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拍摄于1987年4月的照片,我不知看了多少遍,每次看,都直击我的心灵,让我不敢偷懒和懈怠。
当时,我正在铁岭办理调转手续期间,一天上午,我乘兴到龙首山公园转转。在山门处,见有照相的,便想到应该照一张,也好留个纪念。照相师傅问我在哪照,我看了看说,“到西侧小山包的台阶上照吧。”上了台阶,我脑袋动了一下,从抚顺市清原县一个农村调进铁岭城里,应该是我人生上了一个台阶,但前面的路有多难多远,还都是未知数,但不管咋样,只有继续努力不断向上攀登的一种选择。于是,我摆了一个目视前方向上攀登的姿势,照相师傅说,“就照这个姿势吗?”“是的,就这样照。”我很肯定地回答道。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这张照片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摆拍出来的,应该算是主观意识决定的。
正如自己想到的,调进铁岭的前3年,是在种畜场(现为铁岭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做分管教学的领导,尽管工作环境比较好,但生活上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9岁的女儿想原来的小同学,总是哭闹,甚至耍熊不想上学。随着时间推移,一切都慢慢好了起来,女儿也因为有了新的小朋友而又有了笑容。
这期间,我做了一件对后来发展很有意义的事儿:利用暑假在周围农村搞了百户农民调查,最后从农村发展和农民对中学毕业生需求的角度写了调查报告。我之所以做这个调查,其实跟辽宁教育科研所专家鼓励有关,也跟抚顺市清原县教育局副局长孙宝贵(我中学老师)的鼓励有关,。在我调入铁岭前,清原县召开的教育科学年会,请来了省、市教育科研所的专家,我有幸在会上做了关于农村中学如何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合格毕业生的发言,这个发言,受到了与会省、市专家的重视,便建立了联系。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孙老师得知我要调入铁岭,鼓励我继续在农村教育改革方面做些研究。

当我把做百户农民调查的情况向辽宁教育科研所的专家汇报后,他特别高兴,并说方便时把我的情况介绍给铁岭教育局的领导。没想到,这位专家真是说到做到。经过铁岭教育局领导的牵线,我又与铁岭教育科研所建立了联系。时值铁岭教育科研所缺少研究农村教育的人,正好我有做理论研究的意愿,便同意了。可因为教育机构改革,调入的事迟迟无法推进,一天,我到铁岭市教育局探听消息,人事科长说,由于教育学院和科研所正面临改革,调动的事儿一时半会儿定不下来,不过,倒是有一个机会:市委老干部局所属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需要一个搞文字的人,他们请教育局帮助物色合适人选。你如果感兴趣,可以跟老干部局说一下。其实,真能去,也挺好的,反正都是跟写作有关系,再有,还兴许能分到公房呢。人事科长最后还特别强调的说。
老干部局?老干部活动中心?这不是为老干部服务的部门吗?我是要搞教育科研的,难道得改行了?
我虽然在心里这样想着,但还是对人事科长表示了感谢之意,并答应他回家跟爱人好好商量商量。
从教育局到我工作的中学所在地差不多有20公里的路程,又是顶风,有一大段上坡路,我只好推着自行车走。路边的杨树上,喜鹊喳喳叫着飞来飞去,我心想,瞎叫啥?隔行如隔山,再说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也不好做啊!还不知是好事儿孬事呢。
那天到家很晚,一家人都在等我吃晚饭。饭后,我跟爱人说了这个情况,爱人的第一个反应是,那不是改行了吗?再说,你之前在教育理论方面下的那些功夫不就都白费了吗?
这一晚,我和爱人谁都没有睡好。其实,我对老人是有好感的,岳父岳母跟我们一起生活好几年了,可以说,我对他们很孝敬,这点,我爱人至今都承认。当老师出身的,跟老人沟通应该没问题吧。毕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再有一点,原来在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研究了很多,如果能把老干部的心理学研究明白了,不也是对社会有贡献吗?最后,我俩决定不放弃这个机会。
第二天,我便进城到教育局找到人事科长,表示我愿意争取到这个工作岗位。人事科长很高兴,并很快跟老干部局联系。经过老干部局认真考核,我于1991年5月23日(铁岭市委组织部下调令的时间)成为铁岭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秘书科的秘书(其实就是一个干事),而此时,我已经36周岁。
1991年秋季的一天,副局长兼活动中心主任王成玉带我去辽宁老年报,时任总编李元听说我当过中学老师很高兴,便马上让做辽宁老年报的通讯员。自此,我便跟辽宁老年报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退休后到大连这些年仍然做辽宁老年报的特约记者(其实还是通讯员)。
那个时候,老干部活动中心正是兴盛期,参加活动的老干部人数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市、局级老领导。因为活动多,宣传报道的工作也多,因为在高考前我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通讯员,还获得过《抚顺日报》优秀通讯员的称号(奖励的《列宁选集》至今保留着),所以,《铁岭日报》经常发我的新闻稿,我也因此多次并评为最佳通讯员。1996年,《铁岭日报》小报改大报,需要增加编采人员,便从最佳通讯员中选出5个人,拟调《铁岭日报》。当记者是我的夙愿,当年高考时填的第一个志愿就是复旦大学的新闻系(农村孩子不明白瞎报的),当报社征求我个人意见时,我欣然同意。但当报社跟市老干部局商调的时候,老干部局领导说,“祥云不能放走!”,第二年,1997年4月8日,我被提拔为市老干部局调研科副科长主持工作,此时我已经42周岁。1999年转为科长,2000年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副处级),2004年7月又被提拔为市老干部局副局长兼活动中心主任。
当初拍这张照片的时候,铁岭对我来说,人地两生,前途未卜。那时,就是让我崩高想,使劲儿跺脚想,也绝想不到会成为一个县处级干部。
我必须感恩组织的关怀和培养,感恩贵人赏识和相助,但我如果不始终向上向善,也不会有后来的进步。
人生,每一步努力其实都可能有意义;人生,要想得到贵人相助,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走近贵人。
仔细看这张照片,我好像一个能屈能伸的尺蠖,又好像一个满山找食儿的山羊(本人是55的羊)。
2025年3月24日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