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刘福兴,本人拍摄留存)
也许是老了,总爱翻老照片。昨晚翻找老照片时,意外地找到了铁岭市昌图县老红军刘福兴的一张照片,欣喜之余,便有了这篇老照片的故事。
这张照片2000年前本人在老红军刘福兴家里拍摄的。老红军刘福兴是2003年7月14日与世长辞的,享年103岁。昌图县政府给他盖的3间大瓦房他一天也没住着。
刘福兴,江西省瑞金县九宝镇樟树下村人,祖辈都是农民,父亲早逝,从小跟母亲一起靠讨饭度日。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改变了刘福兴和母亲的穷困生活。这一年,他家分得3亩水田,秋天有了一个好收成,入冬后,他又迎娶了邻村19岁的农家女毛发秀,小日子过得挺美满。转年5月,为保卫红色政权,32岁的刘福兴报名参加了红军队伍,与母亲、妻子和两岁的女儿洒泪辞别。
他跟着红军队伍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突破乌江战斗中负伤。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到延安抗大学习。1945年党从延安选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刘福兴是其中之一。他从延安出发经张家口等地到辽北昌图八面城、大洼地区,在地方部队担任指导员。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两次参加攻打四平战役和大洼、金山堡战役。1950年转业到昌图八面城粮库。一名连职干部转业怎么也得安排一个领导职务,可他一再谢绝组织的安排,心甘情愿地当一名普通的管理员、保管员。他常说,俺没文化,当个工人就不错了,当不了“官儿”。
在昌图,老红军刘福兴一度成为新闻人物。“文大”时,有人说他是假红军,造反派还派人到江西瑞金去调查,结果不但证明了他真实的红军身份,还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插曲。因为刘福兴自参加革命就没有回过家,老家方面以为他早就牺牲了,他的名字已刻在瑞金烈士纪念碑上,他的亲属还领了多年的烈属补助金。这一查,“烈士”刘福兴又“活”了。
1983年秋天,组织上安排专人陪他回江西瑞金老家探亲,他的父母和妻子都已经不在了,见到了已经70岁的女儿。刘福兴在父母的坟前跪了很长时间,他又来到妻子的坟前,跟九泉之下的妻子说,我对不起你。1997年,组织上又安排专人陪他回了最后一趟江西老家。



(此3张照片由铁岭太阳神摄影中心总经理宁铁彪先生(第三幅刘福兴夫妇身后者)提供)
2000年8月13日,老红军过百岁大寿。这一天,昌图八面城好热闹。市、县各方面领导来了,市内各家媒体记者来了,铁岭太阳神婚纱摄影中心总经理带着摄影师来了。这一天,老红军把所有的军功章全找出来戴在胸前,一脸幸福笑容接受人们的祝福。
在铁岭全市老干部队伍中,只有包括刘福兴在内三位老红军,而刘福兴又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这自然成为市老干部局关注的重点。在岗期间,我多次到八面城看望他,老红军对我的印象特别好,每次见到我他都非常高兴。
1998年秋季的一天,我趁到昌图调研的机会,专门到八面城看他。那天午后我去的时候,老红军正在房前的小菜园里干活儿。干瘦的身材,上身只穿个背心,下身穿一条稍长一些的短裤,脖子上搭着一条白色毛巾,头上戴个布做的帽子。可能是天热,加上劳动,老红军脸上满是汗水,背心也被汗水浸透了。一见到我,老红军便停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跟我打招呼,还一个劲儿地让我屋里坐。他老伴儿从屋里出来把我让进屋,我把摄影包放下便来到小菜园,接过老红军手里的镐头,一会儿工夫就把剩下的活儿干完了。老红军看我干得很在行,显得非常高兴,便拉我到坎下看他种的一块玉米。这时,他老伴儿也跟了过来,告诉我说,老头儿一天就瞅这点地活着,从早晨睁眼起来就在地里转悠,总也不闲着。老红军光笑不说话,那笑才叫个甜。老红军的汗水没白流,这小块玉米长势太好了,棵棵都结着两个大穗子,再仔细看地里,一点草星儿都没有。
那天,我不仅拍摄了老红军在家里劳动的镜头,还跟随老红军到镇里小学拍摄了他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场景。后来,这幅“听红军爷爷讲故事”的摄影作品被《铁岭日报》采用,并获了奖。
(此图片选自本人撰写出版的《在共和国功臣身边》一书,本人拍摄)
因为我成了他家的常客,在与老红军多次交流中,我逐渐走进了老红军的内心世界,探究到了一个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老人的思想内核。一次,我跟老红军聊到了他当初参加革命时的初心。
“老人家,当年您都32岁了,有老母亲,还有妻女,您怎么说当红军就当了?”
“共产党帮穷人建立了红色政权,还给穷人分土地,当共产党需要我们这些穷人保卫红色政权的时候,谁都不能往后退,那时,我们村的男人差不多都去当红军了。”
“老人家,长征路上那么苦,有没有后悔的时候啊?”
“哪有后悔的时间啊?脑袋里就想着跟共产党走没错,再说,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了,心里只有消灭敌人替战友报仇一个念头了。”
“老人家,您现在可是一位功劳在身的老红军了,怎么还在乡下住这土房子,还像个农民似的,您没想过进城享福吗?”
“俺有啥子功劳,那些牺牲的啥也没得到的战友们才有功劳呢!跟他们比,俺是有福的人。再说了,俺本来就是一个农民,当红军那段过去了,俺这农民不能离开土地哩!”
说着,老红军笑了,而且笑得是那么可爱、自然(这张照片就是此时拍摄的)。
2009年6月的一天,我借着到昌图调研的机会,又专程到八面城拜望了老红军家属。出现在我眼前的是政府给他盖的3间非常漂亮的大瓦房。他老伴儿热情地招呼我进屋,又张罗给我倒水。我抬头看见墙上挂着的相框里一张张老红军的照片,仿佛看见了老红军幸福的笑脸。从屋里出来,看到小菜园里的蔬菜苗在微风的吹拂下在向我招手、致意……

作者:卢祥云,在多年的老干部工作中,跟老干部建立了深厚感情,多次到老干部家里跟老干部促膝谈心,撰写多篇老干部回忆文章,出版《老干部工作研究》(内部发行)和《在共和国功臣身边》(一个老干部工作者的报告)(内部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