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生 号老白,北京人。1951年10月生于北京,1969年下乡插队于北京市延庆县,1971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驻守浙江岱山。退伍后任职于原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美术工程师一职。于1998年加入北京美协,于2009年加入中国美协,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理事,娄师白及董寿平弟子。其画风全面继承齐白石与娄师白先生的技法特色,并有所创新,被娄师白夫人王丽坤女士称赞为“娄师白先生的第一弟子”。
在八十年代,李古禅先生曾赞誉他:“翱翔浩宇长鸣九天”并赠书留字。同时又经由师兄吴悦石先生介绍,拜董寿平先生为师,并于1995年夏天,应董寿平先生邀请,前去钓鱼台国宾馆参与巨幅画作《双松图》的创作。
其绘画风格质朴自然、生机勃勃,他的作品于画境可说是清新雅致不见烟火,而于技法又可以说是简洁明快形神兼俱;像他擅长创作的如虾、鹰、小鸭、雏鸡、牡丹、荔枝、荷花、山水等,以及工笔虫蛙等作品,都备受各界书画爱好者的称赞。
出版有《白玉生集稿》、《白玉生书画作品选》、《荣宝斋—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等书籍,其作品也曾有多幅刊登于《新华》、《鉴藏》、《当代中国》等知名刊物。
画家白玉生素描
2024.12.23
孤寂悠扬的“天籁”呼麦声由远而近,由近入心。曲调高低顿挫,似乎揪抓着心肠,时而阔达,时而婉转,时而孤寂……听到这着神妙之音,我们知道玉生师兄来了。
在精深博大、东方国学的滋养中,他的人生脚步不紧不慢,不偏不倚。笔下的花鸟鱼虫,祥和而安逸,喜悦而神采。“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玉生师兄平日最喜欢的联句,寝醉着人格的意境,气静心闲掌握的舵标,赤色悠闲独特的气场,将其做人、作画、作事搅拌溶化得天人合一。
来自五台山的灵悟,使其人生的舞台,开合有度,拿得起,放得下,自由自在。
继承传统,不是句空话,要持之以恒,要周身投入,要吃苦耐劳,要废寝忘食。
白玉生70年代初,追随著名画家娄师白先生习画不辍,80年代后又求教绘画大师董寿平先生,研习绘画艺理、古今典籍。在平平淡淡中,在艺海书山中细细地、静静地寻觅着、汲取着、升华着。玉生笔下的牡丹,雍容富贵,兰花雅致而幽香,鸟虫生灵活现。画风虽有师承,但经揣摩凝结后终为心画。
欣赏其作品,无火气、俗气、匠气,唯见清气、喜气、仙气。
在中国画坛上,擅长丹青而技艺精湛者有之,精于画理而见解独到者有之,而擅于笔毫又融化美术理论者则凤毛麟角。
用孔圣人“游于艺,依于仁,据于德”为玉生师兄画像,则形神俱似。
功利二字已看淡了许多,随后便少了浮躁与狂热。多走路,勤读书,饱览消化古今名迹,师承造化,清白做人,老实做事,数十年如一日,这时的玉生,已进入顿悟、放下、自在的境界……
白玉生作品雅赏
本文作者潘捷系中美协会员、原中国电影美木学会秘书长。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