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海浦东美术馆宣布,“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将于4月26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囊括了诸多陈逸飞知名杰作,如《黄河颂》《开路先锋》在内的诸多早期奠基性名作;以《夜宴》《玉堂春暖》《浔阳遗韵》等作品为代表的“海上旧梦”系列;创作于留美期间,颇受大众喜爱的“音乐家”系列;使更多国际观众领略中国江南风情的“水乡”系列等。

《踱步》
陈逸飞(1946年生于浙江镇海)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投身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并取得世界性影响的杰出艺术家。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家代表,他的作品高度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精髓,同时承载着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还最早将“大美术”的概念引入当代中国,是“视觉艺术”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在绘画、电影、时尚、环境设计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率先推动了不同领域的融合。
2025年恰逢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展览“时代逸飞”将以此为契机,从红色经典到都市叙事,从东方意境到国际视野,全面回顾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据悉,展出的近百件代表性作品将涵盖油画、版画、素描、水彩、雕塑、影像等多种媒介,以及各类珍贵历史文献资料,全方位地呈现陈逸飞创作生涯每个阶段的整体样貌和思想转变,突出他在不同领域内的重要成就。

《开路先锋》
展览发布会当天,馆方公开了《开路先锋》《黄河颂》《仕女与鸟笼》和《我的邻居》等四件陈逸飞的代表性油画作品,分别展示了他在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其中,《开路先锋》(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创作于1971年,是陈逸飞与魏景山合作创作的第一幅工业题材绘画,被认为是他早期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红色文化的经典之作。作品以工农兵为主题,生动刻画了工人阶级筑路铺轨、迎难而上的英勇形象。画面采用仰视视角,强调了工人们的顶天立地之姿,象征着时代变迁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散发着强烈的史诗感。

《黄河颂》
《黄河颂》(泰康保险集团收藏)是陈逸飞基于钢琴协奏曲《黄河》所绘制的著名红色主题油画,于1972年完工。它不仅是陈逸飞所有红色绘画中最具历史重要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其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名手持步枪的红军战士伫立于黄河岸边,眺望远方,在他的背后是蜿蜒的长城。陈逸飞采用了宽银幕般的电影式构图,以恢宏的尺幅呈现了黄河的大气磅礴;前景中的人物被置于山巅,挺拔的姿态完美地展现了战士的英雄气魄。这幅作品集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体,是所有描绘革命战士形象作品中的极佳典范。1977年,《黄河颂》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上展出并引起极大轰动,从此奠定了其在中国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仕女与鸟笼》
《仕女与鸟笼》(私人收藏)创作于1992年,是陈逸飞归国后“海上旧梦”系列的标志性作品之一。画面中的人物为陈逸飞所塑造的经典仕女形象之一,兼具现代与古典的独特风格。《仕女与鸟笼》整体质感细腻静谧,散发着上个世纪胶片电影般的朦胧之美。陈逸飞更于同年拍摄了与绘画系列同名的电影《海上旧梦》,由此可以看出陈逸飞绘画创作与电影实践之间的共生关系。

《我的邻居》
《我的邻居》(私人收藏)创作于1996年,多年来一直保管于伦敦。这件作品描绘了陈逸飞祖宅的一隅,承载着艺术家对故乡深切的回忆和情感。在本次展览中,它再次回到上海,不仅是作品的“归家”,更象征着陈逸飞艺术精神的回归与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展期中,位于美术馆四层的数字体验中心还将特别呈现与陈逸飞相关的杂志、回忆片段、物件、珍贵视频等内容;二层报告厅内则将放映陈逸飞导演的电影剪辑版,以及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另外,本次展览也有望与2025年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惊喜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