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合影照是我高考上学前卢家堡团总支的合影,照片上还写着时间:1978年3月29日。照片前排中间便是本人,应该算比较英俊的小伙儿。
为了欢送我这个总支书记,副书记崔天凤(后排左一)和几名支委很费了一番心思。他们经过研究,决定首先照一张合影,再吃顿饭。那个年代,照像得到公社所在地夏家堡的照像馆,可夏家堡距卢家堡30多华里,太远。其中一个人说,上肥地有个照像馆,虽然没有夏家堡的大,但只有10多里路,可以走着去,而且也有个小饭馆。
那天,风和日丽,我们抄小路,过了两个岭,边走边聊,不到两个小时便到了。照像馆是真小,没法照合影,只能到外面找个空地儿。所以,背景虽然比较乱,但效果还不错(这张是翻拍的)。
尽管快50年了,可每每端详这张合影照,还是激情满怀。因为有下乡知识青年,当年的卢家堡团总支有团员70多人,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还有50多人,是村里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5个生产队都有团支部,都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团总支一声号令,就可以拉起一百多人的队伍。记得一年秋季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团总支组织积肥义务劳动,那个热火朝天的场面,想起来就热血沸腾。五四青年节开会,尽管赶上下大雨,但团员们披着塑料布几乎一个不少地参加。文艺联欢,各个团支部积极排练节目,我所在的第二生产队团支部,把田间地头当成了排练场。
照片是人生历程的定格,是往事回忆的线索。在端详这张合影的时候,既心潮澎湃,又感慨万千。随着下乡知识青年返城,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青年纷纷进城打工,农村的团组织几近瘫痪,村里再也见不到生气勃勃的景象了。
知识青年回乡之时,应该是乡村振兴之日。
2025年2月12日早

作者:卢祥云,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奋力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