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福庆题《笔墨风华》
崔福庆 现居北京 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1987年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1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国外访问学者。任教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受聘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书画研究院院聘画家。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1、2004年中国画作品《时空-对话》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学院之光”优秀作品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2004年中国画作品《晚风》参加建国55周年美术作品精品展。(河北画院美术馆)3、2006年中国画作品《同学》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并被收藏。(北京 中国美术馆)4、2007年中国画作品《夏日海滩》系列参加中央美术学院“2007届研究生毕业优秀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5、2006年中国画作品《姊妹花》参加“海峡两岸十人作品邀请展”。(中国台湾)6、2007年中国画作品《峰峦隐现任云行》参加“韩-中美术作品交流邀请展”。(韩国清州)7、2009年中国画《情思》《向往》《海滩》等系列作品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教授研究生作品展览”。(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8、2012年中国画作品《夏日海滩》参加 “根固文脉——海峡两岸全国中国画作品学术邀请展”,(河北画院美术馆) 9、2012年中国画作品《希望》参加“海岳雄关----秦皇岛市优秀书画作品晋京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10、2013年中国画作品《山水女》参加《中国书画》书画研究院主办的“点击实力---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学术邀请展”(中国北京)11、2013年9月作品《荷塘系列》参加“韩国清州国际艺术双年展”。(韩国清州艺术馆)12、2013年10月作品《香清溢远》参加“中国常州嘉年华国际艺术邀请展”(江苏常州美术馆)13、2014年6月作品《荷趣系列》《江山·美人》参加“央美研究生走进唐山中国画作品展览”。(唐山博物馆)14、2014年7月作品《荷叶罗裙图》参加“海平面”中国画学术作品展览。(北戴河蒋世国美术馆)15、2014年9月《情思》《山水女》《荷塘月色》等人物、花鸟50余幅作品在北京琉璃厂大千画廊举办个展《香清溢远--崔福庆中国画作品展》。(中国北京)16、2014年9月崔福庆主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唐勇力教授工作室学生十人作品选集》并专著《崔福庆中国画作品集》。(中国北京)17、2015年参加在北京北海团城艺术馆举办的“与墨共伍--五人中国画作品展”并出版画册《与墨共伍--五人中国画作品集》(中国北京)18、2015年7月作品《荷花系列》参加在安徽泾县红星宣纸集团美术馆举办“与墨共伍--五人中国画作品巡回展”。(中国·安徽)19、2016年2月作品《姊妹花》《荷韵系列》参加在唐山李明久艺术馆举办“日暮乡关--唐山杰出艺术家美术作品展”(中国·唐山)20、2016年3月作品《荷韵系列》参加在湖北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举办“与墨共伍--五人中国画作品巡回展”。(中国·武汉)21、2017年7月作品《时空·对话--佛罗伦萨时光》参加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举办的“不息---中·意艺术家作品展览”(意大利·佛罗伦萨)22、2018年11月作品《荷塘清风》参加在河北师大美术馆举办“不忘初心 追本溯源--首届中央美术学院河北校友作品展”。(中国·石家庄)纵观工笔画的发展,我们感悟到了新时代、新观念、新表现的艺术状态,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多元绘画格局,在当今多元的审美观念下,不断被注入创新理念,使当代工笔画家在现代工笔画领域进行了多样性追求与探索。从一脉相承的延续中,打破了传统固有的表现样式和程式化束缚。在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上逐步远离了旧有的工笔画模式,使工笔画在中西融合的背景下,开创新的审美语言与观念表现,在两端深入中不断地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新的现代工笔画面貌。
