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梅

山里的空气好,山里早晨的空气更好,山里的人喜欢出去遛早儿。
天刚亮,山里人便早早儿地起了炕,穿好鞋子,披上褂子,拉开了门栓,走出了家门去遛早儿了……
一路顺着街头走去,这当儿有的人家屋顶上已经冒起了袅袅炊烟,遛早儿的人知道,这是勤快的人家已经开始做早饭了。
走出了长街,就到了村头的大桥,过了桥往左拐了个小弯儿,便来到了山脚下。遛早的人抬眼望了望,便顺着蜿蜒的山路往山上走去……
来到了山上,放眼望去,见山那边有一片树林地,地上有一些被风刮掉的树枝,遛早的人便顺着偏坡道来到了林地里,弯下腰去捡拾树枝了。
一杈、两杈、三杈……一会儿的功夫,一大抱树枝就已在山里人的腋下了。
坐在山坡地的平坝台上,山里人用袄袖抹了一把有点湿浸的脑门,放眼观望着。山下,已经开始有人在桥头走动了,那是在等公交车外出的人,是早晨起来到桥头看风景的人(这些人多是老人,不愿晚起,起来后就到桥头溜达,呼吸新鲜空气);桥头一旁,还有一缕升起的烟,哦,那是早点摊在蒸包子、炸油条哩;桥头的路上还时不时的有大货车从桥头驶过,呵!那是装满石头、沙子的货车向山外出发了……
在坡上,还能听到从村里传来公鸡的叫声,咯咯儿——听得清晰悦耳。这时候,山对面的小山旁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顺眼望去,一列长长的火车绕过山包向远处驶去……这时,村里的炊烟已经将村子的上空笼罩成一片薄薄的雾。
山里人遛早儿的人站起身,眯着眼儿,嘴角淌着笑容,他顺手拽了一把山上的野草,拧成了一根草绳,三下两下把捡来的树枝捆成了一个捆儿,拾起来扛在了肩上。这时,不远处的山边已经开始泛红,这是山里的太阳快要出来了,现在只有站在山上才能看到。山里遛早的人知道,这时候,家里的饭应该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家里人在等他回来吃饭,开始新的一天了。
山里遛早的人掂了掂肩上的树枝,信步地朝山下走去……

王学梅:北京昌平人。喜欢诗歌散文,曾在北京日报、京郊日报、首都公共文化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





(编辑:-褚化冰-阳光柔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