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豫西地区刀客横行,民不聊生。洛宁各地纷纷筑寨拒匪,保家护民。
洛宁东磨头村人王青云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有胆识,善谋略,民国初年,王青云亲自组织底张峪八村联盟,被推为八村保卫团总,保卫乡里,抗击土匪,八村人民,守望相助。王清泰素有威望,做事干练,被磨头村民推为寨首,民国十一年夏五月十六日,临汝巨匪王老五率领匪众突至洛宁,窜扰洛河南岸,东王村、西王村、马营村,南洞、孙洞、孟村、北村等攻无不破,人民闻风丧胆。王老五匪众兵临寨下,准备攻打磨头寨,在磨头寨外扎下营盘,发出通牒:限3天,开寨门,奉献财物!不然鸡大不留!
于是王青云与寨主王清泰召集村人商议后,一致决定守寨。于是王老五率领三千刀客,围攻磨头村,王青云率领民团,主清泰率领村民协助守御磨头寨,东寨、中寨、西寨,三寨相互照应,犄角相望,互为支援,奋勇抗击,一次次击退匪众进攻,王老五伤亡惨重,终于打败王老五匪杆,威名大震。磨头寨从此声名远扬,时有谚语云:“孙洞寨,白奶奶,刀客来了门开开;磨头寨,铁打寨,刀客来撞死得快!”这说的就是孙洞寨,实行的是“不抵抗主义”,开门纳匪,引狼入室;磨头村民众上下团结,共同御敌,誓死守寨,与土匪较量,最终取得胜利,为后世人津津乐道,历来为洛宁人所称道,世代传为美谈。
为了彪炳王青云率众抗击匪患的功绩,洛宁县政府在磨头村立《御灾捍患》功德碑以示纪念。洛宁县民团总办,涉县警务长优廪生张鹏举为《御灾捍患》功德碑撰写碑序。(此碑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在1985年发现,特嘱咐村民妥善保管,2003年尚保存)。
2025年2月24日,豫西历史文化探秘微信群里“宜阳云飞”老师发了几张洛阳民国碑刻拓片,使我们首次见到了这块碑刻的碑序全文。在此,我想通过对碑文的断句、注释、译文、浅析的方式,再现那段惊心动魄的抗匪史实。

一、原文抄录
公讳青云字冲霄世居洛宁磨头镇父讳运阡早卒母氏马守贞抚孤公昆仲二居次兄亦早亡公幼时家赤贫而性孝友不惟负仲粜粟鬻吉贝花以养母人多弗及且俊迈多能有袁彦道与桓宣武解围风义故遐迩咸重遂于民国辛酉年间公推充八村保卫团总公接事后内练团丁智勇使人谙战略外和八村人民使守望相助一方赖之十一年夏五月廿六日巨寇王老五突至东西王村马营方村孙南洞孟村北村攻无不破打无不开屠烧掳 掠甚于闯献寇党千余直偪公村王逆竟发伪命破公寨公率丁勇人民据寨击寇当殪贼十余名贼遂辟易翌晨公带健勇数十据旗山巅与寇决战奋斗一日死匪无算匪大披靡鼠竄而去不复敢在公附近地方滋闹当是时公威名大震保障全区不但全区老幼颂德无穷即外区人民亦无弗称公之义宜八村制四匾额以记功也公有口才善酬应輙以雅谑折权贵之气如镇嵩军军官率皆收抚而来骄横暴戾令人不堪忍受公对待若辈能以笑骂行所无事岂不贤且豪哉惜享年不永遽以疾于十三年秋逝世父老绅首罔不伤悼今届三週佥谋立石以作记念维公能御大灾捍大患保障一乡表扬示劝礼也乐为之记
洛宁民团总办涉县警务长前优廪生 张鹏举 撰文
河南明德中校毕业生 王俨然 书丹

