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增寿与岁岁减负
周天增
能!一年四季,天天不落;下雨下雪,一天不缺;白天不够,晚上来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天天都是好时节。你看,春天里,万物复苏,漫步在绿意盎然的小径上,耳畔传来鸟儿的歌唱,心灵是不是也得到了复苏和滋养。夏日里,阳光热烈,走在林荫道上,斑驳光影映在脸上,荷花盛开看在眼里,蝉鸣声声响在耳旁,一身汗水加快了全身的新陈代谢。秋高气爽,“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五彩斑斓的秋色让人陶醉,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让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白雪皑皑,踏雪中能感觉到脚下的柔软,抬望眼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心灵得到了洗礼,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以上是不是一个"万步走+"观美赏景的模式?是不是解除了万步走单调、枯燥的疑惑?其实还更多的”万步走+"。如万步走+光合作用,就是边走边享受日光浴,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的补钙靠阳光。人过四十以后体钙开始流失,就需要通过每天20至30分钟的阳光沐浴,增加维生素D在体内的吸收,减少钙流失,增强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机率。我的万步走就始于45岁例行体检骨密度指标的降低。
万步走+唱歌背词,我在济南、北京均参加了合唱团,唱老歌需要复习,新歌需要背词记谱,仅靠排练的两个小时是不够的,万步走是绝佳的机会,边走边唱,用不了两天,一首新歌就学会了。这个办法我屡试不爽。
万是走+文章构思,原来写公文,后来写新闻,现在写散文,我都习惯于万步走中构思、想题目、打腹稿。习惯成自然,一开始迈步,灵感就开始萌动,文思就开始涌流,多半个小时,标题、框架、风格就酝酿的差不多了。
万步走+觅旧游新,上个星期五先乘公交到积水潭,然后沿着西侧走到西四。这一段是上学时走得最多、最熟的一条长街,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必须细细地重温一下。先到了新街口两个书店,路北的新华书店已经关门,路南的古旧书店仍然营业,当年在这里买了二三十本旧书,便宜啊!门头仍然是哪个门头,书架仍然是那个书架,熟悉而亲切。但不能久留,转了一圈便继续赶路,广济寺、平安里、正阳书局、万松老人塔、地质博物馆、西四、灵境胡同。累了,又乘公交直达前门,欲进天安门广场,到了第三个关卡说是没预约,不能进,只能怏怏而返。这一趟下来,呵,一万五千步。
万步走+顿悟创新。在这里,必须抬出大人物了,因为我没什么顿悟,更没什么创新。
万步走是一个口语化、概括性的说法,走的过程中,既可以散步、漫步、踱步、徐步、款步,也可以大步、健步、疾步、跑步。我的观点和经验是:随心所欲,因地制宜;愿快则快,愿慢则慢;步距不一,快慢交替;快能承受,慢能忍受;微汗为好,不累为度。我称其为“随意说"。古代魏普士人就流行一种"疾行缓步",一会走得很快,一会迈着四方步,加上一身宽松的衣服,走起路来疾徐适度,宽衣博带,飘飘然像神仙一样,显示出一种高士的风度,后人把这种步态与纵酒、清谈统称为魏晋风度。我散步一般不带同伴,只带影子,这样轻灵自由,倘使途中有一片盛开的花丛或一辆闪过的豪车,都可以随时停下来关注、欣赏。有一次,三岁的孙女捉到了一只蜗牛,我说送给我吧,我牵着它去散步,“它走得太慢”,孙女不给。蜗牛也是牛啊!我逗她。
还有一种"三变量"说,一是步频,即一个单位时间走多少步,一分钟一般是100步至160步,可以恒定,鼓励递进,达到促进心肺功能的目的。原卫生部首席健康专家万承奎教授主张,每分钟130步,心跳120次为宜,过犹不及。二是步距,最佳的步距是自然步距再多向前迈出半个脚掌,一般自然步距是50至60厘米,再多出5至10厘米,这样肌肉的参与量就会加大。三是步量,可以从少到多,然后达到恒定状态,就像开头说的,我就是从7千步到8千步,现在稳定在1万步。还有人继续增加,那就因人而异了,日行15000步,只要能适应、能坚持,也未尝不可。这个“三变量说”鼓励递增,直到不能承受为止。
现在走路健身蔚然成风,散步即散心,健步即健身,公园、河边、草地、沙滩、广场、野外、小区里、马路边…到处都是健身的人们,并已由老年人扩大到中壮年人,因为都感受到了它的便捷与功效,作为一种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能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有效降低"三高",预防或推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作为一种低冲击性运动,有利于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延缓骨骼衰老;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积聚生命的能量,预防常见病、传染病的发病。所以, 不少名人说:“散步是我最好的医生”。
显尔易见,万步走可以健身,可以增寿,“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可以“走着瞧”。因为健康长寿是多因一果,是遗传、运动、饮食、心理、环境、生活方式、医疗保健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岁岁减负也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可以减肥胖之负,减精神压力之负,还可以与其他因素叠加,减病痛之负,减失能之负,减卧床之负,减插管之负,减家人之负,减社会之负,使人们能有质量地活着,健康地长寿。至于能减多大的负,亦可以“减着看”。
可以相信,增寿与减负都可以从万步走做起,都可以从万步走中受益!
2024.12.27草于北京西三旗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