯谜的行列中,在思考与解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灯展中漫步,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的大同。那热闹的街市、璀璨的灯火、欢乐的人群,让人不禁联想到古时大同城的繁华盛景。这里不仅是一个赏灯的好去处,更是一个了解大同民俗文化的窗口。通过这些精美的花灯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我看到了大同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夜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灯展。回头望去,古城的灯火依然辉煌,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我的心。大同的春夜,在灯影的映衬下,美得如梦如幻。这座古老的城市,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节日的热闹氛围,让我深深陶醉其中。那一夜的灯影,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一段美好的回忆。正是:
已亥春节大同城 ,
张灯结彩年味浓。
夜晚古道观灯展 ,
品古赏俗乐融融。
【作者简介】刘连成,网名苍山一树;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欢文学,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及全国网络平台发布。其主要作品:自传《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腾的黑土地》《四平市农业合作化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双辽农场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