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 成都石牛
枝枝叶叶花花闹,阵阵风风缓缓轻。
水水流流流慢慢,鹃鹃舞舞舞盈盈。
云云淡淡悠悠过,笑笑甜甜蜜蜜生。
念念心心心荡荡,深深思思思倾倾。
20250327 于成都望江楼公园
《成都石牛》:从“闹”字探究诗意的繁盛之美
《成都石牛》这首七言词在语言和情感表达上独具匠心,尤其是开篇“枝枝叶叶花花闹”一句,将“绕”改为“闹”,为全诗注入了鲜活、生动的情感基调,使整首词不仅富有韵律美,更呈现出一种繁盛喧闹的生命意境。古人作诗,用字考究,而“闹”字自古以来在诗词中便以表现生命力和热闹氛围闻名,具有极高的评价和特殊的文化价值。本文将结合“闹”字的文化渊源,分析其在诗词中的应用,并探讨这一字如何升华全诗意境。
⸻
一、“闹”字的文化渊源及诗词中的意义
“闹”字在汉语中的本义与声音和热烈的活动密切相关,最初多用来描述人群的喧腾、欢乐,后来逐渐引申为一种繁盛的动态景象。古代诗词中,“闹”常被用以刻画热闹的场景或描绘充满生机的画面。例如,唐代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闹花深处层楼起,笑语欢声照席明”,用“闹花”形容百花争艳的盛景,体现了自然的繁盛与生命的勃发。又如宋代辛弃疾在《西江月》中提到“闹红一舸”,以“闹”字点明舟行碧波、红花翻涌的活力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闹”字之妙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动态的表现,更是情感的外化。古人通过“闹”字,不仅描绘了事物的繁盛,更表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喜悦与热爱。“闹”字的使用往往能打破静态美的局限,将景物从画面之美推向生命之美,赋予自然以灵动与张力。
⸻
二、“闹”字在《成都石牛》中的妙用
将“枝枝叶叶花花绕”改为“枝枝叶叶花花闹”,不仅是语言上的微妙调整,更是意境的跃升。若用“绕”字,画面虽显得温柔缠绵,却略显含蓄内敛;而“闹”字则彻底打开了画面,将春日花枝繁茂、百花争艳的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
“枝枝叶叶花花闹”中,“闹”字的加入赋予景物一种鲜活的动态感,仿佛看到百花盛开、枝叶相交的自然盛景,同时也让人听到春日风吹花叶沙沙作响的声音。此时,万物不再只是静默的存在,而是充满了喧腾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涌动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互相呼应,形成了诗歌情景交融的绝妙意境。
“闹”字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全诗六句中,意象层层递进,从“闹”的喧腾,到“缓缓轻”的柔风,再到“慢慢”的流水与“盈盈”的舞姿,最终落在“念念心心心荡荡,深深思思思倾倾”的深情表达上。“闹”字带动了整首词情感的流动,使诗歌从自然景物的繁盛延展到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澜。
⸻
三、从“闹”到情感: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美
“闹”字的使用不仅赋予全诗动态之美,还承载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与对自我情感的寄托。在“枝枝叶叶花花闹”一句中,自然的繁盛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这一场景不仅停留在诗人眼中,也深深映射在他的内心。
全诗中,诗人通过“闹”字开篇,为自然注入了人性的活力。接下来的“阵阵风风缓缓轻”和“水水流流流慢慢”,在动静结合的描述中,既平衡了“闹”的张力,也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从热闹的花枝,走向柔和的风、水与杜鹃鸟的舞蹈,逐步将情感从高昂引向平缓。这种转化,表现了诗人从外在自然之美到内在心灵之美的升华过程。
最后两句“云云淡淡悠悠过,笑笑甜甜蜜蜜生”与“念念心心心荡荡,深深思思思倾倾”,是情感的高潮和收尾。“闹”字在全诗中的作用此时显现得更为突出: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繁盛,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延续。诗人通过自然的繁盛表达了内心的欢愉,而这种欢愉又在时间流逝与情感沉淀中转化为深情的思念。由此,“闹”不仅仅是自然的喧腾,更是一种生命哲学的体现。
⸻
四、“闹”字的文化审美与全诗意蕴
古人对“闹”字在诗词中的应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闹”字以一字之妙,能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之美,尤其能体现自然的繁盛与生命的热烈。而《成都石牛》中的“闹”字,正是这一评价的最佳注解。
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看,“闹”字代表了古人对生命力的崇敬与歌颂。它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暗含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而这首词中的“闹”字,不仅是对自然繁盛的描绘,更是诗人对人生美好的礼赞。通过“闹”,诗人向读者传递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在繁盛的“闹”之后,人生是否能如白云般淡然飘过,或如流水般缓缓流动?
同时,“闹”字还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热闹的自然景象中,诗人既沉浸其中,又跳脱其外,以“云云淡淡悠悠过”点明自然与人生的短暂与永恒。繁盛与宁静、动与静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
五、总结
将“绕”改为“闹”,不仅改变了《成都石牛》的语言节奏,更提升了全诗的意境与情感张力。通过“闹”字的点睛,诗歌的自然描写由静态美转向了动态美,同时也使诗人内心的情感更加鲜活生动。
“闹”字的文化背景及其在诗词中的高度评价,进一步凸显了它在全诗中的作用:它不仅是自然繁盛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流动的媒介,承载了对生命力的歌颂与人生哲学的思考。这种繁盛之美与生命情感的交融,使得《成都石牛》成为一首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哲学深意的佳作。读者在品味“闹”字时,不仅能感受到诗意的动态美,还能在繁盛之中体会人生的深情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