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保加利亚冰峰纪念碑的苍茫雪域中,郑靖的“牧光计划”迎来了新篇章:“人类乌托邦”系列。这是继2022年的“牧光计划·敦煌”和2023年的“牧光计划·零丁洋”后,艺术家郑靖第三次以光为媒介、以游牧为方式,在全球不同人文自然空间进行实时的艺术创作。


这座始建于二十世纪的历史建筑,宛如一座被时间冰封的理想丰碑,矗立在巴尔干山脉的怀抱中。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夜里,艺术家与这座历史遗迹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冰峰纪念碑现场白雪皑皑,银辉泻地,艺术家利用冰峰纪念碑独特的建筑结构,让光影与穹顶和墙壁交织,建筑本身的破败与光影的灵动形成鲜明对比。


展演现场伴随着音乐家Nikola Markovski演奏的保加利亚民谣,盖达琴的音符在寒风中飘荡,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理想与失落,却又指向人类有关美好生活的普遍而又古老的想象愿景。艺术家的创作在此地与另一片时空之间编织着新的期望。
这场展演就像一场没有颜色的精神巡礼,不关心任何现实意义上与此建筑相关的颜色,也无关乎乌托邦的理想色彩,而是关注理想本身。这也证明,艺术可以通过理想的形式力量,激发想象美好生活的勇气以及铸造未来的精神丰碑。
随后,郑靖携团队前往克罗地亚,于2月16日在莫斯拉维纳纪念碑进行创作与展览。
关于“牧光计划”
“牧光”是由郑靖在2022年发起的公共空间艺术创作计划。2022年7月至8月是其第一期,艺术家在敦煌地区行进勘察,创造了全球首个结合光影媒介与游牧方式进行实时创作的公共空间艺术计划。2023年8月,“牧光计划·零丁洋”在海域空间实现第二期创作。2025年“人类乌托邦”系列将开启“牧光计划”的寰宇路线,提倡以游牧为基本方法、形式为原始力量、想象为即时媒介的艺术来畅想行星命运。
关于艺术家
郑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以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多感官体验拓展空间艺术的表现语言,推动了以“空间诗学”为特征的社会型艺术创作。近年来,他策划了乌镇戏剧节·公共空间艺术展演计划、秦淮河国际光影艺术展、苏州拙政园多媒体空间展演、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千岛湖国际光影艺术双年展等公共艺术项目,并于2022年启动个人艺术项目“牧光计划”。
(图片由活动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