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把瘾
近日,山东菏泽一位七十多岁的奶奶因视物模糊去医院检查。一测竟然近视2300度。陪同她看病的孙女说:“爷爷奶奶每天睁开眼就是玩手机,一直玩到夜里十二点。”由此在最可能得“老花眼”的年纪却得了高度近视。
在这个智能化泛滥的时代,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宝贝。从当初的打电话,发展到掌上办公、微信联系、手机银行、视频直播、线上课堂、网络游戏等等。然而,物极必反!随之而来的是国民的视力大减退、虚假广告漫天飞、手机诈骗有增无减、低俗视频防不胜防。手机,就像毒品一样,侵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早有专家预言:手机将是二十一世纪危害最大的病毒。然而,明明知道它是毒品,却爱不释手,离不开、放不下。小孩子如此,年轻人更是这样。连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也加入了智能吸毒的队伍。
早在十年前,智能手机普及后,自媒体异军突起,与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争观众、抢听众、夺读者。许多网红主播、明星大咖用点击量来抢占市场。后来,抖音、快手、短视频等新手段迅速赢得人们的喜爱。简单的加入条件,粗糙的制作技术,毫无底线的审批流程,让手机文化把好端端的中华文化糟蹋得不成样子。伪科学铺天盖地,假新闻接连不断,丑陋、低俗、色情在屏幕上不断传播。加上大数据的力量、后台操控者的推送,让人防不胜防。
有机构曾调查过:如今什么东西最重要?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除了钱就是手机了。是呀,在这个手机比老婆孩子还重要的年代,人们沉迷在手机里,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庸俗,越来越不自信。读书学习排不上号,看望父母挤不出时间,甚至回家吃饭时也要抱着手机看个不停。
前些天过年串门,和家人啦起手机的事儿。在山东有线工作的妻侄告诉我们:“有线电视上有一个频道,叫重温经典。专门播放曾经引起观众强烈反响的经典好剧。如《渴望》《人世间》《平凡的世界》。最令人高兴的是没有广告。”真有这样的好事?播放的是咱喜欢的剧目,还不加广告?妻侄打开他家的电视机,给我们搜到了重温经典频道。电视里正在播放《父母爱情》。我们立刻就被带入进了剧情之中。一集看完,刚想走,又接着播放下一集了。我们只好又坐下看了起来。打那以后,快一个月了,我们老两口成了重温经典的忠实观众,看手机的时间明显减少了。真没想到,我们过了把经典的瘾。
重温经典,品味人生。在这个竞争惨烈的时代,高产快播、粗制滥造的作品层出不穷。难得有几部精品力作问世。可是,一旦发现,已是播放了好几集之后了。再想看前面的剧情,不知得等到哪年哪月。特别是那些大制作的作品,总让人念念不忘。一个频道,专门播放,不说它为观众服务的觉悟多么高,起码它的节目定位满足了广大中老年观众的需求,让大家从手机这个毒品中解脱了出来。
周末,我们老两口回老家,孩子在手机上给订得宾馆。到达目的地,我们来到前台,服务员的问候声刚落地,爱人就单刀直入:“请问:房间里的电视是有线电视吗?有重温经典频道吗?”一句话把服务员问得目瞪口呆。知道他们家不是有线电视,爱人说:“走吧,咱们找一家能看重温经典的宾馆吧!”
小手机连接着十亿双眼睛,大电视牵动着千万用户。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接连出台一系列整治行动,净化网络、净化我们的眼球。某某大咖被查处、某某微信被封号、某某广告被禁播的消息,让人眼一亮。然而,对手机的管理、对网络的净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如愿的。还是希望有关部门、主流媒体担起寓教于乐的责任,推出一些让人们满意的好作品,把好播出的关口,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像过年的大秧歌一样,让男女老少都过把隐。
早春二月,暖风徐徐,河边、墙角的迎春花已经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愿我们中华文化的大花园里也绽放出更多更美的艺术之花!让老的少的、年轻人、中年人都生活在健康的、美丽的、经典的花从中,让我们的眼睛过过高大尚的隐!
(作者:李召新)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