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宝鉴中临汝镇阎家的兴衰
梦在远方
汝阳东北临汝镇
清未民国山河昏
阎家兄弟乘时起
结党营私据要津
身贱草莽少修养
心毒蛇蝎食黎民
四面奸邪如蚁聚
八方良善受蹂躏

官符私印两相生
明抽暗剥三重银
匪过如梳兵如篦
阎家进宅少安份
男丁被虏充壮勇
老弱抛尸委荒坟
少女掳作金屋妾
幼儿卖作异乡人

铁蹄踏碎商贾巷
烈火灼焦农家村
春催税吏如催命
夏督军粮似催魂
千村薜荔缠枯骨
万灶寒烟泣泪痕
夜里犹畏贼寇至
白日更惧官军临

曰仁曰智着戎装
麾下鹰犬皆恶神
曰礼曰义守阎府
暮着贼衣劫四邻
秤分银两米当玉
刀落人头血溅裙
县吏战栗不敢语
保长匍匐唯称尊

汝州方园百姓苦
岁岁年年遭苦辛
田荒犹纳千重税
屋毁仍遭风雨淋
夜闻马蹄心胆裂
昼见旌旆肝肠焚
漫道匪患猛于虎
不及阎家官匪狠

谀辞如潮德政碑
官府民间两结论
兴学遮丑非义举
修寨铺路为自身
本立道生莫颠倒
往事并非皆烟云
历史虚无最可怕
牢记使命明初心

大国不稳小家乱
无法无天日月隐
一朝妖雾锁天地
十载疮痍满路尘
感恩中国共产党
开国大典靖乾坤
青铜宝鉴秉史笔
华夏承平莫忘本

汝州临汝镇阎家的地方豪强势力
在清末民国的崛起
与祖籍临汝镇的赵秉钧之间
存在一定的历史关系
赵秉钧(1859-1914)
作为袁世凯的亲信
在清末民初的河南军政领域
具有重要影响力
赵秉钧是从河南汝州临汝镇
走出的“民国第一总理”
这一点,勿庸置疑
但其生身父母早年经历
始终缺乏可靠史料依据
据其侄孙赵耀民
保存的家族信函记载:
赵秉钧父母早丧
幼年孤苦,无以生计
只好投奔伊川白沙乡舅父家里
赵秉钧发迹后
曾资助伊川白沙镇,修建关帝庙
“邑人赵秉钧捐银五百两”
庙碑有记,文字清晰
伊川白沙人甚至说
赵秉钧是白沙镇赵岭村人
后来过继到了临汝镇
并抛出“过继文书”为据
而汝州临汝镇人坚称他是
临济镇郝寨村赵木匠谱系
地方宗族对名人资源的争夺
各说各有理
2019年
赵秉钧故居所在地临汝镇
曾计划对其家族墓地
进行DNA检测
但因为“文物保护”政策
没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同意

1912年前后
赵秉钧亲率“第六镇协统”周符麟
及北洋官兵进驻临汝镇
参与围剿白朗起义
客观上为临汝镇地方家族阎家
提供了与北洋政府中央政权
合作的“契机”
赵秉钧的军事活动
和北洋军政体系
为阎家提供了“制度环境”
而周符麟,赵倜,靳云鹗,吴佩孚等各派军阀“权宜之计”的利用和支持
才是阎家“称霸豫西”的核心动力
没有上面各路军阀的保护伞
就不会形成
临汝镇“阎氏家族的黑社会”
有了阎家这样的黑社会
才能保证军阀政客的“随心所欲”
至于豫西老百姓的
“正当利益和生存权利”
则只能听天由命
在乱世之中
“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理”

临汝镇阎家发家于清末晚期
阎九维,生卒年月不详
约活跃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
是临汝镇阎氏家族的
“第一代核心人物”
根据《阎氏家谱》及地方文史笔记
他出身普通农家,育有六子
分别以阎曰仁、阎曰义、阎曰礼
阎曰智、阎曰信、阎曰伦长幼排序
在河南豫西农村有六个儿子
就代表着“强悍的家族势力”
阎九维当初不单务农,还购置马车
从事长途货运
通过经营“运输业及开设粮行”
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初步形成「运销结合」的商业模式,维持盈利,为阎氏家族后续扩张
奠定了基础根基
相当于当今社会
运销相结合的“农民企业家”
受到了当地土匪的“眼红和觊觎”
在一个“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的春节前夕
当地一股小土匪
来阎家“惹事生非”
结果被阎家父子七条壮汉当场斩杀
临汝镇“阎氏家族”因此扬名立万
威震“老汝州当地”
能在军阀横行,盗匪侵扰的环境下迅速致富
临汝镇阎家
当然还有太多的“政治投机”

