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冰箱,作为现代家庭必备的家电,本应是保障食物新鲜、延长保质期的“利器”,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因诸多使用误区,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给人们的健康和资源造成了不良影响。
今年 3·15 期间,“3·15 晚会该曝光我外婆”“3·15 查一下我家冰箱吧”等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众多网友吐槽家中长辈在冰箱使用和食物储存上的“迷惑操作”,令人在无奈好笑之余,也深刻反思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冰箱里塞满过期的米面粮油和长期存放的腌腊食品,有的餐桌上一盘菜反复加热一周仍在食用。
这绝非个例,它反映出众多家庭在冰箱使用方面存在着共性的误区。虽然冰箱能够保鲜食物、抑制细菌滋生,但它并非是食物的“保险箱”,其内部并非无菌环境,部分病菌仍可在此繁殖,从而威胁人体健康。剩饭剩菜存放 24 小时就会产生亚硝酸盐,每加热一次,细菌数量剧增,营养也随之流失。长期存放的腌腊制品会出现油脂酸败的情况,冷冻过久的食物还可能产生致癌物。
从资源浪费的角度来看,把冰箱当作“保险箱”无节制地囤放食物,容易导致食物被遗忘,最终因过期变质而被丢弃。调查显示,家庭食物的浪费多源于此。
要实现冰箱的正确使用,科学存储至关重要。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且严格掌握存放时间;安全食用也不容忽视,取出的食物要彻底加热,特定人群更要避免食用未熟食物;同时,定期清洗冰箱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冰箱管理实质上就是健康管理。我们应当摒弃错误观念,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如此才能守护健康,减少浪费,让冰箱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健康“卫士”和节约“助手”。
都市头条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