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风"绝非古代与现代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与创新融合。它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精髓,以现代审美重构古典美学范式,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孕育出独具魅力的文化新生态。
这一理念追求的是时空维度的美学共振。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深邃意境与精神内核,又注入了现代艺术的创新表达与科技张力,在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中激发出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对传统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结合当代艺术语言与数字技术,使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古韵今风"的深层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文化基因的现代重构。在保留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同时,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现代文明,让传统与现代在对话中相互滋养,最终形成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具时代活力的文化新形态。这种创新性的文化实践,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致敬,更是对当代文化发展的积极探索。


海派再传弟子女画家王滢,竹韵,1962年出生。浙江宁波人, 民革党员,海派再传弟子,擅长中国画。198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现任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省逸仙书画院理事,浙江开明画院特聘画师,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08年以来,一个人背包多次进入高原地区,西藏,青海,云南,贵州,新疆,陕西等地进行考察、写生;原创《雪山情》(系列),《浙东唐诗之路笔记》(系列),《莲韵》(系列),《四君子》(系列),《仙仙百草(系列),《王维诗意/烟雨辋川图》(长卷),《陶渊明文言/桃花源记》(长卷)等,在水墨和彩墨世界里“取一瓢饮”。1989年起参加浙江省政协和统战部在浙江省和其他省市的书画展览和活动;2009年8月赴瑞典、丹麦、挪威北欧三国,参加浙江省政府“亲情中华……书画巡回展览”;千禧年起由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主办的《家园心语王滢画展》巡回展在杭州,温州,上海,北京展览。2016年5月应邀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办《家园心语王滢画展》;2023年春原创作品《奔向未来》捐赠给亚运会亚残运会组委会。南社社员、《香港大成杂志》特约名人、上海著名艺术评论家郑逸梅先生曾撰文评其作品“清峭拨俗,为后起秀”。

感悟
二十四节气起源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农耕文明,其发展历程漫长而丰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二十四节气文,写二十四节气图,感悟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精神。闲人乐在其中。
……竹韵写于杭州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