阎九维的阎府故居
位于临汝镇西北隅
占地约200间房屋
虽然当初历时30多年建成
但现在仅存残垣断壁
部分建筑群,门楼与碑刻
融合明清与西式风格
默默诉说着曾经辉煌的过去
2016年
阎府被列为汝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与阎家有关的「德政碑」
“现存”五块碑文,矗立在那里
虽然谀辞如潮,不合时宜
但从中仍可窥见阎家发家
与北洋军阀和“蒋记民国”的
军政实权派,都有盘根错节的联系

从1912年,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
携同第六镇协统周符麟
率北洋陆军,进驻临汝镇开始
阎九维就通过贿赂周符麟及其部将
将阎家老大阎曰仁渗透进北洋体系
据《党人碑》记载
阎九维为周符麟
提供顶级鸦片与奢华招待,
并借「剿匪」名义
笼络地痞,清除地方异己
这种「以匪制匪」的策略
使阎家获得北洋军的庇护
得以在临汝镇“孤峰突起”
阎九维虽未直接参与军政事务
但其积累的财富
为其长子阎曰仁的军事投机
提供了资本能力

1914年赵倜担任河南护军使期间,阎九维指示长子阎曰仁
主动配合赵倜的军事出击
不仅为其提供粮草补给
阎曰仁还亲自率临汝镇民团
积积参与围剿白郎起义
这种“以民团助官军”的模式
使阎曰仁获得赵倜的信任
阎曰仁投之以桃
赵倜1916年
当上“河南督军”后报之以李
阎曰仁被赵倜委以
“京汉南路巡缉营统带”之职
驻防信阳武胜关军事要地
这一职务的核心职能
是维护京汉铁路沿线治安
但实际上却成为阎曰仁兄弟
扩张“势力的天梯”——
他借机将自家民团
改编为正规军
并通过“剿匪”名义收编地方武装,形成一支私人部队,听命于自己
赵倜对阎曰仁武装的军事价值
高度认可
赵倜主政河南(1914一1922)
潜移默化将“阎曰仁的巡缉营”
纳入北洋体系

河南作为四战之地
中央权威薄弱
地方豪强得以与军阀结盟
狼狈为奸,鱼肉乡里
河南老汝州阎家占尽天时地利
可以囤积粮食,拥有交通工具
内有兄弟经营,外有军队武力
阎曰仁的崛起
离不开临汝镇煤矿和周边土地的
地方经济
他通过控制豫西煤炭粮食资源
与赵倜建立起“资源-权力”
交换关系
阎曰仁将煤矿收益的30%作为“保护费”输送给赵倜
用于维系赵倜在河南的军费。
1921年赵倜为应对“安阳成慎兵变”
曾向阎曰仁紧急借调50万银元
阎家通过“煤矿资金链”迅速筹齐
赵倜默许阎曰仁
利用京汉铁路贩运军火和鸦片
甚至提供专用火车皮
作为运输工具
阎曰仁则将走私利润的20%
分给赵倜的亲信
形成利益共同体
这种官匪勾结的模式
使阎曰仁的财富呈指数级增长
其煤矿年收入
从1916年的20万银元
飙升至1922年的150万银元
分明是一种鸦片“洗钱程序”
而阎曰仁则通过
“护矿”名义组建矿警队
将其发展为拥有3000人枪的
私人武装势力,这种
“以商养军、以军护商”的循环,
使阎曰仁在豫西
成为独立于北洋体系
“国中之国”的土皇帝

赵倜主政河南8年期间(1914-1922),
阎氏家族,基本上丰满了所有羽翼
阎家通过控制地方团练、兼并土地、开设煤矿等手段
形成「亦兵亦匪」的统治模式
临汝镇阎家的发迹
是北洋军阀时代
“枪杆子出政权”的社会缩影
迎来送往,政治投机,游刃有余
阎家成了“北洋各派系”争夺
河南控制权的基层工具
1920年靳云鹗率直军过境河南时,阎曰仁负责协调后勤
确保直军顺利通过豫境
这种军事合作使阎曰仁
在直系内部站稳脚跟
为后续晋升拓开了新的天地
1926年靳云鹗任河南省长期间
阎家煤矿的税收减免
得到官方认可允许
靳云鹗在豫鄂边境的驻军
为阎曰仁提供屏障,
抵御“镇嵩军”等地方势力的侵袭
阎曰仁则协助靳云鹗招募兵源
1927年靳云鹗
被推举为河南保卫军总司令时,
阎曰仁出任“河南保卫军”军长,
将阎家势力推向巅峰,春风得意

