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两种教育:一种是“他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即外界的教导与培养;另一种是“自育”,即自尊教育、自爱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自立教育等,即内心深处自我驱动的成长。孟国泰先生说:“没有自育,他育再强大,也是白搭;若有自育,他育再弱小,自己也能成行家。”此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深刻地揭示了自育在个人成长中的核心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价值。
自育,是一种内在的觉醒与自我驱动的力量。它如同一颗深埋在心底的种子,在无声无息中汲取知识的养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自育为舟,驶向成功的彼岸。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苏秦出身寒微,却凭借自育的力量,发愤图强,悬梁刺股,最终成为一代名相,佩六国相印,纵横捭阖于诸侯之间。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为他铺就坦途,也没有名师的指点为他照亮前路,但他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理想的执着,以自育为利刃,斩断了命运的荆棘,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他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自育的伟大力量,即使在外界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自育也能成为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坚实基石。
自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赋予一个人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如同浩瀚的海洋,而他育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航线与灯塔。只有通过自育,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航行,发现属于自己的宝藏。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固然离不开他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但更重要的是他那颗永远充满好奇与探索精神的心。他在专利局的那些年里,凭借着对宇宙奥秘的痴迷与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与实验,独自推导出了相对论这一划时代的理论。他没有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也没有依赖于他人的教导,而是凭借着自育的力量,突破了科学的瓶颈,为人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种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能力,正是自育所赋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自育并非意味着对“他育”的排斥与否定。相反,“他育”如同一盏明灯,能够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提供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但如果没有自育的内在动力,他育的光芒便无法真正照亮我们的心灵。一个人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他育,而缺乏自育的自觉性,那么他所学到的知识就如同过眼云烟,难以在心中扎根。只有将自育与他育相结合,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他育的过程,而“思”则是自育的体现。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学习,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成就非凡的人生。
自育还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与追求。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盛行的时代,许多人迷失在外界的评价与期望之中,忘记了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而自育则能够让我们回归初心,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梵高,这位伟大的画家,一生贫困潦倒,他的作品在当时无人问津,但他从未放弃对绘画的热爱与追求。他凭借着自育的力量,在孤独与痛苦中坚持创作,用画笔描绘出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热爱。他的作品《向日葵》《星月夜》等,如今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梵高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自育的真正意义:即使在外界的冷漠与误解中,依然坚守自己的内心,用自育的力量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芒。
自育,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又如一股不竭的源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未来的征程中,让我们以自育为帆,以他育为桨,驶向成功的彼岸。无论风雨如何变幻,只要我们心中有自育的火种,就一定能够点亮生命的星空,让生命之光熠熠生辉。
自育,是成就辉煌人生的不二法门!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