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029
红色的摇篮
口述传记 李艳霞
峥嵘的岁月
如果现在我的母亲还活着,已经有一百多岁了,她叫王清雲。母亲幼年在安徽省芜湖的江边生活。一条青弋江,养育一座城,也养育了我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的父亲和母亲。芜湖西倚长江,南临青弋江,由青弋江和水阳江可直达太湖。西经长江,由运漕之水转巢湖还可以继续北上。这些水路东邻苏沪,西接湘鄂,南通浙赣,北达中原,不但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处。所以,在徽商发展史中,芜湖一直是徽州商人首居之地,同时将芜湖作为商业往来的大本营和桥头堡,并不断地由此向外扩张。
是江湖的水养育了我的母亲,养成了一个江南女子,让她个性带有几分的温润和善良。不幸的是,我母亲年少时,就失去了父母双亲,一直跟着我舅舅相依为命。他们主要依靠到江里打鱼为生。
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使她们穷困潦倒,民不潦生,生活朝不保夕。为了改变生活状态,为了让芜湖的百姓和天下的苦难大众过上好日子,1936年,我的母亲和舅舅相继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我母亲于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
我的父亲,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农村。虽然,徐州在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然而,当时的徐州祖籍异常落后,封建欺负和地主剥削制度严重。身处水深火热中的父亲,勇敢地摆脱阶级压迫,毅然决然地投身了革命,加入革命的队伍中。 1937年,父亲被中国共产党吸收为党员,1940年加入到八路军某部队。就这样,让我引以为骄傲的军人身份的父亲和母亲,成了我吮吸智慧琼浆的经典,也成为我的一套价值昂贵的教科书,同时,也成为我仰望的一面旗帜, 为我树立了榜样,给信仰注入了坚实的力量。
我的父母为了中国革命背井离乡,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生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战争考验了他们坚强毅力,也考验了他们的意志和信仰,以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战争把我的父母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在恶劣的环境下结成了一对革命夫妻。
然而,在他们结婚几年后,我的灵魂依附在了母亲体内,也许渴望跟随她一起参加革命。
1942年5月13日,母亲在山东玉台一带行军的途中,路经一片碧波荡漾的麦地时,一条生命即将降生了。生命有力地撞击着人世大门,让妈妈在一阵阵剧烈的疼痛与呼喊声中,艰难地从麦地里爬行,走不出麦地时将我托付给了黄土地,我落生在麦地里。迎接我的是碧绿的麦田,是广袤的田野,是黄土地的敦厚。因此生命赋予我宽容和善良,也赋予我田野般宽阔的胸怀,麦田一样勃勃向上的精神,还有健康的体魄。
这时,母亲还没有来得及与我进行甜蜜和亲昵的缠绵,还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日本鬼子从身后追杀过来,在这紧急时刻,我们无处躲藏,只好转移撤离。就在逃难的路上,怀抱我的叔叔被石头绊倒,将我的腹部磕到了锋利的石头上,至今小腹还残留着一块疤痕。那位叔叔又抱起我,继续跑、继续跑……
终于,跑到一个炊烟袅袅的村屯,我们停歇下脚步。然而在那个年代,产妇是不可以进入百姓的宅院的,会被人视为晦气的不祥之物,会被人当成污垢和肮脏的东西遭到排斥。我与母亲只好藏在了人家的一间磨房里。尽管没有被褥,只能用一些茅草铺在地上隔凉,但是,我可以和母亲在一起了,在她怀里体尝母爱的温暖,已经心满意足了……
夜深人静时,房子的主人被我哭声吵醒,心中琢磨:哪来的哭声?于是便起来查看,得知磨房里的产妇和婴儿正在受着炼狱般的煎熬。这时,善良的老百姓准备把我和妈妈带到正房,并精心地侍候我们母女俩。
当时,行军征途中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布匹、衣物、食品更加奢望,好心百姓送给我一个别人穿剩下的“红兜肚”,那是我唯一的生日礼物。母亲生下我还没有满月,就告别了那位好心的老大娘,又随游击队开始了另一程行军。我们随部队走过了许多崎岖的道路,绕道嶙峋的山石,攀过无数的险峻山峰,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我曾经跟随部队渡过黄河。在涉渡黄河时,我光滑的身子顺着保育员的手掉进了黄河里。生命如此易失,又在努力中获得,经保育员阿姨们拼命地挽救,我被叔叔从黄河里捞了上来,终于化险为夷了。
为了行军方便,保育员将我和哥哥李善彬放在马背两侧的竹篮里。为了使我们的身体不会失重,保育员阿姨就在竹篮里加一些物品,保持两侧的重量平衡。其他大一点的孩子就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只有在陆地上与大人一样行军了。