《荷塘与天鹅》之一 68cmX138cm 2020年“工笔画写意性”概念的提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先生提出,并长期不断探索与实践。我2004年至2007年在攻读导师唐勇力教授研究生时,认真研读导师的作品及教学思想,在恩师先生的指导下深受启发,逐渐感悟到先生的教学与创造精髓,读唐勇力先生的《唐人马球图》、《敦煌之梦》系列等大量经典作品中,导师创造了虚染法和剥落法,已经清晰感受到了写意性在作品中的呈现,写意精神注入形成新的表现风格,为写意性工笔发展开拓了无限表现空间。工笔写意性借助于写意水墨画的渗透性特点,在水墨写意绘画过程中,虽胸有成竹,但在水墨渗透过程中还是有不可遇见性的效果,这种在灵感生发中有不可想象的绘画表现效果与审美价值。写意的似以不似的意象造型表现,使画家的情感、修养、悟道都通过笔墨来表现更加淋漓尽致。主客观的笔墨与造型的生发,象外之象意境表现、传达出了不似之似的审美价值。“意”字贯穿了中国文化精神,如何把握“意”是在通过主观“意象”的笔墨及书写性中把主体对象的形态特征高度提炼、概括出来,在描绘客体物象的“神韵”中寄寓画家主观的情感和理想。写意性书写性的笔墨技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画家的主观心迹,但仍要通过借助对客体具象真实的描绘才得以实现。也是“写心”的过程。写意性工笔正是解决工笔写实具象中,加入“写心”的书写性笔墨创造了新的表现方法,这正是写意性工笔的意义所在。《荷塘与天鹅》之二68cmX138cm 2020年工笔写意性离不开新的造型观念,造型观念的培养是写意性工笔画的基础,西方造型观念的影响并加以借鉴吸收,为开拓现代工笔画的表现找到无限空间。“两端深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西方,在继承中国绘画传统中融入西方绘画观念,创造出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是非常可行的方法,是近百年来前辈艺术家为之探索中,硕果累累的当代绘画史,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徐悲鸿、林风眠等留洋归国的画家奏响了“中西融合”的序曲,怀着满腔爱国热忱、探索笔墨与西方艺术观念在不同方向上的融合,蒋兆和的《流民图》就是中西融合经典的历作。用传统的笔墨,融进了西方的造型观念,从造型的结构、解剖、透视中,创造了新的人物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那段水深苦难的历史,形成了现实主义经典作品。是中西绘画融合的典范,影响至今。《荷塘与天鹅》之三 68cmX138cm 2020年工笔画写意性造型的基础是线性素描、线性素描与线描的区别就在于线性是解决人物画造型形态关键。是借助解决、透视、人体结构、比例等理解认识的基础,加以对人物的形象、衣纹、形的形式的探索与深入的研究,对造型形态把握、观察中发现其独特造型语言与形态,不同于其它具有个性化的认知并再现。是主观与客观的认识中,抽离出物化形态和情感表现。“象外之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迁思妙得”的过程,也是认识表现造型的过程。一言以敝之,工笔画写意性的实践意义在现实表现中有其独特的探索实践意义。在于打开新的表现形式,创造出新的语言。成然,“意”由“心”造,“意”自“心”出,工笔画写意性的创造非但一蹴即可就,一融即可发的,而是主体与客体水乳交融为一体的长期修炼磨砺过程,在实践中生长出新的表现语言。
《涠洲岛写生》中国画 50X50cm 纸本 2022年
《涠洲岛写生》中国画 50X50cm 纸本 2022年
《涠洲岛写生》中国画 50X50cm 纸本 2022年
《涠洲岛写生》中国画 50X50cm 纸本 2022年
《涠洲岛写生》中国画 50X50cm 纸本 2022年
《涠洲岛写生》中国画 50X50cm 纸本 2022年
《涠洲岛写生》中国画 50X50cm 纸本 2022年
滴水村 《涠洲岛写生之九 》50X50cm 2019年
滴水村 《涠洲岛写生之十一》 50X50cm 2019年
《芙蓉馨香图》中国画 38X65cm 纸本 2022年
《荷塘清风》中国画 39X156cm 纸本 2022年
《秋荷图》中国画 46X96cm 纸本 2022年
《秋荷图》中国画 46X96cm 纸本 2022年
《荷塘莲藕香之一》 36x138cm 纸本 2014年
中国画《秋日荷塘》95X47cm 纸本 2022年
中国画《秋日荷塘》95X47cm 纸本 2022年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