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记
李有根

冬日的一天下午,我和老伴搭乘124路公交车去逛蜀山万象汇。刷敬老卡时司机扫了我一眼,并没说什么。前排坐定之后,平稳前行。车行至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司机把身子探出驾驶室,朝后面车厢打招呼。开始我以为他招呼的是后排哪位乘客,后来我才明白,他招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所为者何?他要我把敬老卡拿给他看。
这意思当然是,他怀疑我使用敬老卡的身份有假。
一股抵触和恼火的情绪不禁升腾于胸。我感觉被无端冒犯。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李某不才,却也是堂堂七尺男儿,铮铮退役军人,党旗下宣过誓,法制岗位任过职,向来以遵规守纪为本分,视正直诚信如生命,大半辈子跨江越河尚且未曾湿鞋,又何屑于在桑榆晚景之际为区区不当便利玩歪门邪道的把戏?好,你怀疑我,我偏不给你看。不但不给你看,还要疾言厉色地训斥你几句,让你知道知道随便冒犯老者的尴尬!
所幸,最终我没有发作。否则,我现在该为自己倚老卖老地训斥人家而羞愧难当了。
搞诗文创作,在推敲字句提炼意境的过程中,往往有灵光乍现妙手偶得的时刻。其实日常生活中看问题想事情,又何尝没有一窍开启豁然开朗的时刻。就说那天吧,在气鼓鼓将发作未发作的当口,我蓦地想起,刚刚在家里翻看的一本老年养生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告诫退休老人要善于自我涵养调息,注意制恼制怒,消解转化不良情绪。于是我咯噔一下转变了心态,恼怒退却,平和降临,对面临之事有了全新的感应和解读。
其一,毕竟事出有因。办公交敬老卡的年龄要求,合肥是七十岁,我当然是够格的。但时值大冬天,满头白发被帽子盖住了,满脸皱纹被口罩捂住了,暴露在外的可见部分仅剩下眼睛眨巴的那“一线天”,倏忽之间是很难看出人的真实年龄的。加之我自己的乘车动作姿态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味道,快步奔至车门处一蹿而上,极易给人造成“这根本不像古稀老者”的错觉。
其二,人家司机既已生疑,核实一下也属本职所系。虽然在我看来是被无端冒犯,但从司机的角度看,又何尝不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呢?我不是一直推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句话么?怎么认真到自己头上就发毛了呢?
其三,司机的误会中固然有让人不悦和难堪的成分,但咂摸起来,更多的,其实倒是让人高兴和爽快的成分。他之所以生疑,是因为他真切地把我排除在老态龙钟之外,真切地把我往年轻的方向想,这与其说是一种想当然的不敬和冒犯,毋宁说是一种歪打正着式的恭维和夸赞。恭维莫究虚实,夸赞毕竟可乐。与此相比,一个移步举手之间即可消除的小小误会又算什么?
其四,司机把着方向盘,手挪脚动皆关乎一车人的安危,我跟他较劲嚷嚷丢了老脸倒还事小,影响了他的情绪和操作万一出个岔子那还得了?
以上这些想法刷刷刷从脑子里闪过的同时,我已经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走到驾驶室旁,拿出敬老卡递向司机,并且很配合地摘掉帽子和口罩,以便司机对照查看。
核对无误,司机含笑点头,示意我归座。
车子开动,继续前行。我带着自我挽救成功的宽舒心情,一边望着窗外那努力播撒暖意的杲杲冬日,一边琢磨回去后能不能写一篇记感小文,题目就叫“灭火记”。
槛外人 202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