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085
齐鲁大地上的抗日烽火
——回顾采访山东抗战英烈故事
别庆林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7月,我受《人民武警报》委派,专程来到山东,先后走访了济南、烟台、枣庄、聊城、临沂、淄博、威海等地14处抗战英烈及英雄群体战斗过的地方,采写了一批抗战英雄故事,汇入《起来——100个不屈的民族记忆》纪念特刊,在读者中产生了強烈反响。
回顾当年的采访,那些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令人至今难忘。今天在这里把它献给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
“孩子,喝妈一口血吧!”
当我来到陈若克烈士墓前的时候,天空正下着大雨。想必是这位英姿飒爽的女英雄感天动地的壮举,让苍天为之垂泪。
陈若克,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妇联常委,是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朱瑞的妻子。
1941年冬,侵华日军纠集5万余人,对我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11月初,陈若克随部队转移到大崮,与日军遭遇,八路军与日军展开激战。即将临产的陈若克,仍吃力地穿行于战场,对指战员进行慰问、鼓励。
11月7日,八路军从大崮撤离。仓促间,陈若克和几位同志与部队失去联络。就在这天夜里,她不幸落入敌手。当夜,日军便对陈若克进行了严刑拷打。她被打得遍体鳞伤,一只眼睛几乎失明,可她咬紧牙关、宁死不屈。在敌人的残酷折磨中,陈若克于被俘后第3天早产生下一名女婴。
在被押往沂水宪兵司令部的途中,陈若克被横捆在马鞍上,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被装在一条马料袋里,里面的草料扎得婴儿拼命哭喊。50公里山路上的婴啼声,令陈若克的心都碎了,可坚贞的她没有在敌人面前掉一滴眼泪。
11月16日,残暴的日寇将陈若克母女拖到刑场。陈若克紧紧抱着怀中的女儿,拒绝日军送上的奶粉。她望着孩子干瘪的小嘴说:“孩子,妈妈对不住你。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喝到一口妈妈的奶。现在就和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就喝一口妈妈的血吧!”说完,陈若克咬破手指,把鲜血滴到孩子的嘴里。
凶残的敌人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像饿狼一样扑向女英雄陈若克,一刺刀,又一刺刀……疯狂地在陈若克身上一连刺下27刀。就这样,年仅22岁的巾帼英雄陈若克和出生仅几天的孩子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陈若克母女的鲜血交融在一起,流进呜咽的沂河,流进燃烧的沂蒙沃土,点燃了沂蒙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怒火。
仅仅7年后的1948年10月,已担任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的朱瑞,在指挥解放义县的战斗中,不幸触雷牺牲,时年仅43岁,他也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地雷战炸得鬼子心胆寒
我来到电影《地雷战》的故事发生地——胶东半岛的海阳县行村乡赵曈村采访时,时年76岁的老民兵连长赵绍民讲起他师父、战斗英雄赵守福带领民兵打鬼子的故事,依然十分动情。
赵守福原名赵良贵,在胶东战斗英模表彰会上,许世友司令员为他改名赵守福。他9岁起给地主扛活,十几岁就投身革命。他人小胆大心细,多次为党组织送情报,从未出现过差错。后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民兵连连长。
1940年2月,日寇由青岛侵入海阳县,海阳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奋起反抗。他们使用原始、简陋的武器,借鉴明朝末年抗击倭寇时使用过的石雷,进行研究改进。1943年5月,民兵埋下的第一颗地雷爆炸,炸死5名敌人,揭开了海阳人民地雷战的序幕。
在战斗中,海阳人民创造出铁雷、石雷、弹雷、水雷、夹子雷、连环雷、子母雷、滚雷等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方法。在上万次爆炸中,共毙伤敌人1500多名,缴获各类武器600多件,显示出地雷战的强大威力。
赵曈村就是《地雷战》中赵家庄的原型。它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的盆子山区,是日军行村据点通往其他据点的必经之地。赵守福观察掌握鬼子“扫荡”的规律后,决定利用有利地形,大摆地雷阵。
1944年下半年,日本鬼子处处挨炸,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赵守福趁着黑夜,全身抹上黑泥,背着3颗地雷,摸到日伪军必走的据点西门、南门、北门,分别埋上地雷。第二天一早,日伪军一开门,3颗地雷几乎同时爆炸,十几名敌人上了西天。
赵守福创造的最经典战例是连环炸。一天深夜,赵守福背着4颗地雷悄悄摸到行村碉堡,在碉堡门口和据点南门埋下两颗地雷,然后又摸进鬼子设立的登记所,在汉奸麻子所长的堂门上安放了一颗地雷,最后一颗地雷藏在办公桌废纸筐中,雷弦拴在椅子腿上。第二天一大早,敌人打开南门,地雷就炸响了,汉奸所长见日本兵被炸,立即跑到登记所严查行人,一推门便被炸死。当敌人来收尸时,匆忙中又绊响纸筐中的地雷,七八个敌人连同伪登记所一起被炸飞。
赵守福参战200余次,用土炮、地雷消灭日伪军183名,培养民兵爆炸手1.2万余名,被誉为“爆炸圣手〞。他和附近村庄的"爆破大王"于化虎成为《地雷战》中主人公的原型。
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表彰会上,评选出10位全国民兵战斗英雄,赵守福和于化虎均名列其中。
日寇向铁道游击队投降
在山东枣庄市中心的东湖公园,有一座巍峨的丰碑式建筑中兴阁,这就是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倾其所有收集文物筹办这个独一无二展览馆的潘福安馆长,向我展示了他收藏的一件镇馆之宝——一把日军指挥刀。这是一把由铁道游击队第六任政委、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郑锡中将收缴的驻沙沟日军投降时的指挥刀。
闪着寒光的刀锋见证了铁道游击队创造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经典战例——迫使近2000名日军向不足百人的铁道游击队投降,并在沙沟火车站附近,举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接受日军投降的受降仪式。此次受降共接受日军缴械的山炮2门、掷弹筒数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40余挺、步枪1400余支、手枪百余箱、子弹千余箱,以及其他一大批军用物资。
铁道游击队全称鲁南铁道大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1940年1月25日成立时,任命洪振海为大队长、杜季伟为政委、王志胜为副大队长。这支抗日武装以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为依托,战斗在津浦铁路沿线,驰骋于运河两岸、微山湖畔。队员们神出鬼没,飞车劫军火、袭车站、炸桥梁、破铁路、拔据点、断电线、毁交通通信等,还为八路军鲁南部队源源不断传递情报,输送截获敌人的武器装备物资。铁道游击队战斗在敌人心脏,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是敌后抗日游击队的“一面鲜明旗帜”,令日寇闻风丧胆。
铁道游击队的传奇战斗故事,早已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诗史中的英雄篇章,成为世代传唱不衰的动人歌谣。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远大军休所
新闻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