在相继的岁月里,我跟随部队曾经驻扎晋冀鲁豫、山东沂蒙山根据地。母亲在那里分别生下了两个弟弟,一个叫北平,一个叫西安,他们也与我一样共同经历经行军的艰苦。
不久,母亲被分配做了共产党联络员,父亲打进敌人内部做地下党工作。从此,我们兄妹四人,很不容易跟父母见上一面。整日跟着八路军部队打游击。当敌人的飞机向我们扫射时,哥哥就扯着我们的手,把我和弟弟掩护到防空洞里,我们便在防空洞里度日。等敌军的飞机离开时,我们哥几个再钻出防空洞,捡弹壳,将硕大的弹壳当作玩具收藏起来。在收藏中比赛,看谁捡的最多为胜利者。哥哥便把自己捡到的那些分给我一部分,增加我的收入,我在偏爱中素有虚名地成为了“冠军”。
就这样,军队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宁可大人们吃不饱,也会尽量给孩子们一些优厚的待遇。我经常省下一些食物给两个弟弟吃,我知道男孩子成长过程中饭量大,只有吃饭了才能茁壮成长。
长期的军旅宿营生活,造成精神异常紧张。为了提防敌人追杀,集合不方便,我们常常不敢脱掉鞋子和衣服安然入睡。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活。这还不算,严酷的自然环境更让人难忍。
当时,我们吃的是脱水菜,甚至是空汤。汤里没有一点点油星。有时几乎没有一片菜叶和咸盐。记忆中的宽裕生活,是能够幸运地从海带里提取一点点的盐乳。日常的饮用水,不是山泉,而是得不到净化的河沟水,水面常常浮着一些浸死的虫子。由于缺乏钙、碘及各种维生素,人们的嘴唇干裂得像洋葱皮。有时,会有微微的血丝出现。由于长期缺油,士兵们常常便秘,有的保育员还患有痔疮。养份的不足,士兵们的手指甲凹陷下去,像一个扣冰淇淋的小勺。
夏季来临,日子更加难熬。气温炎热,令人窒息,夜晚总有嗡嗡的蚊子或蟑螂什么的在干扰。与自然搏斗比与敌人作战还让人耗费心血。每天白天,我们都要攀登山峰,幼小的我不知道那座山的名称,也不知道它海拔的高度,只知道在攀登时感到它的陡峭,感到心脏在胸膛中炸成碎片,要随着急遽的呼吸迸出嘴巴。仰望云雾缭绕的峰顶,俯视脚旁深不可测的深渊,幼小的我第一次知道人生的艰难。
革命的代价
不久,母亲被特派为地下党情报员,她为了闯过敌人的关卡,乔装打扮成卖香烟的妇女,成功地完成了组织交给她的任务。当她完成任务回来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条件的恶劣,药物的缺乏,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我的两个弟弟西安、北平相继患了急性肺炎,因医治无效,不幸夭折。母亲在死去活来的哭泣中,终于振作起来。还不满5岁的我便知道不在大人面前提起“西安”“北平”几个名字,生怕勾起父母的思念。
记得在两个弟弟西安、北平去世时,我就站在旁边眼看着大人给他们换好了尸衣。在清理他们衣服口袋里的遗物时,我发现了那里还装着几个弹壳,只是有些陈旧。我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将自己收藏起来的弹壳分别装进了他们的衣袋里。然后,把风纪扣严严实实地系好,又端正了他们腰间的皮带。想象他们一定很需要这些弹壳。弹壳是我特意挑的,每一颗都很新鲜。
他们的尸体就安葬在那座巍莽的高山之巅,距今已有80多年了。也许他们身下的永冻层里,会有一块闪烁地方在发亮?他们在宁静的月色也会伸出手来摸一摸吧?当然,战争中死人是经常的事,不过,每一条生命的离去都让我心碎,我从中学着坚强,努力克制悲愤的情绪。
母亲是出色的情报员,父亲是精干的地下党代表,舅舅是八路军联络处的通信员,我在他们的熏染下成长着,我更加膜拜英雄了。
父亲为了打进敌人内部冒了很多风险,他以聪明的才智与敌斗智斗勇,揭穿了敌人的阴谋,破坏了他们的计划,为一次次战斗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父亲为中国的解放呕心沥血,功不可没。父亲在他启蒙教育中,深深受着他唯一的哥哥、我伯伯的影响。伯伯在淮海战役中英勇地牺牲了,他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的父亲,也给了我榜样的力量。
我的父亲和伯伯为了中国的解放,一一献出了宝贵的年华,也失去了他们的亲生骨肉。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我和哥哥始终得不到他们的照料,当父亲在回忆时,充满了内疚和遗憾。失去骨肉的痛苦,久久不能从父母的心里散去。
就是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我的舅舅在二万五千里长途中失踪,至今杳无音信。中国革命就这样使我的先辈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让千千万万热爱祖国的英雄儿女流血牺牲,流离失所。
我目睹过抗日战争的残酷,与父母和同胞们共同向往和平,呼吁美好,希望和平鸽衔着橄榄枝飞翔在天空下成为永远,愿和平永驻人间;我也经历了经历过困苦的解放战争,在横跨半个中国的军旅中,更知“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义务的担当。所以,无论是在分外妖娆的流光溢彩中,还是在大字报张贴满墙的文化大革命的风浪里,抑或是置身在比比皆是的繁荣中,我的身旁总会显现出滚滚的黄河,雄伟的长城,头上的五星红旗一直在迎风飘扬。特别是,在文明的喧哗与愚昧的躁动之间,我总能够倾听到,遥远的岁月源头有一支革命大军在吹响冲锋的号角……
蔚蓝的天空
