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源末流的学校,学生学习成绩差,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律意识、法纪观念往往也很差,如果管理不善,教法不当,学生上课和自习时间睡大觉、说闲话、玩手机、吃东西、喝水、打游戏的会大有人在,课间吸烟、打架、破坏公物、男女生不正当交往等严重违纪行为也会经常发生。学校的管理任务比生源一流的高中不知要繁重多少倍,把学生教会、让学生学会的难度比一流生源的学校不知要大多少倍。这样的高中从校长到老师即使想尽了千方百计,费尽了千辛万苦,历尽了千难万险,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很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成绩也很难有大幅度地提升。学生乱、学校烂,往往成为生源末流学校永远揭不掉到标签;学校越办越差、生源越来越差,最后倒闭关门,也往往成为这类学校怎么都改变不了的宿命。
那么,是不是生源末流的学校都逃不过这样的悲惨结局和厄运?不是的,能逆袭者虽寥若星辰,却真实存在。这样的学校不仅存在,而且出乎意料地优秀,超出想象的卓越。
对这样的学校,所有人特别是我们办教育的人都会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之顶礼膜拜,有的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探究竟,以朝圣者的心态去考察学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逆袭成功者就是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睿聪高中。
这所学校是一所生源非常一般的民办普通高中,生源差到什么程度呢?在2021年学校首次招生中,本科划线人数仅9人,2024年参加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12人,提升率为1244%。对睿聪高中的逆袭成功,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是这样评价的:“看一所学校的升学率,要看其‘加工’水平和提升能力。一流生源的学校取得一流的升学率,理所当然!末流生源的学校能取得了不起的升学率,才算奇迹!”
面对如此辉煌的成绩,很多人会凭直觉说:一定是“时间+汗水”的杰作!一定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非人性训练操作”!
不,你错了!
那么奇迹究竟是怎么创造的呢?这是众多末流生源学校最想探求和最想知道的奥秘。
其实,在这个辉煌的成绩背后,是睿聪高中的逆袭之道:从个体出发的“三和教育”,它是整体建构的结晶,其中,既包括了快乐、快速和快捷,简单、简约、简洁,更包括了规则、规范和规格,品位、品质和品牌,尤其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整体构建·和谐教育”系列品牌!
对上述成功之道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认真阅读2024年12月18日、2025年1月29日、2025年2月3日《都市头条·教育新视界》上登载的《1244%,一所高中的逆袭之道(一)、(二)、(三)》。从这些报道可知,睿聪高中的成功源于该校校长刘仕秋(全国名校长)创造性地践行了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理论,并大胆实践、创新创造,严格落实“三和文化”“三和课程”“三和课堂(三标课堂)”“三和管理”“三和质量”“三和教育之三规”,推行五乐学习法、对子教育教学和高快学习法。学生“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师生都从个体出发,竭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资源,坚持到底,做最好的自己,从而实现了专业的提升、学业的进步、心灵的丰盈、精神的高贵、生命的激越和人格的完善,成就了出彩的人生和幸福的人生。
根据本人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经验,生源末流的普通高中要实现逆袭,从校长到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再到全体教师还需明确并做到以下方面。
一、要处理好立德树人和升学率的关系。一所普通高中,不能没有升学率,也不能只有升学率。没有升学率就没有今天,只有升学率就没有明天;没有升学率就没有地位,只有升学率就没有品位;没有升学率就走不动,只有升学率就走不远;没有升学率就会边缘化,只有升学率就会庸俗化。我们不仅要提高升学率,更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学会做人,有正确的三观,有智慧,有强大的内心,还要具备下列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二、要牢固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成功观——成功等于发展,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取得进步就是成功,就应给予肯定,决不能将成功狭隘地理解为学习成绩拔尖、能考上本科或名牌大学;成功等于选择,努力重要,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对于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成功等于和谐,包括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三、要牢固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观:能让卫星上天的是有用之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有用之才。品学兼优的文化科学生是有用之才,各类艺体特长生也是有用之才,一些偏才怪才同样是有用之才。即使现在不是有用之才,将来也有可能成为有用之才。学校和教师眼中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四、要坚信“人皆可以为尧舜”。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在学生的帽子下面。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学生是种子,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教育得法、管理到位,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五、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学生的禀赋、潜质、特长不同,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办学,对在某些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通过个性化指导、兴趣小组等灵活教学管理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用心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施教,使教育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六、要坚守这样的教育信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学生是很容易迷失的,需要学校和教师经常去唤醒。这种唤醒教育,只有走进心灵、触动灵魂才有力量。
七、要竭力造就一支具备理论高度、专业深度、文化厚度、认知远度、技术硬度和管理效度的卓越教师团队。教师的水平有多高,学生就能走多远。建设一支“六度合一”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末流生源学校逆袭的根本和关键之举。
八、要高度重视管理。管理定江山,具体说,管理出安全,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成绩,管理出满意度。搞不好管理就别谈教学。学生只有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才能集中精力高效学习。末流生源学校成也管理、败也管理。
九、认知决定眼界和格局。学校和老师不能“近视眼”,要用同理心和发展的眼光看后进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像对待学优生一样对待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爱护他们。高中只是后进生走向远方的起点!
孟子曰:“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意思是,日月都有光亮,它们毫无偏私,连非常细小的缝隙都能照得到。校长和老师不要把爱和光亮全部给北大、清华的苗子生和本科目标生,后进生也是有价值、有尊严、有追求的平等的个体,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更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关爱与呵护!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后进生,给点阳光就灿烂。能登到金字塔顶端的,除了雄鹰,还有蜗牛。我们要办有良知的全纳教育,要让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对后进生好一点、再好一点!人心都是肉长的,学校和老师怎么对待学生,学生就怎么对待学校和老师!对后进生不好的学校和老师,不是在育人,而是在培育仇恨的种子!
十、高中校长和领导干部千万不能忘记班主任在学校规范化管理中的关键和独特作用。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大厦的钢筋和混凝土,班主任是守护学生安全的金钟罩和铁布衫,班主任是学校高水平安全的钢铁长城,班主任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教书育人的几乎所有工作都要靠班主任去落实。一位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所有班级都好了,学校才会好。尤其是对末流生源学校来说,实现逆袭的天字号工程就是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在中国教育战线,最伟大、最可敬、最可爱的人之一就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班主任。班主任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强。一个不重视班主任、不会建设强有力班主任队伍的学校注定是没有出路、没有前途的学校。
作者:仲崇波(孟子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济宁市名校长、邹城二中校长)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