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来研学的小学生正在体验《穿越·汉阳兵工厂》 辛亥革命博物院供图
日前,XR沉浸式大空间作品《穿越·汉阳兵工厂》在位于湖北武汉的辛亥革命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该项目作为战争类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通过前沿数字技术活化历史记忆,再现了武汉保卫战的壮烈史诗,为弘扬革命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了创新载体。”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长魏德勋说。
《穿越·汉阳兵工厂》以1938年武汉保卫战期间汉阳兵工厂西迁事件为历史背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汉阳兵工厂作为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承担着为抗日战争提供武器装备的重任。而西迁,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艰难抉择,背后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当观众步入近千平方米的体验厅,戴上VR装备,仿佛穿越时空,真实地走进了武汉抗战的硝烟炮火中。从汉阳兵工厂内一处军事指挥部开始,体验者化身为守卫武汉的士兵,在指挥者的带领下,开启了紧张刺激的军事任务。
在这场穿越之旅中,体验者的行程丰富多样。他们或步行穿梭在汉阳兵工厂的车间,感受着战时工厂紧张忙碌的氛围;或乘坐卡车,在武汉街头疾驰,躲避着日军的空袭;或登上轮船,在长江江面上破浪前行,守护着重要的物资运输线。一路上,硝烟弥漫的实景、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以及子弹擦身而过的惊险,都让体验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场,也让参与者更深刻感受到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和先烈的英勇。
与传统的历史展示方式不同,整个影像未采用传统旁白解说,而是通过虚拟战场体验、战争剧情参与等交互设计,让观众深度触摸历史。这种“参与式叙事”打破了观众与历史之间的隔阂,让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该项目投资运营方公司负责人翁晓波认为:“这种‘参与式叙事’有望为红色教育提供新助力。”
来自中国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三峡新能源的40余名青年员工组团体验了该作品。他们沉浸在虚拟现实的场景中,被逼真的画面和紧张的剧情吸引,时而因突然出现的敌人而惊呼,时而为了躲避炮火而蹲下。青年员工小李在体验后激动地说:“目睹虚拟场景中先烈冲锋,真切感受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年轻一代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穿越·汉阳兵工厂》之所以能够带来如此震撼的体验,离不开其强大的制作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支持。翁晓波介绍,该作品由国内领先的XR(扩展现实)制作团队联合西安电影制片厂打造,集成了MR(混合现实)空间定位、动作捕捉、多人联机、地形自适应系统等众多前沿综合跨界技术。利用VR技术搭建的360度立体虚拟战场实景,让观众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地感受战场的氛围,让爱国主义教育突破了传统模式,转化为震撼心灵的情感共鸣。
在《穿越·汉阳兵工厂》项目现场,除了科技感十足的XR体验区外,一旁的激光射击区同样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参与者手持激光射击装备,感受着射击带来的紧张与刺激。而研学课堂区则由专业的讲解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样的互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武汉保卫战的有关历史。目前,运营方已开发《穿越·汉阳兵工厂》多种场景课程体系。
据了解,2024年,武汉发布《武汉市文旅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年)》,鼓励文博场馆打造XR大空间项目,力争到2027年,武汉文旅元宇宙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而《穿越·汉阳兵工厂》正是“武汉红色元宇宙”战略的首发之作。
“这是文旅融合和数字化转型的一次积极探索,希望以更多元化的方式把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公众身边。”魏德勋表示,《穿越·汉阳兵工厂》未来将串联武汉其他红色文博场馆等节点,打造XR技术赋能的红色文旅走廊,吸引年轻一代关注红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