新中国成立后,父母们为了让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把我送进了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军人卫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医学进修。
父亲在祖国的校园里栽下了一株桃李,必将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经过了三年的刻苦学习,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拿到沛县军人卫生学校毕业证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沛县人民医院做护士工作。当时,年满18岁的我,对一切还懵懵懂懂,但我追求革命,渴望进步,积极进取的心是明确而坚定的。因为,父母的榜样在激励着我,信仰在召唤着我。革命的大部队是我生命的摇篮,党的优良传统是革命的传家之宝,我没有理由辜负党的期望,辜负父母的嘱托,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没有理由不听从医院领导的安排。
虽然,战争的硝烟不早已散尽,但是,和平岁月更加让我们缅怀那峥嵘岁月。和平年代里,我也不停地执行医院组织军事演练任务。我曾背着武器、红十字箱跋涉在无人区,紧张的行军后,我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拉练演习;我也曾真真切切地为高原地区军民送医送药,也曾慰问抗美援朝的战士……
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关键时刻,由于国民经济匮乏,物质短缺,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营养的不足导致大部分农民、工人、学生患上了浮肿病。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地方“中心工作”组成员之一,为了减少这种疾病的蔓延范围,我们不顾路途遥远,不顾病毒感染的危险,我首当其冲承担救治任务。于是,我们经过一路颠簸,先后来到农村、工厂、学校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实施有效的治疗办法,使农民、工人、学生的病痛及时得到解除,并且遏止了病菌的传播。由于我的工作成绩出色,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称号。
当全国各地掀起“桃源经验”活动时,我们医院也按照上级指导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实行“桃源经验”试点。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沂蒙山老区设为“桃源经验”试点。于是,我被抽调到沂蒙山做当地老百姓的中心工作。
可是,那时沂蒙山老区十分贫穷落后,老百姓吃不上,穿不上,有的百姓脚上的鞋子破了,脚趾露了出来;有的老百姓的裤子破了,膝盖露在外面;有的群众连上衣也没有,只好光着膀子;最可怜的是,新生的婴儿们,没有奶水吃,饿得哇哇直哭……我看在眼里,酸楚在心头,心想:当年,沂蒙山的百姓曾经为了抢救我们士兵的生命,贡献出自己的奶水,今天这里的老百姓吃不上,穿不上,他们的孩子正忍受饥饿的煎熬,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视而不救呢?于是,我主动将我每月20元微薄的收入奉献出来,为沂蒙山的兄弟妹妹们的孩子购买奶粉、营养品,为他们充饥补营,让他能能够健康地成长。由于那次试点工作,我的表现突出,被当地县委、县政府评为“桃源经验”先进工作者。
1961年,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大批党员干部都深入到了乌鲁林齐巴黎坤县哈密市的偏远农村开展支边运动。我们中心工作组准备去哈密市农村慰问支边人员。可是离我们所在的地方隔着千山万水,道路山石嶙峋,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乘坐火车要行驶很远的路程。因为我有乘车晕车的毛病,领导怕我克服不了困难,便将我划出“支边慰问”小组,打算让适应能力强的同志去做这项工作。我得知这个消息,眼泪夺眶而出,恨自己有晕车的老毛病,担心领导真的不让我参与这项工作,让我不能为这项工作献计出力,不能为当地的百姓排忧解难了。我越想越难过,就找到领导,请求领导给我一匹马,我骑马去执行这次任务。领导看到我下定了决心,便为我派来一匹青龙马。可是,我哪里会骑马呀?从来没有骑过马的我开始练习骑马。
当我骑上骏马驰骋疆域时,仿佛我的瞳孔里总会闪现出无数年轻的士兵的身影,他们永远遍布在万水千山之间,他们所经历的悲凉或喜悦故事已经沉入奔腾的黄江与长江里,或者掩埋在长城与高山之巅。
我终于可以骑着骏马出征,穿越那些万水千山,前往哈密市农村慰问那些支边的战友们了……
当我回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仿佛我的梦想就在祖国的蓝天上展翅翱翔,仿佛我青春的身影定格在了那辽阔的草原之上……
至高的信仰
