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作者:郑世兴 诵读:李晓方
几十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医生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唯如此,才能在细微之处发掘疾病的线索,帮助我们正确诊断、及时治疗疾病。这也是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强烈责任心的彰显。
西医的物理诊断方式是视、触、叩、听,中医的四诊是望、闻、问、切,这里面都包括着看和听。在听诊中,连那微弱的“捻发音”及“握雪音”也能帮助诊断出某种疾病的存在。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生的观察与倾听能力被赋予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甚至扩展到对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与深入分析。
“眼观六路”,意味着医生需有开阔的视野与敏锐的洞察力。在医院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细微的发现可能就会改变一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预期后果。“耳听八方”,不仅包括耐心倾听患者的直接陈述,还得善于从患者的言谈举止、家属的窃窃私语中捕捉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利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更能揭示患者病情深层次的原因或潜在风险,从而及时有效地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40多年前,我送一位胃癌患者到省城医院手术,术前检查发现胃粘膜水肿,需先行洗胃,待水肿消失才能手术。洗胃过程中病人异常痛苦。正值该院副院长、著名普外科专家李兆亭教授及贾淑娴主任医师大查房,他们行至大厅时,李院长隐约听到有人在墙角抽泣,便询问情况,得知偷偷抽泣落泪者正是该患者家属,于是他快步走进病房,详细检查后,当即决定安排手术,并亲自上台主刀。不仅减少了患者痛苦,更是赢得了后续治疗的宝贵时间。
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天,我在家休息,我家属单位一位老领导来访,交谈时只见他不断咳嗽,临走当我送他到门外时,发现他咳出的痰液中带有血丝,引起了我的惊觉。便询问他近日的身体情况,我当即陪同他到医院,亲自为他做了胸透。发现右侧肺门处有一占位病变。次日,他便到青岛住院治疗。就是这一口血痰,及时发现了他的早期肺癌,赢得了治疗时间。
作为患者健康的守护者,我们治疗的不仅是疾病,而是病人,以人为中心,全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患者提供温暖的医疗环境是医者的天职。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理应成为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由此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优秀作家称号。

个人简介:李晓方,中共党员,热爱朗诵,希望能用朗诵表达文学的优雅,用声音传递世间之美好。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