谝谝:插尾巴
作者:孙保民
在晋南很多地方,流传着一句俗话:“插尾巴”(普通话念作“chā yǐ bā”,孙吉话念作“cà yǐ ba”)。
那么,“插尾巴”是什么意思呢?单从字面解释,是安上尾巴。在本地方言里的意思是指给小孩子或年轻人过生日,是旧时晋南一些地方流传的习惯叫法。至于为什么会把过生日和“插尾巴”两个风马牛毫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考证。最近,范晓女士提到一个解释,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过生日被称为“插尾巴”,是因为这一说法源自中国古典的民间俚俗用法,专门用来称呼小孩子或尚未结婚的年轻人的生日。这种叫法可能源于两个原因:
其一、古时候医学不发达时期的民间传说。在古代,由于医学不发达,婴幼儿夭折率较高。民间认为,给小孩取一个粗俗、低贱的名字(如:狗蛋、臭娃、屎蛋、巷管,等),让他们像动物一样能够经得住残酷生活的坎坷折磨考验,会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以至长命百岁。因此,对于小孩子或年轻人的生日,就用了“插尾巴”这一说法,其含义是让孩子们变得像动物一样(本来人类已经进化得没有了尾巴)能够适应各种生长环境,不至于弱不禁风。每插一次“尾巴”,表示以往的平安顺利和又一个新的开始。这其中包含着老人们对晚辈的祝愿和祈福。
其二、简化庆祝方式的体现。为长辈做生日通常是一件很正式隆重的事情,需要讲究排场和礼仪。相比之下,小孩子的生日纪念就显得随意许多,不必那么正式和拘束,因此用“插尾巴”来称之,吃个煮鸡蛋表示纪念,同时也是为了与长辈隆重的过寿仪式相区别,简化庆祝方式的体现,会让小孩子从小养成尊长敬老的良好习惯。
插尾巴这一说法在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地方都有流传。
另外,还有一个俗称是把过生日叫“裹烂套子”。这是因为旧时刚出生的孩子一般是先用烂套子(旧棉衣的棉絮)裹起来的,没有什么娇贵。与“插尾巴”的意思基本相同。就是希望让孩子记住出生时的情况。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把给孩子过生日叫“插尾巴”或“裹烂套子”的说法已经远去,但是应当切记沿习已久的警告,对孩子娇生惯养,只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终久难成栋梁。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