我的父母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牺牲了亲人和亲密的战友,还把青春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解放事业。父母常常教导我牢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让我铭记那段革命摇篮生活,如果没有那段经历,也许我的人生方向会是另一种走向,人生会变成了另一番模样,决不会成为党的最忠实的卫士。所以,我得以感谢我们的党,我不知道拿什么回报党,回报我的祖国,除了好好工作,为党的事业履行职责外,还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党的感谢之情。
于是,我和丈夫喜欢上了收藏毛主席像章。无论是在严酷的军旅生活中,还是在苦辣酸甜的生活逆流里,抑或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经济领域中,我们都没有放弃对毛主席像章的收藏,迄今为止已经收藏了600枚。只要我们看一眼毛主席像章,就像党的光辉形象伫立于我心中,并感到特别亲切,有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心里如鲜花盛开的花朵。
为了收藏毛主席像章,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付出了许多代价,克服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每当新出版了毛主席像章,我们就想方设法搞到手,无论花多少钱,我们都不会吝惜,无论费多少周折,我们都会不辞辛苦。如果,买不到新的像章,我们就多方想办法,找渠道淘到像章。当得知有人手中有毛主席像章,立即采取高价收购,要么就用我们手中多余的像章兑换他人手中的像章。
我们夫妻俩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陆续收藏了六百六十多枚毛主席像章,并且这六百多枚毛主席像章版式各不相同,没有重复的。为了使它们完好无损,我们特意请到技术人员,专门制作了精美的相册,并加上塑封,以防污染上灰尘,玷污了它们在我心中的形象。
后来,我们收藏像章的事被传出去,有人肯花掉高昂的价钱收购,我们却婉言拒绝。因为珍爱这些像章,就是对党的忠诚,就是对党的誓言和责任的践行。只要我打开相册,看到那一枚枚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便由衷地喜悦和感慨,觉得它们不仅仅是一枚枚像章,更像是激励我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灯塔,为前行的前路指明了方向……
李艳霞简介:
李艳霞,女,笔名,剪秋萝、金珠玛咪。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伊春作家协会理事,《思维与智慧》等报刊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邦迪》,散文集《彩霞飘飘》《绝慰藉对》,诗歌集《春天里的空房子》,小小说集《那夜,蜚短流长》。出版过报告文学集《绿色的呼唤》(绿色不是梦),《绿色的呼唤》(为了绿色)《小兴安岭人物》(情铸警魂)和《小兴安岭人物》(建设者之歌)。散文集《绝对慰藉》,小小说集《那夜,蜚短流长》,长篇小说《邦迪》已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网签约上架。
作品曾经获得多个二、三、优秀奖项。其中,微型小说《库尔滨河畔》获得2010年度全国第八届微型小说大赛二等奖;小说《床位》获得2015年度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优秀奖。小小说《拨云见日》获得2016年首届潇湘微型小说大赛优秀奖。作品《一封家书传深情》获得山东大众日报“一封家书”征文二等奖;小说《眼睛》获得2017年第四届世界华文网络法治微小说大赛 “光辉奖”三等奖。小小说《剥蟹》荣获2018年山西小小说大赛优秀奖;小小说《谁来解救我》荣获2018年佛山省海南区法治故事优秀奖;小小说 《最后六十秒》获得2019年“光辉杯”大赛优秀奖;《那年我十八岁》获得“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征文大赛优秀奖;小小说《阅历》获得“美丽天津,魅力滨海”征文大赛三等奖;《清宛碗盛满富裕的生活》获得湛江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大赛优秀奖;《鏖战塔山,功炳千秋》获得全国红旅情征文大赛优秀奖;小小说《参军》获得军事模型网“我是一个兵”征文大赛优秀奖;2020年,小小说《伞中藏案》获得“第七届光辉杯”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优秀奖;传说《道光映照日月峡》获得全国“话说老子”征文大赛优秀奖;小小说《谁最给力》获得“恒顺杯”全国征文大赛入围奖;小说《信箱》获得全国“趣味”征文大赛优秀奖。小说《赞赏》获得2021首届“卡伦湖杯”优秀奖励。与《读者》签约出版美文集《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新闻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