一个人的春风得意
充其量仅是“得意忘形”
一个家族的春风得意
常常会“无法无天,鱼肉百姓”
临汝镇阎氏家族
自清末至民国时期
其恶行贯穿“数十年”
涉及
“暴力镇压、土地兼并
私设刑堂、草菅人命
勾结土匪,官府操控”
阎家在临汝镇开设“悦来粮行”
采用“大斗进小斗出、大秤来小秤去”的手段牟取暴利,垄断经营
通过发放高利贷盘剥农民
迫使无力偿还者,以土地抵押
逐步实现土地兼并
1912年2月
自任联防队队长的阎曰智
威逼临汝镇1000多人自备工料
修筑调堡和寨门,“限日完工”
阎曰仁兄弟
借剿匪名义向
各村“浮派”粮款数倍
中饱私囊,“济私假公”
他们以阎曰仁家为窝点
为土匪提供“庇护,怂勇或吞并”
阎曰仁兄弟曾诱杀
临汝镇周边村“杆匪”头目后
借机组建200余人的私人武装
名为“临汝镇巡防营”
1921年阎曰礼授意土匪赵仲秋
攻打郝寨,他们再“出面调停”
事后以“借款未还”为由
霸占村民土地,跋扈蛮横
同年,阎家在鳌(ao)头村开办
“惠民公司”煤矿
因窑内出水
为逃避赔偿,割断井绳
并销毁下窑人员花名册
淹死当班百余名矿工
1923年,阎曰智为扩建宅院
强行拆除族人阎李氏房屋
将其全家活埋于乱坟岗中
1925年阎曰智围剿“骆庄村”
杀害200余名村民
并将王、李等家族灭门
手段“残忍而又血腥”

1928年北伐军入豫后
闫曰仁的河南保卫军
被冯玉祥部收编
其本人退隐临汝镇
表面上脱离军政
但实际通过“经济控制,社会渗透
慈善伪装”等方式
继续将临汝镇操控
冯玉祥“莅临了解”地方情况
对闫家的恶行,义愤填膺
饬令河南省主席韩复榘查办
韩复榘亲率大军,围抄临汝镇
因事先有人泄密
闫府全家早已潜逃
抓捕计划全面落空
事后闫家反把“区长”
闫曰奇父子枪杀于家中
1929年阎曰智
任“河南省代主席万选才”部师长
招安土匪,企图将阎家军队势力
再一次振兴

1930年,阎曰礼支持
李德光拉土匪武装
连续攻破临汝西南“常屹塔”村
及伊川东南乡“窦村”等地
烧杀抢掠
故意将“河南省保安团”惊动
并且介入
汝州夏店乡“上鲁村”事件
支持田波灭门富户
导致48家女性遭凌辱
来证明“如果没有临汝镇阎家”
出面维持
老汝州“三里五乡就别想太平”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闫曰仁面临多重政治环境
1938年日军进犯豫西时
阎曰仁之子阎筱山
曾与日伪接触
试图通过「曲线救国」
维持家族利益的继续繁荣
但阎曰仁本人未公开投敌
反复将局势权衡

1938年,阎曰礼之子阎阁岑
为强占“汝河南十字路村”
王天顺家60亩水浇地
指使打手,将王家老少8口人杀害
事后在誉论压力下
为“掩盖罪行”
捐出3000亩土地
在临汝镇创办私立“豫西高中”
故作一幅“开明乡绅面孔”
1942年,闫曰礼因
坏事作尽,上天报应,死于疾病
除了老大闫曰仁之外
阎曰礼是阎家
另外一个“掌门人和精神支撑”
阎曰礼之死
让广大受害群众挺起腰杆
纷纷大胆控告“闫家罪行”
1944年,临汝县长左宗濂
联合汤恩伯第十三军
缉拿“阎曰礼之子”阎阁岑
其在公堂上供认
“多起杀人夺产罪行”
当时闫曰仁已于1938年去世
闫曰义1923年
曾在汝州小屯乡塔尖山
被土匪刀剑穿胸
阎阁岑最终被汤恩伯批准枪决
几乎与此同时
“华北军风军纪视察团团长”金汉鼎
又抓获阎曰伦、阎瑞卿等
在河南鲁山汤恩伯司命部
验明正身,立即执行
阎家核心成员被处决后
剩余族人变卖土地房产,躲避逃命
阎府建筑群,几乎被拆卖一空
1944年《新华日报》曾评论:
“临汝阎家之暴,
非一日之寒,
实乃官匪一体之“样本典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阎曰智等潜逃成员
在巩县回郭镇被解放军缉拿归案
只有老五闫曰信不曾欺负群众
新中国成立后,为人民所谅解
分给土地房屋,耕作善终。
1949年8月,阎曰智经公审后处决”
群众拍手喝彩
满街张贴标语,鞭炮齐鸣,
正如1929年中共豫中
巡视员童长荣所言:
“河南的土匪与豪绅互为表里
这种“畸形生态”
终将被革命力量彻底埋葬。”
试看今日之老汝州临汝镇
盛世家园,人和景明
试看今日之老汝州临汝镇
盛世家园,人和景明

歌曰:
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
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
漫漫人生路 上下求索
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
谁能告诉我 是对还是错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
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
漫漫人生路 上下求索
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
谁能告诉我 是对还是错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恩怨忘却 留下真情从头说
相伴人间万家灯火
故事不多 宛如平常一段歌
过去未来共斟酌
过去未来共斟酌
2025年4月16日于印心书屋
“草书并恭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梦在远方: 中学教师,崇尚简约,追慕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主播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