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
许振宁
我家书房一侧墙壁上,有一预装空调的细长孔洞。前几年在书房看书,时常能听到小鸟隐约叽叽喳喳的声音,开始声音很小,窸窸窣窣的,以后声音渐大些了,在其他房间似乎也能听到,我想那应是钻入孔洞的小鸟发出的吧。我一直没有去打扰鸟们闲适的生活,尽管有时确实感觉有点杂音,影响到了我的专心致志。这样和谐相处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一天,没有听到鸟的嘁嘁喳喳,还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好奇地小心打开孔盖,慢慢抽出塑料小长筒,只见一只麻雀“扑哧”飞了出去,显然是受到了惊吓,再看孔洞中有一团绒毛、软草、丝絮一类东西,暖暖的,似乎还有小黄嘴丫没长全毛的雏鸟,趴在里面。它也呆呆的用黑眼珠盯着,一副萌萌的不解其事样子;它还不能展翅飞行,或者是还不知害怕。小麻雀在里面孵卵、育雏,窝里是幸福,是希望。我赶快恢复了原样,感到像犯了错误,不该惊动它们平静温馨的生活。这样又持续一段时间,感到再没有听到嘁嘁喳喳那熟悉的声音,又悄悄探寻了一下孔洞,结果再无寻到鸟儿的身影,甚至连那些鸟毛茅草类东西都没有了,我感到诧异。平时见惯了喜鹊衔着一枝枯草树枝迎风飞翔,笨拙而坚定地运到高高的枝头筑巢。我想小麻雀也会是辛苦的衔来巢中生活物品,又伤心地衔走。
后来又很长一段时间,再没有小麻雀在此做巢。听人说,麻雀的警惕性很高,机警活泼,记忆性强,当人窥视它们的巢窠,让它们感到不安全时,麻雀就会很快迁徙,甚至连“家当”也及时搬走。也想起小时小孩架梯子到屋檐下淘鸟窝,老人曾说过麻雀有记性,巢一旦被人为破坏,它们就再也不会来了。小麻雀身体弱小,为了求取生存,及时止损是很聪明的。我想旧巢被破坏,为什么多年后换了新麻雀也不来此筑巢呢,难道有什么特殊的痕迹或气味吗?这样的信息是怎样传递的?如果是风雨等自然毁坏小巢,麻雀还会不辞辛苦,再修好。我是想与麻雀为邻,哎,它和人也会造成了一次误会啊!
麻雀灰褐色,体型小,名很多,大家常叫它家雀,喜群居,是杂食性小动物,更喜食昆虫,多食害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麻雀们常在房前屋后、路边、枝头繁叶间,一天到晚不知疲倦,跳跃上下欢鸣,像小鸡啄米似的伸向地面不停觅食,带有某种节奏和韵律,舞姿优美,昆虫、植物种子都是美食。它们呼朋引伴,看天看地,脖子灵活转来转去;如果闲适放松起来,还会竖起羽毛,显得不那么整齐,像披了蓑衣一样,毛绒绒的。我们往往在地面上看不到的东西,麻雀能准确快速捕捉到,它的眼睛是锐利的。我有时想是麻雀在表演啄食劲舞吗?
我们会经常见到麻雀落在电线上,随风微微晃动,像跳来跳去的五线音符。看到这样风景,此时我会被吸引盯着很久。它们在树上、地下偶有不动时,会怯怯地朝我们这边张望着,好像随时展翅欲飞。遇到一点异样,会打一个激灵,鼓动翅膀,突然射向远方,直到黑点消失。
麻雀是大自然生命的组成部分。听老辈人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因麻雀在庄稼成熟时食粮食,曾列为“四害”之一,而过度捕杀造成了生物链失衡。在农村,当晾晒玉米、小麦、稻谷时,就会招来一大群麻雀,要随时赶开。记得鲁迅先生在著名小说《故乡》中写道闰土捕鸟:“……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作者用连续的动词将捕鸟的一系列动作生动描画出来了。其实,我们小时在农村也用类似的办法捕过鸟雀,或用弹弓打鸟雀。小时小伙伴还观察好麻雀常落、活动的地方,用黏黏胶涂抹物品上粘住鸟的翅膀。听说用仿鸟哨叫声,还会吸引鸟。捕过的麻雀是喂养不活的,它不吃不喝,上下翻飞总是想飞出笼中,回到自己的家。
印象深刻的是著名作家魏巍《前线童话》中写了一个在朝鲜采访中“捉麻雀”的故事。说是一个朝鲜小男孩听妈妈说烧麻雀蘸芝麻盐吃是好偏方,能治好一位志愿军战士的肚子痛的病,就掏来四只麻雀烧好,“强迫”战士吃,果然有疗效。作品表现了中朝人民深厚的感情。在我们童年时光里,有一些对麻雀不友好甚至是“残忍“的行为,理由是从一些“美好”的愿望出发的。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鸟儿鸣唱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是一种至美的情境;不见鸟影,可以聆听猜想多少鸟儿在哪里鸣唱,它为什么鸣唱,唱出什么曲子,生出一些童话般美好想象。
鸟雀是聪明的。相传孔子弟子(七十二弟子名列第二十位)兼女婿公冶长懂得各种鸟语,享受着鸟语,并以此破疑案和娶孔女,声名远播后世。最早记载公冶长懂鸟语的是古籍《论释》,记载的鸟儿就是麻雀。麻雀传递信息,公冶长聆听鸟语,得到了爱情,还得到了多少至美和悦的享受。如果真的能懂得一点鸟语,能像一些广场鸽子一样走进雀群,和它们交流,或召之即来落在肩膀、头顶上,那种和谐相处情景是多么惬意。
深秋,往往会看到郊外庄户总有零散不摘的柿子,问当地人,回答是留给像麻雀这样的鸟儿的。我好感动,爱鸟,保护生态平衡,已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窗外,有二三层楼高的柿子树上挂着部分果子,杆子够不着,小风一吹晃晃悠悠,像一盏盏小红灯笼,煞是好看。几只麻雀在树间飞上飞下飞逐嬉戏,又纷纷啄食着柿子果。不管什么鸟啄食,都感觉很可爱,果肉一定甘之如饴,成了鸟儿们口中的美味,那是我特意留下的。鸟儿窗外婉转鸣,窗前催我来吟诗。
我希望抬眼看到鸟雀在枝桠间歌唱,在窗台上舞蹈,在雪地里翻飞,在炊烟的四时风景中描绘的诗情画意中点缀着;就是每天清晨被鸟雀的清歌脆语叫醒,也是值得高兴的。
许振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岁月回眸》 。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