二、断句
公讳青云,字冲霄,世居洛宁磨头镇。父讳运阡,早卒。母氏马,守贞抚孤。公昆仲①二,居次。兄亦早亡。公幼时,家赤贫,而性孝友,不惟负仲粜粟、鬻吉贝花②以养母,人多弗及;且俊迈多能,有袁彦道与桓宣武③解围风义,故遐迩④咸重。遂于民国辛酉⑤年间,公推充八村保卫团总。公接事后,内练团丁智勇,使人谙战略;外和八村人民,使守望相助,一方赖之。
十一年夏五月廿六日,巨寇王老五突至东西王村、马营、方村、孙南洞、孟村、北村,攻无不破,打无不开,屠烧掳掠,甚于闯献⑥。寇党千余,直偪⑦公村。王逆竟发伪命,破公寨。公率丁勇人民据寨击寇,当殪贼十余名,贼遂辟易。翌晨,公带健勇数十,据旗山巅与寇决战,奋斗一日,毙匪无算,匪大披靡,鼠竄而去,不复敢在公附近地方滋闹。当是时,公威名大震,保障全区。不但全区老幼颂德无穷,即外区人 民亦无弗称公之义。宜八村制四匾额以记功也。
公有口才,善酬应,輙以雅谑折权贵之气。如镇嵩军军官,率皆收抚而来,骄横暴戾,令人不堪忍受。公对待若辈,能以笑骂行所无事,岂不贤且豪哉!惜享年不永,遽以疾于十三年秋逝世。父老绅首,罔不伤悼。今届三週,佥谋立石以作记念。维公能御大灾,捍大患,保障一乡,表扬示劝,礼也。乐为之记。
洛宁民团总办涉县警务长前优廪生 张鹏举⑧ 撰文
河南明德中校毕业生 王俨然 书丹
三、注释
①昆仲:称兄弟。
②粜粟:卖出粮食。鬻:卖。吉贝花:棉花。
③袁彦道和桓宣武:袁彦道和桓宣武是东汉陈郡(今河南太康)人,袁彦道名袁耽,字彦道,桓宣武名桓温,字宣武。这两人性情放达,嗜赌,有了困难互相帮忙,被后人传为佳话。
④遐迩:远近。
⑤民国辛酉:即1921年。
⑥闯献:指李自成(号闯王)和张献忠,二人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们的军队在征战过程中有烧杀抢掠等行为,此处用“甚于闯献”形容王老五匪寇的残暴更甚。
⑦偪:同“逼”,逼近。
⑧张鹏举(1878- 1927),字升初,号蛰存 ,洛宁西山底人,是张运铣次子。他成年后不满清廷腐败,1912年遭抄家后到张钫部谋事。1916年回家办学任校长。民国11年,他与温旭阳揭露县知事恶行。1927年,又成功状告贪污的官员。他与温旭初、杜乙初被称为“三初”。1928年因抗拒宜洛合建人民旅被捕,后被枪杀。
四、译文
先生名青云,字冲霄,世代居住在洛宁磨头镇。他的父亲名叫运阡,早早去世。母亲马氏,坚守贞节抚养孤儿。先生兄弟二人,他排行第二。兄长也早早亡故。先生小时候,家境极其贫困,但他生性孝顺友爱,不仅背着粮食去卖、售卖棉花来奉养母亲,这一点很多人都比不上;而且他才智出众、能力多样,有着像袁彦道为桓宣武解围那样的义气,所以远近的人都很敬重他。于是在民国辛酉年(1921年),众人推举他担任八村保卫团总。
先生接任后,对内训练团丁的智谋和勇气,让他们熟悉战略;对外与八村百姓和睦相处,让大家守望相助,这一方百姓都依赖他。
民国十一年(1922年)夏天五月二十六日,大盗王老五突然来到东西王村、马营、方村、孙南洞、孟村、北村,所到之处攻无不破,烧杀抢掠,比李自成、张献忠的行为还要残暴。贼寇有一千多人,直逼先生所在的村子。王老五这个逆贼竟然发布伪命令,要攻破先生的寨子。先生率领团丁和百姓据守寨子抗击贼寇,当场杀死贼寇十多人,贼寇于是退避。
第二天早晨,先生带领几十名健壮的兵勇,占据旗山山顶与贼寇决战,奋战一天,杀死的贼匪不计其数,贼匪大败逃窜,不敢再在先生附近的地方闹事。在那个时候,先生威名大震,保障了整个区域的安全。不仅全区的老人小孩对他感恩戴德,就连外区的百姓也都称赞先生的义举。八村制作了四块匾额来记录他的功绩。
先生有口才,善于应酬,常常能用文雅的玩笑挫败权贵的骄横之气。比如镇嵩军的军官,大多是被收编而来,骄横残暴,让人难以忍受。先生对待他们,能以笑骂的方式应对,若无其事,难道不是既贤能又豪爽吗!
可惜先生寿命不长,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秋天突然因病去世。父老乡亲、乡绅头领,没有不悲痛哀悼的。如今已经过了三年,大家共同商议立碑纪念。先生能够抵御大灾,捍卫大患,保障一乡平安,表彰他的事迹以作劝勉,这是符合礼仪的。我乐意写下这篇碑文。
洛宁民团总办 涉县警务长 前优廪生 张鹏举 撰文
河南明德中校毕业生 王俨然 书丹
五、碑文浅析
这篇碑文成功塑造了一位英勇、仁义且有智慧的地方保卫者形象。从家境贫寒却孝顺友爱,到担任保卫团总后抵御贼寇,展现出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面对贼寇时,他智勇双全,率民抗敌,大获全胜;面对骄横权贵,又能以智慧应对 ,体现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文中提及的民国时期、镇嵩军、王老五等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匪患猖獗、地方武装复杂的历史背景,为研究当地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一定的史料价值。
碑文语言简洁明了,叙事流畅,多采用四字短句,如“攻无不破,打无不开,屠烧掳掠”等,增强了节奏感和表现力,使事件描述更加生动有力,同时也体现了文言文简洁精炼的特点。

作者简介:张清华,网名晓青,河南洛宁人。洛宁县作家协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有上百篇诗文在《永怀河洛间《洛宁城事》《洛宁文友》《搜狐新闻》《今日头条》《天山诗歌》《建安风》等网络平台发表,2022年12月出版文集《悉说下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